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城外牧牛圖

《姑蘇城外牧牛圖》,由中國山水畫作家黃胄的作品。此畫作於1985年,畫面表現南方孩童牧牛遊樂情景,另據款識可知此畫應為畫家三伏避暑於北戴河之際根據以前的速寫稿而完成的創作。畫面以遒勁有力的筆法刻畫出三頭水牛和牛背上兩孩童,一派怡然自得的生活場景。

畫作簡介

《姑蘇城外牧牛圖》是由中國著名山水畫大師——黃胄 的作品。
《姑蘇城外牧牛圖》的尺寸為:97×59cm。畫作上的鈐印為:“黃胄之印、雨石居”。作者留下的款識為:“姑蘇城外,乙丑年三伏於北戴河,黃胄。”

作品欣賞

此畫作於1985年,畫面表現南方孩童牧牛遊樂情景,另據款識可知此畫應為畫家三伏避暑於北戴河之際根據以前的速寫稿而完成的創作。畫面以遒勁有力的筆法刻畫出三頭水牛和牛背上兩孩童,一派怡然自得的生活場景。
此畫即來源於蘇州郊區田地中所見景物的觸動。
1981年畫家55歲之時有機會來到蘇州體驗生活,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江南景色和人情風俗。時隔四年之後的1985年恰逢農曆牛年,畫家在北戴河療養時應時即景,根據頭腦印象和速寫中的蘇州郊外景象創作了此作。此圖中畫家用速寫的手法刻畫出具有江南特徵的水牛和人物形象,以激情嫻熟的筆墨一氣呵成,筆墨鮮活富於張力。畫中江南孩童坐牛背吹笛高歌的詼諧活潑形象躍然紙上,三頭牛的神態也各有特色,或低首低吟,或抬頭視前方,似乎在傾聽孩童們的歌唱。畫家以大塊淋漓的水墨表達出水牛的結構體態,以速寫勾寫出人物的衣著神貌。在色彩方面,畫家在大塊的濃淡乾濕墨塊中兼以江南人物的天藍色衣衫點綴其中,渾厚之中閃出一抹亮色,使觀者眼前為之一亮,相互烘托,似一曲美輪美奐的樂章。
這幅在八十年代隨處可見的鄉村景色,此作構圖豐滿、墨色渾厚、筆墨奔放瀟灑,堪稱黃胄晚年創作精力最為旺盛,風格、技法最為成熟時期的經典作品。

畫家簡介

黃胄,(1925年-1997年),河北蠡縣人,漢族。著名中國畫畫家、收藏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曾受命輕工部和文化部,領導創建了工藝美術展覽館和中國畫研究院,任副院長;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藝術道路上遵循“生活是創作的惟一源泉”,長期深入生活,勤奮作畫。人物、動作、花鳥無所不精,開創新中國人物畫一代新風。尤擅畫場面宏大、人物眾多的主體性巨作,陳列於中南海、人民大會堂等政務場合。其作品屢次獲國際獎,受到海外內人士的愛戴。晚年集中畢生財力精力,籌建了中國第一座大型民辦公助的藝術館—炎黃藝術館。為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和國際間藝術交流做出傑出貢獻。出版有各種文本和不同形式的《黃胄作品集》30餘種,理論集有《黃胄談藝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