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大橋

太湖大橋

太湖大橋位於太湖,北起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漁洋山,南至西山大庭山,跨太湖,連線長沙島、葉山島、西山島,由1、2、3號橋組成。同濟大學建築設計院橋樑分院負責設計此橋。 太湖大橋全長4308米,橋面寬12米,181孔。工程由中共吳縣縣委、縣政府組織實施,總投資1.15億元,1992年12月27日動工,1994年10月25日建成通車。西山集體、個人共為太湖大橋集資、捐款1000萬元 。

基本信息

建設經過

集資捐款

太湖大橋 太湖大橋
吳縣太湖大橋 吳縣太湖大橋

1992年1月11日下午,在鎮夏鎮政府禮堂隆重召開西山鎮“我為大橋爭貢獻”動員大會,各村、廠礦、市政單位、個體戶代表,離退休幹部代表,鎮機關全體幹部,駐西山有關單位代表等社會各界幹部民眾共有700多人參加會議。西山鎮鎮長楊渭清宣讀省計經委《關於建設太湖大橋項目建議書的批覆》,鎮黨委書記馬德芳就建太湖大橋的意義、大橋的選址、大橋的建設規模、資金來源以及西山人民應持有的積極態度作了專題發言。石公中學600多名學生現場捐款649.40元。葉山村黨支部書記徐解台代表全村黨員和在校學生捐款1085元。上海市總工會西山休養院、吳縣西山水泥廠、金庭採石場、農行西山辦事處、西山電力站等8家單位的代表紛紛登台發言表態,並當場認捐建橋資金。西山鎮政府設立大橋籌資辦公室,工作人員4人 。

太湖大橋 太湖大橋
太湖大橋 太湖大橋
太湖大橋 太湖大橋

當省計經委批准建造大橋的訊息傳出後,吳縣人民歡呼雀躍;當縣委縣政府決定自力 更生籌集巨資建橋後,太湖兒女踴躍捐款。一股“我為大橋爭貢獻”的熱潮很快在吳中大地興起,波及海內外。擔任蘇州市領導的原吳縣領導沈長全、管正、謝慧新以及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的領導帶頭捐款,帶動了百萬吳縣兒女人人出力,個個解囊。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懷著滿腔熱情、爭著為大橋捐款。縣大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蔡福泉(西山人)個人捐款1000元。崑山中醫院醫生許佩華曾在西山島上當了10年醫生,親眼目睹了許多危重病人因不能及時送出而造成的悲劇,聽說建造太湖大橋的訊息後激動萬分,給大橋建設辦公室寄來了一封長信和1000元捐款。信中寫道:“我為西山人民高呼,共產黨萬歲!”縣外個人第一個為大橋捐款的蘇北盱眙縣高橋鄉萬斛國小三年級學生尚煒煒(8歲),1992年1月23日給吳縣縣長、大橋建設總指揮秦興元寄來了12.40元捐款和一封信,信中寫道:“秦興元大伯:我是盱眙縣高橋鄉萬斛國小三年級學生,我在1月9日《新華日報》 上看到吳縣要在太湖上架設一條長虹,我想建設一定要用好多好多錢,於是我把我平時的零花錢(12元4角錢)寄上,表示我的一點心意,請收下。”蘇州市一中初三年級一位署名“一位即將畢業的共青團員”的同學,將自己收到的第一筆壓歲錢20元作為捐款寄給了大橋建設辦公室。西山中學一學生捐出了“吳縣成才基金會”頒發給他的30元獎學金。縣社會福利院的30多位殘疾孤兒、老人也捐款100元。光福鎮新鄉村個體戶徐奎福為大橋捐款3000元。太湖大橋建設資金總來源119670830.17元,其中,個人捐款10886761.22元,各企事業單位集資40608410元,財政撥款3710萬元,借款2850萬元,其他收入2575658.95元。項目資金總支出為115298711.81元。西山鎮大橋籌資辦共收到各類捐款5769104.64元,其他收入(利息)17159.85元,西山鎮政府(鎮房地產公司)撥款4342133.43元,總計收入10128397.92元,支出128397.92元,上交縣太湖大橋建設指揮部1000萬元 。

西山鎮各村太湖大橋集資捐款明細表

村名 集體交捐 農戶交捐 幹部職工交捐 合計 村名 集體交捐 農戶交捐 幹部職工交捐 合計
元山 46500 5870 98300 150670 梅益 150 20990.47 880 22020.47
蔣東 7370 5453 33850 46673 鎮夏 9270 10000 10650 29920
金村 7731 5841 2500 16072 秉場 80369 660 81029
俞東 8433 5882 1800 16115 石公 1187 41724 1886 44797
前灣 11990 9849 16000 37749 明灣 12200 21176 12800 46176
鹿村 7230 7862 18590 33682 石豐 900 23340 920 25160
辛村 14160 8801 36040 59001 秉匯 300 21561 1300 23161
後埠 5642 950 6592 廟東 230 350 580
葉山 1568 3895 4400 9863 東里 90 1000 1210 2300
渡渚 930 20966 4729 26625 縹緲 8320 17057.97 9590 34967.97
震榮 4000 4000 圻村 5019 2951 6530 14500
金吳 400 17073 600 18073 震星 4000 2000 6000
東河 18000 12329 2000 33284 震建 980 1351.74 2331.74
北莊 14328.50 1500 15828.50 衙里 3400 37 1010 4447
正豐 2000 4115 4600 10715 甪里 740 530 1270
余池 5773 10522 18300 34595 五豐 6000 810 1094 7904
南徐 1690 8184 2450 12324 堂里 3460 8691 3300 15451
馬村 23700 12081 36600 72381 涵村 3467 6656 10880 21003
塢里 11356 11644 7000 30000 愛國 2013 8300 5570 15583
後堡 19100 20500 20400 60000 東村 765 4466 3060 8291
前堡 17893 20151 49880 87924 橫山 2373 4890 7263
洞山 850 350 1200 陰山 722 330 1052

西山各單位太湖大橋集資捐款明細表

單位名稱 集體 幹部職工 合計 單位名稱 集體 幹部職工 合計
江蘇省太湖採石公司 150000 150000 食品站 8900 4000 12900
上海市總工會西山休養院 350000 8520 358520 合作商業 6000 23050 29050
滬東造船廠療養院 10000 10000 交管所 4800 4800
西山水泥廠 350000 350000 農行、信用社 60000 15299 75299
西山礦區 300000 300000 電力站 90000 15000 105000
輕工機械廠(儀表廠) 30000 30000 房管所 10000 1200 11200
稅務所 30000 5350 35350 糧管所 40000 17000 57000
西山人民醫院 10000 17435 27435 供銷社 150000 48000 198000
火化場 1416 1416 電影隊 250 523 773
堂里中學 10000 10000 法庭 1010 1010
堂里中心國小輔導區 10870 10870 文化站 900 900
西山中學 15361 15361 郵電局 6000 6000
金庭中心國小輔導區 15066 15066 鎮黨委、政府 33590 33590
石公中學 9100 9100 農工商總公司 9220 9220
石公中心國小輔導區 12065 12065 機水站 6140 10857 169125
獸醫站 5000 1500 6500 保險所 430 430
工商所 2400 2400
派出所 8740 8740 個體工商、交通運輸、專業戶委託三所代收捐資
聯防隊 830 830 工商所 48230 48230
廣播站 2410 2410 派出所 102515 102515
風管所 70000 12570 82570 交管所 25000 25000
敬老院 654 654

西山鎮各鎮辦企業單位太湖大橋集資捐款明細表

單位名稱 集體 幹部職工 合計 單位名稱 集體 幹部職工 合計
金庭石廠 195500 381200 576700 石公石廠 45000 33000 78000
金庭水泥廠 82600 77100 159700 石公石灰廠 7000 7000
西山二灰廠 62400 60200 122600 石公運輸站 5000 20200 25200
無機化工廠 152000 160400 312400 西山玻璃儀器廠 3500 6700 10200
西山包裝廠 5000 3500 8500 皮鞋廠 12300 30000 42300
磚瓦廠 13600 31600 45200 堂里花果廠 60000 22800 82800
針織廠 2400 8800 11200 農具廠 1600 3700 5300
玩具廠 2700 13000 15700 西山飯店 8700 6500 15200
建築公司 68000 100000 168000 農副公司 41100 16200 57300
金庭運輸站 16400 38200 54600 外貿公司 20000 2950 22950
汽車修配廠 5400 6500 11900 供銷公司 1950 1950
鹽漬梅廠 82500 43100 125600 物資購銷站 4000 1200 5200
鑄件廠 1250 600 1850 緙絲廠 2500 2500
西山鎮印刷廠 2700 3200 5900 羊毛衫廠 12000 17800 29800
鋼銼廠 28200 51000 79200 農技推廣站 5050 5050
手套廠 7000 29800 36800 金庭魚場 2780 2780
文化塑膠廠 1250 5270 6520 金庭林場 2980 2980
喜達食品公司 40200 13800 84000 石公果研場 1042 1042
石公花果廠 26400 16200 42600 瓦山苗圃場 467 2199 2666
西山襯衫廠 6840 6840 鎮房地產公司 4342133.43 4342133.43

工程建設

前期準備

太湖大橋 太湖大橋

1987年10月14日,吳縣城建局主持召開建造太湖大橋預可性方案座談會,縣有關部門領導和技術人員10餘人參加了討論。之後,又邀請有關水利、交通、橋樑、環保、漁業、風景、等方面的專家和 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座談。大家一致認為,溝通胥口至西山陸路,籌建太湖大橋較為合適。1989年5月至6月,吳縣城建局委託江蘇省地礦局第一水文地質工程地址鑽探,重點勘察了解太湖大橋沿線水下地質土實況。同年8月,提交《江蘇省吳縣太湖大橋前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1991年6月29日,縣常委會決定立即著手進行太湖大橋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9月9日,吳縣城建局向江蘇省太湖風景區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太建辦)報送《關於吳縣西山大橋申請立項的報告》。9月11日批覆同意建造。9月23日,吳縣計委向蘇州市計委上報《太湖大橋項目建議書》。10月15日,蘇州市計委向江蘇省計委上報《太湖大橋項目建議書》,吳縣派專員送到省里。1991年11月9日,西山長2670米、寬16米的庭山公路工程破土動工。12月9日,無線太湖大橋建設指揮部成立,總指揮秦興元,副總指揮蔡福泉。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主人馮雪根,副主任葛家午、吳恒生、柯菊明。指揮部設在蘇州東大街原吳縣縣政府大院內 。

設計評審和地質鑽探

1992年3月3日至5日,江蘇省太湖風景建設委員會和吳縣縣政府邀請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省建築設計院、省工程諮詢中心、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無錫市建委、蘇州市環保學院、市計委、市園林管理局等單位的12位專家參加太湖大橋方案的評審工作。專家們認真查看了3家單位提供的9套方案,並踏勘了胥口漁洋山、長沙島、西山葉山島、西山大庭山的架橋現場位置,一直認為,建設太湖大橋是十分必要的,橋位的選擇和確定也是合理的,並對大橋方案的整體構想、造型、技術依據等提出了中肯意見。大橋設計和造型要與太湖自然環境形成整體、相得益彰,橋體要簡潔明快、輕巧新穎,有時代感和個性特點。橋的外型要考慮周圍山體輪廓線,橋宜低不宜高,宜簡不宜繁,橋墩儘可能輕巧些,三座橋的造型風格要一致。經過無記名投票,一致同意以B組一號橋的B方案——同濟大學的方案為基礎進行完善設計。這個方案的要領是“簡潔明快,輕巧新穎”。5月18日,江蘇省地質勘查大隊進場,進行橋為地質鑽探,歷經月余。經鑽探39個鑽孔並進行的資料縫隙顯示,橋位地質條件良好,直徑一米的單樁極限負載達377噸。6月17日,省計委發出《關於蘇州吳縣太湖大橋可行性研究的批覆》 。

大橋題字

1992年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鵬乘坐“碧螺號”遊艇視察太湖時,對旖旎的太湖風光讚嘆不已。於福南向總理匯報了吳縣正在加快太湖經濟開發,並將在太湖建橋,以橋為紐帶,加快太湖開發建設等情況,請總理為太湖大橋題字。李鵬總理欣然題寫了“太湖大橋”四個字 。

擴初設計和工程招標

1992年8月4日至5日,省建委在蘇苑飯店主持召開太湖大橋擴初設計審查會,由省建委、省計經委、省交通廳、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省水利廳、省工程諮詢中心、省太建辦,市縣有關部門領導和有關專家40餘人參加。經實地察看建橋橋址,聽取同濟大學建築設計院、省地質勘查蘇州分院關於擴初設計和橋位地質情況的介紹,會議通過了擴初設計。8月21日,省建委發出關於太湖大橋擴初設計的批覆檔案。大橋主設計師為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設計院橋樑工程設計室主任洪志國教授。9月11日至15日,大橋建設指揮部召開議標會議,根據“報價合理,施工方案可行,施工技術先進,確保工期和工程質量”的原則,確定湖州市航道工程大隊、交通部公路二局二處、鎮江市路橋公司分別為1號橋(胥口—長沙)、2號橋(長沙—葉山)、3號橋(葉山—大庭山)中標單位。9月17日,在蘇苑飯店舉行太湖大橋工程簽字儀式,吳縣縣長、太湖大橋建設指揮部總指揮秦興元和中標單位簽訂了總價承包契約。9月25日,省計經委頒發太湖大橋建設項目《投資許可證》 。

施工建造

1992年10月27日,吳縣縣委、縣政府在太湖大橋1號橋北端的胥口墅里村漁洋山麓舉行了太湖大橋開工典禮。上午11時,大橋第一根鑽孔灌注樁順利完成,太湖大橋施工建設正式拉開帷幕。10月29日,西山鎮黨委、鎮政府在3號橋大庭山工地舉行太湖大橋3號橋開工典禮,西山2萬多民眾自發前往參加了開工典禮。10月30日上午9時30分,3號橋第一根灌注樁開鑽,拉開了3號橋建設的序幕。11月28日,2號橋正式開工 。

1994年6月30日晚,西山大庭山至葉山島的太湖大橋3號橋率先合攏,吳縣當政委領導和附屬檔案幾千名民眾觀看了3號橋合攏的壯觀場面。7月1日,西山鎮黨委組織全鎮10000多名共產黨員參觀3號橋,徒步走上葉山島,慶賀大橋合攏和黨的73歲生日。7月9日,3號橋正式貫通。8月8日,1號橋合攏,9月11日貫通。10月6日,2號橋合攏 。

1994年10月25日,太湖大橋全線通車,震天的爆竹聲、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湖中漁帆片片,摩托艇劈波穿梭,天上航拍的飛機凌空而過,萬頃太湖沸騰了。通車典禮在漁洋山麓隆重舉行,李鵬總理髮來賀詞:“熱烈慶賀太湖大橋通車和旅遊度假區的興建。”任建新、費孝通、孫起孟、王光英、遲浩田、安子介,江蘇省委書記陳煥有、代省長鄭斯林以及國家有關部委發來賀電、賀詞。國務院特區辦主任胡平在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江蘇省副省長、蘇州市委書記楊曉堂,市長章新勝分別代表江蘇省、蘇州市祝賀大橋建成通車。首位外地捐款人、盱眙縣11歲的初一學生尚煒煒應邀專程前來參加通車典禮,她的講話把慶典活動引向高潮。縣委書記、大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於福南在會上匯報了建橋情況及縣委、縣政府以此為契機,進一步開發、開放太湖的思路以及部署和行動。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德正、原省顧問委員會主任柳林、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戴為然、省建委主任顏偉、原南空副司令員韓德彩、原省交通廳挺長楊大年、吳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龍元、吳縣政協主席葉陶君等為大橋志和功德碑揭幕。《人民日報》總編范敬宜、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沈達人、蘇州市委書記楊曉堂、蘇州市人大常委會主席王敏生、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正昌、香港華潤公司總經理朱友藍、蘇州市市長章新勝、省委副秘書長陸軍、蘇州市政協副主席黃銘傑、吳縣縣委書記於福南、香港運盛集團董事長陳澤盛、泰翔公司董事長謝進旺等為太湖大橋通車剪彩 。

1994年10月27日下午,西山鎮黨委、政府在東河新區信用社大樓前舉行“西山人民熱烈慶祝太湖大橋勝利通車大會”,3萬多民眾自發參加了這一西山空前的盛會。大會由西山鎮鎮長楊渭清主持,西山鎮黨委書記馬德芳,西山鎮在外工作的領導代表、吳縣保險公司總經理王錦生,學生代表、西山中學高三文科班的徐小英,吳縣太湖大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蔡福泉在會上講了話。出席的嘉賓有在外工作的西山籍領導、捐款者代表、西山歷屆黨政領導、新聞界人士等90多人。在會上進行文藝表演的有彩旗隊、軍樂隊、舞獅隊、鮮花隊、舞龍隊、秧歌隊、腰鼓隊等。彩車隊由遙控航模飛機跟隨,繞西山環山公路,由東河出發,路經鎮夏、堂里、東河至葉山。8輛彩車的名稱為:歡天喜地、太湖明珠、幸福之橋、天仙思凡、乘風破浪、西山勝景、百果之園、鵲橋相會。晚上,在3號橋、東河新區、鎮夏、五豐四處燃放禮炮煙花。太湖大橋的開通成了西山人交談的人們話題,成了西山人前所未有的興奮點,西山到處都沉浸在歡樂喜慶的氣氛之中。

工程概況

太湖大橋全長4308米,其中1號橋長1768米,73孔,設兩個主通航孔,通航淨空標準為六級,標高10.5米。1號橋總造價為3799萬元,單位面積造價每平方米1885元。2號橋長1621米,68孔,設一個主通航孔,通航淨空標準為五級,標高22.5米。2號橋是三座橋中最高、主孔跨徑最大的一座,總造價為5289萬元,單位面積造價每平方米2718元。3號橋長919米,40孔,設一個主通航孔,通航淨空標準為六級,標高10.5米。3號橋總造價為1923萬元,單位面積造價每平方米1744元。1號橋、3號橋主通航孔為三跨連續梁,跨徑為(30+40+30)米。2號橋主通航孔為五跨連續梁,跨徑為(30+50+70+50+30)米。主通航孔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由兩個寬6米的單箱組成,其餘引橋均為跨徑22米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空心板梁。全橋均為鑽孔灌注樁基礎,樁徑1.2米,最大樁長50米。

橋面全寬12米,其中車行道9米,兩側人行道各1.5米。欄桿高1.3米,為細石混凝土結構,花色,中間為鑄鐵如意花飾。大橋採用低照明,燈設在欄桿柱頂。整個橋體簡潔、明快、輕巧、新穎,富有時代感,與太湖山水相得益彰,遠望似白色銀練飄落在太湖群島之間,為碧波太湖增添了新姿。橋面為一般二級公路標準。

道路接線工程、橋面路燈安裝及欄桿噴塗工程分別由吳縣交通工程公司第六工程處、吳縣銀河照明器材廠及蘇州白領子藝術設計公司石公。葉山島、長沙島陸地公路全長2870米,寬15米,為二級公路,其中,葉山376米,長沙2494米。葉山島公路路基工程由西山鎮人民政府組織實施,於1994年5月完成;長沙島路基工程由胥口鎮人民政府組織,委託長沙村委會實施,於1992年完成;路面工程由吳縣交通工程公司第六工程處實施。於1994年10月完成。

太湖大橋橋樑設計荷載為汽車20噸、掛車100噸,橋樑設計速度為60公里/小時。

風景特色

太湖大橋景觀 太湖大橋景觀

太湖大橋北起胥口漁洋山,南至西洞庭山,途經長沙、葉山兩島,由各具特色的3座特大橋組成,全長 4308米,181孔,橋面寬12米。一號橋最長,1768米;二號橋最高,中心孔高22.5米;三號橋最精緻,貼水而浮。橋體簡捷明快,輕巧新穎,富有時代感,橋島綿綿十餘里,直抵太湖湖心。與太湖山水相得益彰,如一條飛舞的銀鏈,飄落在太湖群島之間,蜿蜒起伏。

這項浩大的工程,是江蘇省吳縣自籌資金1億多元,經過近千名建設大軍兩年奮戰完成的。大橋的建成,不但從根本上解決了太湖西山諸島的交通,實現了當地人民世世代代架橋的夙願,而且將為開發和利用太湖自然資源和發揮地理優勢,加快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的建設步伐,儘快建成環太湖旅遊經濟區,發揮積極作用。

建成自然條件

太湖大橋得以正常的施工建成也得益於太湖的自然環境條件:太湖分為東太湖和西太湖,東太湖的水深比較淺,而西太湖就很深,很難施工。東太湖的這一自然環境特點是太湖大橋得以正常建成的首要自然條件。

太湖大橋志

蘇州西山太湖大橋東起漁洋山,經長沙島、葉山島至西山大庭山,西山太湖大橋由三座橋組成,全長4.308公里,橋身共181孔。1992年5月,李鵬總理題寫橋名。
萬頃太湖,煙波浩渺。歷代仁人志士圖謀在湖上架橋,終因耗資巨大而為成。1991年6月,中共吳縣縣委、吳縣人民政府順應民意,決定建造太湖大橋,並報江蘇省計經委批准。決策既定,全縣人民額手稱慶,集體、個人集資1億多元。由江蘇地質工程勘察院勘察,上海同濟大學橋樑設計分院設計,交通部公路二局二處、湖州市航道工程大隊、鎮江市路橋工程公司承建。1992年10月27日動工打下第一根樁。經過兩年的艱苦奮鬥,建橋工程順利完成。1994年10月隆重舉行通車典禮,宏偉壯觀的太湖大橋巍然屹立於萬頃太湖之上。
太湖大橋的建設,是吳縣人民自力更生、建設家鄉、振興吳縣的一大創舉。利在當代,造福千秋。大橋的建設得到了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社會各界、海外同胞的鼎力相助,共同譜寫了一曲兩個文明建設的讚歌。
謹以此石,以志紀念。
中國共產黨吳縣委員會
縣人民政府
一九九四年十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