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溯源

姓氏溯源

姓氏溯源。在中國,人們初次見面,彼此往往要問:“您貴姓?”

姓氏溯源

中國,人們初次見面,彼此往往要問:“您貴姓?”

姓氏溯源姓氏溯源

中國姓氏的由來

中國人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時是母系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的,就說明最早的姓,是從母親的姓。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

唐太宗的時候(公元627年),有個吏部尚書高士廉,把民間的“姓”記錄下來,寫成一本書《氏族志》,頒布天下,作為當時推舉賢能做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據。

中國姓氏有多少

中國舊時流行著一本《百家姓》,它是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的時候寫的,裡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複姓30個,一共438個。發展到後來,據說有4000~6000個,但是實際套用的,只有300個左右。

中國姓氏的特點

中國的姓氏分為單姓和複姓兩種,其中單姓多,複姓少。中國有句俗話說“張王李趙遍地劉(流)”,意思是張、王、李、趙、劉這五個姓是中國最多的單姓,其中姓張的最多。不過,最新的統計結果告訴我們,現在中國人姓李的最多了,新的排列是李、王、張、劉、陳。

姓氏中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組成的複姓是很少的,最常見的複姓是諸葛歐陽司馬端木公孫等。

按照傳統習慣,中國人一般姓父親的姓,只有少數人姓母親的姓。女子結婚後,仍然用原來的姓,不用改姓。

漢族姓氏分布有著明顯地區差異。等大姓在北方人中常見,而等大姓在南方人中所占比例較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