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圓功禪拳

太極圓功禪拳出自《太極圓功》,屬太極拳的一個流派。太極圓功禪拳集武林各家之長,取其精華,主要特點:動靜結合,左右兼顧,迴旋纏繞,龍盤步法,圓活輾轉,快慢相間,剛柔相濟。

太極圓功禪拳出自《太極圓功》,屬太極拳的一個流派。太極圓功相傳起源於明末清初年間。據說當年有位在江湖上武功超群,名望很高的武林高手,被皇帝請到皇宮內院密傳《太極圓功》給太子,故有《宮廷拳》之說,因而世間流傳該拳稀少。
在清朝末年,被譽為京東“四李”之一,並以快手著稱的李恩榮,原是皇宮內院的太監,經常陪同太子學練《太極圓功》,深得此位武林高手親傳。每當同小太子在皇宮外遊玩時,即與世間武林知名人士交手,切磋武藝。李恩榮身形似燕,手快如風,故以“快手李恩榮” 著稱。且在京內外頗有名聲,與當時“單刀李存義”齊名,威震京東。當被山東威海總督得知後,特請求皇帝恩準,到威海給總督做保鏢,並開始向世間傳授《太極圓功》。
《太極圓功禪拳》集武林各家之長,取其精華,主要特點:動靜結合,左右兼顧,迴旋纏繞,龍盤步法,圓活輾轉,快慢相間,剛柔相濟。
身法:中正安舒,四門轉走,不偏不倚,虛靈內含,舒展大方。
樁法:單腿功法,前腿不用力,後退十分勁,單平樁。論樁雲“含胸拔背,塌肩垂肘,氣沉歸海,精神灌頂。”
步法:要求進退、轉換虛實分明,前進後退時身腰要隨著意念轉換,“龍盤樁”實為獨特的功法。
手法:手臂須鬆柔圓活,並須剛柔相濟,動作如螺鏇式地鏇轉,作大小不等的劃弧或環形,為獨特的“陰陽魚”手法。
眼法:做到意到、眼到、手到、身到、步到,手眼結合,內外結合,動靜結合。
並有:手如流星、眼似電,腰如車輪、腳似鑽,四種功能和威儀四樁:立如松,行如風,臥如弓,坐如鐘;腳輾轉時意念內氣直達腳底部的湧泉穴,腰轉意念帶脈流通。
還有鶴、雁、鷂、鷹、龍、虎、馬、熊、雞、羊、蛇、猴等十二種動物的形象動作,並與太極拳的柔、抱、滾、挺四球的特點相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