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湖鎮

天目湖鎮

天目湖鎮(區)由原天目湖旅遊度假區、天目湖鎮人民政府、平橋鎮一區兩鎮合併而設,現區域面積為204平方公里,人口為5.62萬,轄27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天目湖鎮(區)形成了以生產箱包面料、鼓風機、機械、建材等主的工業主導產業群;天目湖鎮(區)累計已形成板栗2.8萬畝,桑樹林2.1萬畝,水果8000畝,茶葉1.4萬畝,竹類2.5畝,水產養殖2.6萬畝,用材林5萬畝。

基本信息

城鎮概況

天目湖鎮坐擁沙河、大溪兩座國家級大型水庫,且處天目山余脈,從高空俯視,猶如少女臉上一雙亮麗的眼睛,故稱“天目湖”。位於溧陽市南部,距市區8公里,東和戴埠鎮相連,南與安徽廣德縣邱村鎮、郎溪縣凌笪鄉接壤,西同社渚鎮、南渡鎮鄰,北靠溧城鎮。
1949年屬中芳鄉。1956年,分屬中芳鄉和茶亭鄉。1961年,以山丫、茶亭2個公社的7個生產大隊建沙河藝天目湖鎮場(以沙河命名),同年改建沙河人民公社。1983年,將原屬戴北公社的田家山、白梗2個大隊劃歸沙河公社,同年改為沙河鄉,鄉
政府駐地東陵。1999年,以“天目湖”命名置天目湖鎮。2000年,茶亭鎮併入。2004年,平橋鎮併入。同年,天目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與天目湖鎮合併,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管理。2007年4月,大溪水庫周邊的山南、毛尖、洙漕和觀山4個行政村劃歸天目湖鎮管轄,形成今境。
1957年,省水利專家在溧陽考察,研究了當地地形。發現一馬平川的沙河兩邊是延綿不斷的碧綠大山,如在沙河的下游,能攔住這些水,用水發電,灌溉田地,旱澇保收,造福民間,應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於是就開始建造了“沙河水庫”。
1992年,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沙河水庫便改成了現在的“天目湖旅遊區”。
天目湖工業園經過6年的建設,已建成5.5平方公里工業園區和2.3平方公里的商住配套區,入園企業達142家,年銷售1000萬元以上企業65家。逐步形成了以中材國際、布勒機械、鵬程鋼構、鋼銳等企業為代表的裝備製造業基地,以安靠電纜附屬檔案、華源電力等企業為代表的輸變電配套產業基地,以天目固態照明、順風光電為代表的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產業基地,已成為高科技企業落戶的寶地。
2011年實現工業納稅銷售61.7億元,地區生產總值30.6億元,財政收入達4.55億元。
隨著經濟的發展,集鎮建設也如火如荼,幾年來,鎮先後投入6000萬元進行了集鎮改造和建設,尤其是隨著天目湖商業
一條街的開發和建設,使鎮區面積不斷擴大,並與度假區連為一體,各項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也日益完善,並不斷加大了集鎮管理和創衛力度,一個美麗,整潔的現
代化新型小城鎮已基本形成。

經濟發展

天目湖鎮天目湖鎮
以工業園區為發展工業經濟的重要載體,採用滾動發展的原則,進一步完善供電、供水、排水、電信、道路等基礎設施,通過配套土地、規劃與建設、稅收、社會事業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在保證工業集中區東發紡織、南亞塑膠重型機械等重點企業的規模化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合作、合資方式,把工業園區的區位、產業優勢與天目湖品牌優勢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鎮(區)經濟發展的整體競爭力,促進天目湖工業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天目湖鎮(區)按照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全面實施“競爭力提升”行動綱領,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天目湖鎮(區)經濟呈現增長速度較快、運行質量較高、結構趨於最佳化、統籌與和諧發展水平提高的良好局面,向市委、市政府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天目湖鎮(區)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6億元,同比增長58%,完成工業投入13.7億元,同比增長59%;完成工業納稅銷售收入12.9億元,同比增長55%,實現財政收入(預算內)1.6億元,同比增長67%;完成協定註冊外資21209萬美元,同比增長119%,實際利用外資7112同比增長44%。

天目湖鎮天目湖鎮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發展形勢,也為了積極順應因國家巨觀調控到來的政策變化,天目湖鎮(區)提前思考、超前謀劃,力爭2008年各項經濟主要指標均增長25%以上,為明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一是抓政策引導,完善政府內部各項考核制度,制定“項目建設周期、投資強度、稅收回報、單位面積貢獻等”相掛鈎的企業投資政策,引導企業做大做強,並相應加大創新創優的扶持力度;二是抓招商引資,堅持“內外資並舉和招商、選商並重”原則,盤活、用活現有存量土地,將有限的土地資源用到最好的項目上,培育產業鏈,培養龍頭、骨幹型企業,並力促項目早簽約、早開工、早收益;三是抓項目推進,通過加大獎懲力度、強化督查、跟蹤服務等方式,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為企業營造更為優良的發展環境;四是著力化解各項制約,加快礦山整治和土地復墾,合理規劃工業園區建設,擴大融資渠道,保障各項建設的順利進行;五是以旅遊集人氣、促發展,充分利用天目湖優越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堅持環保優先,進一步開發、引進新的旅遊項目,以旅遊提升知名度,服務全鎮(區)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天目湖鎮天目湖鎮
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兩大目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重點發展品牌農業和觀光農業,以效益為中心,以科技為動力,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和水利設施建設,加速低效農業向高效農業、初級農業向商品農業的轉變,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著力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銷售龍頭企業,形成農戶——龍頭企業——市場的產品鏈。建立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畝效益,以南錢村1100畝大棚為載體,在中心大道兩側引導農民栽種300畝特色蔬菜、水果,形成1500畝的高品位、高效益科技示範園。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提高農副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使天目湖品牌農業走出家門,走向市場,增加農業附加值。通過對核心區提高品位,提昇平台,對南山區擴充內涵,擴大優勢,對新鎮與大溪區的產品最佳化與氛圍強化,用科學的發展觀,策劃鄉村旅遊等項目,適應當前旅遊趨勢和市場需求,以旅遊業的發展來整體帶動天目湖一、二產業的發展,實現資源的合理化配置與利用。
2011年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0.6億元,增長18.9%;財政收入4.58億元,增長23.6%;其中一般預
算收入2.63億元,增長21.7%;國稅1.26億元,增長14.8%;地稅3.17億元,增長29.1%;工業納稅銷售60億元,增長36%,工業有
效投入26億,增長26.2%;工商登記註冊外資6000萬美元,實際到賬外資3900萬美元;接待遊客630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達7.5億元,分別增
長26%、24%;農民人均純收入15600元,增長19%。
回顧2011年的工作,我們主要做好七個堅持:
一、堅持突出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年主題。以加快科技創新促進轉型升級。明確園區轉型的定位是發展科技型園區,出台了《關於鼓勵企業創新創優、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獎勵意見》,拿出近1千萬元用於獎勵企業自主創新,發揮好5家省高新技術企業的帶頭示範作用,園區內企業主動積極研發高新產品轉型升級,中材國際今年新獲省高新技術產品認定3個,獲常州市高新技術產品認定4個;上齒獲省高新技術產品認定3個;完成歐標燃燒器、正申飼料機械等42件專利的申報,布勒、上齒、中材等10家企業申報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其中中材獲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以重點項目投入推動轉型升級。27個重點工業項目總投資60.5億元,2011年完成投資15.82億元,已有8個項目竣工投產。總投資1.5億美元的順風光電光伏組件項目規劃建築面積15.7萬平方米,一期第一幢2.6萬平方米廠房主體已竣工,正在進行設備調試;總投資10億元的靈龍科技新型A2級複合防火板材料,一期3條生產線已有2條試生產;總投資2億美元,第一期投資3000萬美元的固態照明項目,3.3萬平方米的辦公樓、廠房已全面竣工,新廠房設備正在調試,近期將投產。以招商選資助推園區轉型升級。根據園區定位,招商選資的質量不斷提高,江蘇軟體園天目湖基地已簽約,註冊資本1.5億元,已核准名稱,正在註冊和商討用地規劃;註冊資本2400萬歐元的安德里茨已註冊,正在做環評能評和廠房規劃設計;註冊資本3000萬美元的布勒產業園也已註冊,正在做開工前的準備工作;還有LED產業園、哈斯馬克等一批高科技含量的外資項目正在緊密跟進中。
二、堅持培育龍頭企業帶動現代農業轉型。以推廣良種為突破口,提高糧油生產效益,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萬畝示範區建設取得成效,示範區水稻單產平均達684公斤,創水稻單產歷史新高。堅持發展設施農業,走高效、生態之路,已發展設施農業面積2萬多畝。加快龍頭農業企業建設,聯創有機農業園2011年投入2000萬元進行標準化大棚等基礎設施建設,種植200多畝有機蔬菜和200多畝有機水稻,現已有固定客戶500多戶,每天供應39個品種的有機蔬菜,月出菜達20多噸;江蘇天目湖生態農業有限公司2011年投入近億元,和新疆農科院哈蜜瓜研究中心簽訂協定,發展大棚種植精品瓜果,完成園區景觀綠化提升工程,栽植大型朴樹、榆樹和廣玉蘭、桂花等珍貴樹木上百萬株,建成20幢農民安置房;另外蓓茗高效設施觀光農業、玉蓮生態園等重點農業項目建設都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時,引導設施農業與觀光農業相結合,大力發展農業旅遊項目,重點推進江蘇天目湖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爭創國家4A級旅遊景區建設。

旅遊基礎設施

天目湖鎮(區)旅遊基礎設施累計已投入15億元,現有綜合型旅遊企業12家,其中五星級酒店1家,四星級2家,三星級4家,全國百強旅行社1家,新建的中歐論壇會址天目湖鄉村俱樂部項目、天目湖世外桃源、天目湖綜合娛樂城等項目的興建,將構成天目湖會務、休閒、旅遊的新格局。天目湖鎮(區)集鎮先後投入6000多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天目湖鎮(區)初步成為集一、二、三產業聯動開發、社會事業同步發展的綜合型現代小城鎮。

黨風建設

天目湖鎮天目湖鎮
2008年以來,溧陽市天目湖鎮黨委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中紀委七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抓教育、建制度、嚴監督”為抓手,切實加強黨員和領導幹部的黨風廉政建設,增強領導幹部和廣大黨員拒腐防變的能抓教育,強化勤政廉政意識。圍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堅持以教育為先的原則,鎮黨委從三個層面加強對黨員和領導幹部的教育工作:在鎮級黨員幹部中,做到“以會代訓”經常化。利用黨委會、機關幹部大會等會議,認真組織學習《黨章》、社會主義榮辱觀、胡錦濤總書記在中紀委七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內容,增強黨員幹部的廉政意識。在村級黨員幹部中,利用黨員幹部遠程教育設備,定期組織觀看廉政建設電教片;向每個黨支部發放一套廉政建設書籍,定期組織學習,做到警鐘長鳴。在普通黨員中,以“廉政文化進農村”活動為抓手,宣傳貫徹黨風廉政建設;同時,在各村設立接待民眾來訪“接待室、談心室、活動室”,以利於及時幫助民眾排憂解難,化解乾群矛盾,密切幹群關係。
天目湖鎮天目湖鎮
建制度,規範廉潔從政行為。一是堅持領導幹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年度述職述廉制度、民主評議制度和民主生活會制度,健全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的領導機制。二是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抓好村務公開等各項公開制度,做到“一規範、三明確”,即規範村級財務票據管理制度,明確村級資金管理許可權,明確村級資金開支許可權及明確村級資金審批許可權,從而在源頭上和程式上有效地規範村級財務管理。三是建立《重大項目審批制度》《工程招投標制度》《黨委會議事制度》等制度,從制度層面違規違紀情況的發生,確保幹部辦事公正,幹事乾淨。嚴監督,營造風清氣正的幹事環境。該鎮從加強平時監督、強化年終考核和嚴格幹部審計三個方面著手,切實加強對黨員和領導幹部的監督。一是加強平時監督。利用政務公開欄向社會公布監督電話,設立意見箱,暢通民眾舉報渠道;堅持定期對27個村和鎮事業站所、下屬單位幹部開展民主評議,堅持人大代表對政府部門進行民主評議,通過評議來改進各部門的工作作風,促使幹部廉潔辦事。二是強化年終考核。在年終考核中,召開民眾和黨員代表座談會,傾聽民眾的意見,把民眾的意見列為幹部考核的重要依據;同時採取“雙票制”考核的辦法,把監督權交給民眾。三是嚴格幹部審計。在對幹部任期屆滿、離任、屆中進行常規審計的同時,加大平時審計力度,每半年對村、站所進行一次審計,並對審計結果進行通報,對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對違法違紀行為堅決查處,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幹事環境。

計生工作

天目湖鎮天目湖鎮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依然是“天下第一難”。天目湖鎮區針對實際情況,重點突出“五個抓”,著力解決人口與計畫生育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打造精品計生、和諧計生,為鎮區經濟社會的發展營造良好的人口環境。抓服務,提高計生意識。深入基層,搞好服務,組織服務站全體工作人員放棄休息天,進村、進企業、進景區,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計生服務和宣傳活動,2008年一季度累計為天目湖鎮區育齡民眾免費做B超4000多人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0000多份,大大提高了民眾的計生知曉率和參與度,得到了育齡民眾的一致歡迎和好評。抓管理,加強隊伍建設。針對計生工作面廣量大、難度增加的情況,加強對村婦女主任、村定額幹部的考核力度,將計生工作任務與獎金、政績相掛鈎,實行捆綁考核。服務站內部建立每周一次的工作例會制,專題研究、督促計生工作,並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各村了解計生工作進展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及時整改。
天目湖鎮天目湖鎮
抓基礎,完善工作機制。重點做好一年兩次的孕檢服務工作,已孕檢10300多人次,解決7例違法懷孕。在此基礎上,為部分對象進行重點服務,督促其所在村做好跟蹤服務。對轄區內的企業及外來務工人員進行了全面的摸查,使計生工作達到了“四清”,即:家庭人口數清、已婚育齡婦女生育狀況清、避孕措施清、重點管理對象清。抓違法生育,增強依法行政力度。切實加大對違法生育對象的查處和社會撫養費征繳的力度,對歷年來的違法生育情況進行了一次徹底的調查摸底,及時取證到位後嚴格對照法律法規處理。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針對民眾普遍認為計畫生育放鬆的現象,用事實來幫助他們樹立穩定低生育水平是一項長期、穩定的國策。抓宣傳教育,營造社會氛圍。結合孕情服務工作進村入戶做好計生宣傳,同時進一步將“婚育新風進萬家”、“關愛女孩”等活動向縱深推開。在新農村典型桂林村投資7萬多元建立生育文化園,在三勝村建立計生協會生育文化基地,在吳村評選出“常州市十佳女孩”,積極在全鎮營造和諧、濃厚的氛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