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餘糧

太一餘糧,這是一種藥名,產于山東濟南市長清區(唯一產地)。經切割、雕磨,可製成具有原始稚拙、野性,古樸大方的工藝品。

太一餘糧簡介

藥名。石類,即禹餘糧之精者。明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三》:“ 泰山有太乙餘糧,視之,石也。石上有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黃。相傳太乙者,禹之師也,嘗服此而棄其餘,故名。”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一·太一餘糧》。即木魚石,出產於泰山附近。

產地

木魚石產于山東濟南市長清區(唯一產地),是一種中空的石頭,其狀大小不等,形態各異,一般有空腔,腔內物有的呈卵核狀,有的為粉末或液體,手搖或敲擊能發出動聽的聲響。外殼質地堅硬、細膩,通常呈豆狀,也有鍾乳狀、塊狀等;表面為土褐色、橙黃色、紫紅色或黑色;半金屬光澤,新鮮斷面呈介殼狀;摩氏硬度約5.5,比重3.6。 木魚石的礦物成份為褐鐵礦,Fe2O3的含量從20%到78%不等,其它雜質常為磷酸鹽,還有少量的偏矽酸鹽,以及鍶、鉬、鋰、鋅、硒等微量元素。木魚石的石質非常細膩,據其巧奪天工的產出形狀和內部形態,經切割、雕磨,可製成具有原始稚拙、野性,古樸大方的工藝品。尤其是那些惟妙惟肖、天然造型的木魚石原石,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