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注

夾注是指夾在正文中間的註解。夾注是書籍、文章的一種註解形式。隨著出版事業的發展,不僅夾注的形式在不斷變化,夾注內容也在不斷擴展。但是夾注的宗旨是不變的,即為了方便讀者,使之更全面更深刻更準確地理解正文。

夾注

正文

夾在正文中間的註解。夾注是書籍文章的一種註解形式。註解形式一般分為三類:排印於文章末尾的稱為“篇末注”,排印於書本當頁地腳的稱為“面末注”(或稱為“腳註”),排印於正文中間的稱為“夾注”。中國古書多用夾注。夾注的形式隨著印刷業的發展,也有變化。古人刻書豎排,夾注多雙行並夾於正文中間,稱為“雙行夾注”。夾注字形比正文細小。隨著標點符號的普遍使用,以及橫排印刷的流行,夾注在使用“夾注號”(如各種形式的括弧)的情況下,字形可同正文一般大,但為了便於區別正文與注文,注文多變換字型。橫排印刷一般不用雙行夾注,多用夾注號標明夾注文字。
夾注的內容是隨著“註解”涵義的延伸而不斷擴大的。《周禮·天官冢宰第一》疏:“注者,於經之下,自注己意,使經義可申,故云注也。”“注”之古義為解釋“經義”之意。夾注內容其初也只限於註疏“經義”,後來發展為包括標明讀音、訓詁文字、辨別語詞、分析章句、考證名物、推求義理、校勘異文,以及註明出處等等內容。甚至連資料性的附錄也都可以雜於注文之中。由此可知,隨著出版事業的發展,不僅夾注的形式在不斷變化,夾注內容也在不斷擴展。但是夾注的宗旨是不變的,即為了方便讀者,使之更全面更深刻更準確地理解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