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寺[福建倉山區高蓋山妙峰寺]

妙峰寺[福建倉山區高蓋山妙峰寺]

妙峰寺原名高蓋院,在福州市南郊高蓋山北麓。寺坐向東北,由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等10多個殿堂組成,占地面積2048平方米。1989年,建造海燈法師紀念堂,寺前有“仙人井”。

基本信息

景點介紹

妙峰寺妙峰寺
步入高蓋山山門,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圓形噴水池,綴以彩色燈光,如吐珠噴玉,美妙絕倫。噴水池周圍白玉蘭樹亭亭如蓋,濃香撲鼻。沿著白玉蘭樹,拾階而上,二三十分鐘即來到妙峰禪寺。
《福建通志》載:“妙峰院,在仁豐里。”《三山志》云:“宋建隆元年(960年)置,院在妙峰山之巔,故以為名。”其實,妙峰寺原名高蓋院,始建於唐[通[年(866年),原占地0.2公頃多,極盛時,有僧眾百餘人。明代遭火災,寺宇被焚毀。[代[原址背後重建寺宇,改名為妙峰寺。
現存的妙峰寺由天王殿、[雄寶殿[觀音閣等殿堂組成。占地面積2048平方米,朝向東北。四周茂林修竹,濃蔭匝地。寺院內外,玉蘭飄香;山崗上下,桔園掛紅。柑桔園邊有發掘的一口[代[井,井邊還有兩個鑿造於宋紹十五年(1145年)的滌盆。寺前有4座9層石塔。寺後還建有4座5層石塔,皆為鎮寺之物。現寺院住持,海燈法師的弟子釋濟平法師曾旅居香港,廣為籌資,重塑[八羅漢[身和韋馱佛,建造海燈法師紀念堂,改建天王殿和觀音閣,新建禪寺山門,使古剎雄偉壯觀,煥然一新。
從寺東側小路可登高蓋山頂,在這裡可觀賞福州盆地,東西南北風光,更是另有一番情趣。

九華山

妙峰寺位於青陽縣城東南靈岩(今城東鄉光明村境內)。唐元和二年(807)悟化禪師由南京棲霞寺觀音庵來此結茅,初名“西竺庵”。唐廣明元年(880)悟化徒寶月易名妙峰寺。宋治平三年(1066)住持僧大方建大雄寶殿,朝廷賜額。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成為叢林。永樂二十年(1422)明成祖封該寺妙廣法師為“護國瑜珈大師”,並賜金斕衣。寺興盛時期“大眾雲集寮舍,率數千百人。”天啟元年(1621)殿宇傾圮。清順治八年(1651)住持僧道豫等重建。同治八年(1869)重修。民國時廢。該寺屬臨濟正宗,從唐代至清光緒間歷傳76世。先後分衍出明因、靈岩、壽安、永留、東台、楊壙、顯來、西峰、法海、廣勝、盛公、樂園等12寺。今存清光緒版《妙峰釋氏宗譜》“天、地、玄、黃”4部,藏於青陽縣文物管理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