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戰鬥機[超級戰鬥機]

太空戰鬥機[超級戰鬥機]
太空戰鬥機[超級戰鬥機]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空戰鬥機是指能在太空對敵國太空飛行器,包括衛星進行控制、捕獲、摧毀等軍事行動的超級戰鬥機。它可以掛載多種類型的飛彈並對地面目標進行大範圍打擊。美空軍製造的X-37B無人駕駛太空梭被稱為未來太空戰機原型機。

簡介

太空戰鬥機是指能對敵國衛星和其他太空飛行器進行軍事行動,控制、捕獲、摧毀敵國太空飛行器的空間飛行器。人類首款太空戰鬥機型號為X-37B無人駕駛太空梭(簡稱X-37B),是美空軍製造的、第一架可重複使用的、可利用自身有效載荷艙部署小型太空船或可回收式小型載荷的空間飛行器

它集多項先進技術於一身,採用的“運載火箭+無人太空梭”模式,被稱為未來太空戰機原型機,或成為美軍航天偵查主力。

X-37B於2010年4月23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由“擎之神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一直運轉良好。

類型

軍事專家認為,太空戰鬥機可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在025年或其後部署的空天轟炸機,它能在2小時以內飛行1.6萬公里、攜帶約5.4噸炸彈或巡航飛彈 ,從美國本土出發轟炸全球任何一個地方的敵對目標。另一種是空天偵察—反偵察機,能在太空偵察敵情、攻擊敵方衛星及其他航天飛行器和維修本國衛星

性能參數

X-37B長約8.8米,翼展約4.6米,起飛重量超過5噸。

技術特點

X-37BX-37B

飛機減速離開太空,可以使用范登堡空軍基地長4600米、寬61米的跑道著陸。在軌道上,此太空梭可以從事情報收集、發射小衛星、測試太空設備等工作。

X-37B不僅具有飛行速度快,滯空時間長,發射費用低等優點,還擁有強大的偵察和攻擊潛力,被軍事觀察家稱為“空天戰機的雛形”。一些航天業內人士認為X-37B實際上是一種先進的太空作戰太空飛行器
X-37B能夠搭載多種偵察設備,在高空對海陸空目標及外太空目標進行偵察,並將偵察信息實時傳遞給作戰單位。此外,X-37B的燃料系統尤其出色,它以太陽能和鋰電池為主要動力,能夠在18個月時間裡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太空戰鬥機可在太空巡航,又能進入大氣層執行攻擊任務。它的研製成功將令美國建成一個“24小時全球打擊圈”,可以在單一行動中摧毀敵軍衛星和來襲飛彈,並在戰區上空進行偵查,大大增強了美軍的威懾能力。

X-37B還只是一架技術驗證機,未來的後續機型將更為成熟,更加先進。

研發歷史

X-37BX-37B

1999年7月,根據與美國宇航局NASA簽署的合作協定,波音“鬼怪工廠”開始開發X-37的工作。契約包括X-37進入和著陸試驗飛行器的開發,並用它進行一系列進入和著陸試驗,之後開發設計出可進行軌道飛行試驗的X-37飛行器。

飛行器漫長而曲折的歷史還包括其研發機構也曾發生易手。美國空軍提出太空飛機,NASA進行研製X-37試驗太空飛機以作為太空梭的換代候選產品之一;2002年取消了X-37項目;2003年11月17日NASA重新恢復研製,實現軌道飛行270天的計畫,目的是論證裝有科學遙感設備照相機和彈藥的太空飛機繞地球軌道一次飛行幾個月時間可行性的方法。

2004年,美國國防部高級計畫研究局突然從NASA手中接管了X-37的全部研製工作。此後,X-37就一直處於絕密狀態,包括研發成本、性能、局限和弱點等。

2010年4月X-37B太空飛機試飛。

發射

X-37BX-37B
台北時間2010年4月23日7點52分(美國東部時間2010年4月22日19點52分),美國研製的人類首架太空戰鬥機X-37B成功發射升空,“阿特拉斯5號”火箭執行了此次發射任務。X-37B在戰時,有能力對敵國衛星和其他太空飛行器進行軍事行動,包括控制,捕獲和摧毀敵國太空飛行器,對敵國進行軍事偵察等等。
X-37B發射後進入地球軌道並在太空遨遊,在太空具體逗留時間尚未確定,X-37B在設計上能夠執行最長為期270天的太空任務。結束太空之旅後,X-37B將進入自動駕駛模式返回地球,最後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 或者附近備用基地——愛德華茲空軍基地著陸。

意義

X-37B可用於全球打擊和偵察,其主要作戰方向是太空。由於採用自主駕駛和導航模式,X-37B可以長期在太空部署。一旦美軍將太空定位為戰場,X-37B就可對美國對手的衛星、宇宙飛船甚至是太空站下手。只要裝備簡單的機械手,X-37B就能將“敵方”先進衛星“打包”(裝在貨倉)帶回美國;由於無需考慮氣動布局,X-37B可裝載或掛裝多種武器,裝備飛彈後,X-37B又成了標準的太空戰機,可威懾別國太空飛行器和空間設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