姚莊回族鄉

姚莊回族鄉茶食文化積澱深厚,以毛郎廟村為中心的飲食服務業源遠流長。郟縣三絕:“牛肉、茶水、餄餎面”,這裡就占了“牛肉、茶水”二絕。茶滿而不溢的神奇,營養保健的功效,洋溢著姚莊茶食文化的精深和雅致,素有“茶食之鄉”的美譽。姚莊鄉傳統工藝品製作獨特,金銀鑲嵌、阿拉伯工藝品、掛毯等具有較高的實用、鑑賞和收藏價值。 2018年10月8日,經地方推薦和專家審核,農業農村部擬將姚莊回族鄉推介為2018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基本信息

鄉鎮簡介

郟縣姚莊回族鄉成立於1985年4月,全鄉轄6個行政村,14個自然村,耕地面積8049畝,人口7989人(約2006年),其中回族人口占55%,是平頂山市兩個民族鄉之一。距郟縣縣城13公里處,距平頂山市區14公里,南鄰省道南石線,北毗中原紅石古寨——臨灃寨。交通便利,區位優越,環境優美,人傑地靈,商機無限,是一方親商,安商、富商的投資熱土。2005年5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區域代碼

410425202:~201南三郎廟村 ~202禮拜寺村 ~203小張莊村 ~204小崔莊村 ~205解莊村 ~206姚莊村

歷史沿革

成立於1985年4月。1997年,面積9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南三郎廟、姚莊、解莊、小崔莊、禮拜寺、小張莊6個行政村。

茶食文化

姚莊回族鄉茶食文化積澱深厚,以毛郎廟村為中心的飲食服務業源遠流長。郟縣三絕:“牛肉、茶水、餄餎面”,這裡就占了“牛肉、茶水”二絕。這裡加工的清真牛肉、燒雞、燒兔風味獨特,遠近聞名。這裡富含鍶、鍺的優質礦泉水,“玉泉”的傳說,蘇軾父子在此品茗賦詩的記載,茶滿而不溢的神奇,營養保健的功效,洋溢著姚莊茶食文化的精深和雅致,素有“茶食之鄉”的美譽。姚莊鄉傳統工藝品製作獨特,金銀鑲嵌、阿拉伯工藝品、掛毯等具有較高的實用、鑑賞和收藏價值。

基礎建設

2000年以來,該鄉圍繞新農村建設這個目標,以改善農村環境、提高文明素質、發展民族經濟為重點,以文明創建為抓手,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村鎮創建活動。該鄉本著“因地制宜,科學合理,適度超前,著眼長遠”的原則,聘請中南科技大學專家、教授對鄉村進行整體規劃,劃分出茶食苑、農家樂、工業園等6個大園區,形成了清晰的空間組合和合理的功能分區,最大限度地體現姚莊特色。為改善農民居住環境,該鄉從基礎設施建設入手,先後實施了“村村通”公路、安全飲水、“一池三改”、電腦農業、有線電視入戶等項目,還修建了長2500米的主幹道——民族團結大道,在道路兩側安裝了路燈,栽植了大葉女貞、香樟等名貴樹種,使主幹道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他們組建了全市首支鄉鎮環衛隊,成立了文明創建綜合執法隊,鄉機關幹部還堅持每周三次上街打掃衛生,保持路面平淨整潔,使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姚莊回族鄉清真茶食遠近聞名,“玉泉水、金雞玉兔、犍牛肉”是毛郎廟“三寶”。為做大做強特色飲食文化產業,給文明村鎮創建提供有效保障,該鄉組織村組幹部、經濟能人到外地參觀學習,制訂了加快特色飲食文化經濟發展的意見,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發展的政策、措施,成立了鄉特色飲食文化行業協會,建成了功能完善的龍頭茶館——星光頤園。通過典型引路,示範帶動,提高了餐飲業的文化品位和服務水平。2009年,全鄉共發展飯店、茶館32家,從業人員800多人,每天接待來客達1800多人,輻射面覆蓋鄭州、洛陽、許昌等周邊縣市。

為提升全民素質,倡樹文明新風,該鄉相繼在商戶中開展了“三爭一樹”活動,在農戶中開展了評選“文明星級農戶”活動,在學生中開展了“愛我家園”活動,不斷提高鄉村文明程度,全鄉上下形成了崇尚文明、共建和諧的良好風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