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旋

姚小旋

姚小旋現年53歲(1960年9月生),安徽定遠人,16歲(1976年12月)參軍,歷任戰士、排長、連長、師作訓科參謀、偵察科長,北京軍區作戰部參謀、一處處長、副部長、北京軍區作戰部副部長,第65集團軍某師師長,2010年任第65集團軍副軍長,期間曾掛職擔任南海艦隊副參謀長,少將軍銜。在第65集團軍師長任上,姚小旋曾率部參加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開幕式表演。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姚小旋,1960年9月生,安徽定遠人。1976年12月參軍。大校軍銜。

人物履歷

姚小旋同志16歲(1976年12月)參軍,歷任戰士、排長、連長、師作訓科參謀、偵察科長,北京軍區作戰部參謀、一處處長、副部長、北京軍區作戰部副部長,第65集團軍193師師長,2010年任第65集團軍副軍長,期間曾掛職擔任南海艦隊副參謀長,少將軍銜。在第65集團軍師長任上,姚小旋曾率部參加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開幕式表演。

2014年07月07日任天津警備區司令員

人物任職

2014年7月7日訊息,原65集團軍副軍長姚小旋同志任天津警備區司令員。

人物語錄

姚小旋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的發言

援奧部隊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66195部隊部隊長 姚小旋: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部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的紅軍部隊,戰功卓著,英雄輩出,著名的“大渡河十七勇士”、“狼牙山五壯士”就出自我們部隊。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兩個開幕式上,由我部3300多名官兵組成的“星星人”、“我的跑道”表演隊,以“和平鴿”、“人體鳥巢”和卡通人、七彩跑道等精彩表演,贏得了國內外觀眾廣泛讚譽,實現了為祖國爭光、為奧運添彩、為軍旗增輝的錚錚誓言。

從去年11月到今年9月的300多個日日夜夜,全體參演官兵始終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有特色、高水平和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指示要求為目標,按照軍委首長提出的國內最高、世界一流的標準,頑強拼搏,刻苦訓練,攻堅破難。“星星人”表演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重頭戲、亮點戲,我們吸收採納官兵合理化建議360多條,配合編導對節目方案和動作進行了200多次大的修改完善,創造改進了30多種組訓方法,使5米多高的“人體鳥巢”搭成時間由最初的2個多小時,縮短為表演時的不到5秒。我們用國慶閱兵、三軍儀仗隊受閱的標準,對每個動作都要演練幾百次、上千次,精雕細刻、精益求精。

精彩的背後凝聚著官兵的心血和汗水,更凝聚著人民軍隊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忠誠。塞外隆冬,官兵冒著零下二三十度的嚴寒駐訓;盛夏北京,我們在三四十度的高溫下合練。尤其是在彩排合練階段,部隊連續20多天都是上午11點出發到近百公里外的合練場參加排練,直至第二天天亮才返回,每天只能睡上三四個小時,官兵們疲勞幾乎到了生理極限,有的端著飯碗就睡著了。“我的報導”表演隊官兵平均每天要做三萬多個動作,仰面倒地500多次,來回跑動累計50多公里,特別是塑膠演出服密不透風,衣內溫度高達50多度,每次訓練完能倒出大半斤汗水來。

參演部隊中最苦最累的就是幹部。搭建“人體鳥巢”時,最關鍵的部位是“底座”。參演的79名幹部都是“底座”隊員,他們每人肩上要承載3個人的體重,肩膀被踩破一次又一次,腳腫得蹲不下去,腰疼得打不了彎,始終咬牙堅持。開幕式表演時,副營長程相明的兩個肩膀剛結痂又被踩破,血水和著汗水順著胳膊往下流,但他穩穩地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直到表演結束。“支援奧運、奉獻奧運”是官兵叫得最響的一句口號,執行援奧任務期間,有26人推遲婚期、8人親人病故、9人妻子分娩,但沒有一個人回去;166名戰士放棄了考軍校、學技術的機會,11名出國維和歸來的官兵征塵未洗又加入援奧行列;225名家住地震災區的官兵把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化為報效祖國的強大動力,在訓練場上苦練技藝。

北京奧運已載入史冊,我們又踏上了新的征程。我們決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北京奧運培育的崇高精神,全面提高部隊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再創佳績,再鑄輝煌,讓老紅軍的光榮傳統代代相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