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和

天地人和

在中華民族獨有的處世觀念,其核心文化思想,為一“和”字,經過5000多年的心心相傳,已演變為一精神,升華為一種境界。鶴者,和也,鶴(和)翔(祥)千年,往返於天地,百鶴齊翔,秩序井然,群棲群落,互助互愛,儼然一溫馨祥和的社會群落,從而詮釋了“天地人和”的概念。天地人和,它闡述了一種思想,頌揚了一種精神,順應了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勢,更為我們的生活指引了方向。有“天時、地利、人和”則事業昌盛,人生吉祥如意矣。

基本信息

解釋

天地人和天地人和
在中華民族獨有的處世觀念,其核心文化思想,為一“和”字,經過5000多年的心心相傳,已演變為一精神,升華為一種境界。鶴者,和也,鶴(和)翔(祥)千年,往返於天地,百鶴齊翔,秩序井然,群棲群落,互助互愛,儼然一溫馨祥和的社會群落,從而詮釋了“天地人和”的概念。天地人和,它闡述了一種思想,頌揚了一種精神,順應了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勢,更為我們的生活指引了方向。有“天時、地利、人和”則事業昌盛,人生吉祥如意矣!

出處

《莊子》“天地人和,禮之用,和為貴,王之道,斯之美”

孫子兵法始計篇有雲“天地人和”:“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凡此王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道、天時、地利、人和、法令”

文化

天地人和天地人和
人與自然合為一體,是道家的主要思想。是莊子思想的精髓。是對老子思想的承接。對中國文化起到深遠的影響。中國道教文化就是受其影響。
人,生長於天地之間.下立足於”地”,上敬奉於”天”.在”天地”之間休養生息本意應該是取其”中”吧!這個”中”,我情願將其看成是”中庸”之意.古人對於”中庸”的解釋是這樣的:”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另有”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的說詞.而我對於”中庸”的理解則是:”中庸”不是平庸,不是碌碌無為,而是待人接物適可而止,恰到好處;”中庸”也不是毫無主見,人云亦云,而是追求一種和諧的統一。再者,天地之間的含義對於自己與後人,還有”頂天立地””敢作敢為”之說.我情願於天地之間將我自己的思想與做人方式毫無保留的展現給世人,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我的內心深處,為人處世,做自己與堅守”中庸”並沒有矛盾,而只是一個人對於人生的態度
人,是做人,也是為人處世.人為萬物之本,亦為世界之主.做人,是一種態度,也是一門學問.學會如何做人,則人生無憂也.我欲做人,應先學會立足於”天地”之”中”,以”中庸”的態度處理人生中的諸多事物,本是我始終的追求.
和,為”中和””和諧”之意.”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另外,”和”者,”鶴”也!鶴(和)翔(祥)千年.鶴,往返於天地,百鶴齊翔,秩序井然,群棲群落,互助互愛,儼然一溫馨祥和的社會群落.
“天地人和”---將人置於天地之間,將人處於”和諧”與”平和”的世界之中.它所闡述的是一種思想,更應該是一種境界.”天地人和”,傳承於古而宣揚於今,堅守”中庸”之道,順應社會發展,共建”和諧”與”和平”.更有”天時,地利,人和"之意。

道法詮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道”則純任自然,以它自己的本來樣子為法則。 “道”,是產生萬事萬物的本源,是無形無象的一切“物質”的根本,是“天地萬物之母”。一切有形的物質形態,一切無形的物質形態,都從“道”中分離出來的。“道”,是有形物質形態和無形物質形態的混合體。老子對“道”的描述是這樣的:有一個渾然一體的東西,在天地產生以前就存在了。它無聲又無形,獨立長存永無衰竭,循環運行而生生不息,它可以算做萬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叫它為“道”,再勉強給它取個名字叫“大”。它廣大無邊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遼遠,伸展遼遠而返回本原。
從我們生存的這個時空來說,“三才者”,天、地、人。人是頂天立地的,“天、地、人”在“道”中運行。運行的規律是:人取法於地,地取法於天,天取法於“道”,“道”取法於自己的本然。“道”是總規律,總括整個宇宙物質形態運行的法則。而“天、地、人”,是僅僅從人類生存的這個“特定的”小時空而言的。 “道”的內涵,無量無邊,在不同的生存時空中,不同的“生命形態的人”,對“道”的認識和理解是不相同的。這即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高低不同的“生命形態的人”,智慧不一樣,生活的空間、環境不一樣,“道”的存在方式也不一樣。 在佛、菩薩、緣覺、聲聞,這四種聖人的眼睛中,看見的“”,和我們凡夫所看見的、體悟到的“道”,是完全不一樣的。老子是世間的聖人,他老人家對“道”的觀察點,是站在“天、地、人”之間。所闡述的“道”,正是為人類社會服務的。我們要以聖人為老師,以天地萬物為老師,成就自己的人生大智慧

有關理解

“天地人和”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精髓,是兗礦集團的發展之道,也是責任文化的核心內涵。
人,生長於天地之間,上敬奉於“天”,下立信於“地”,聚天地之精華,凝萬物之靈氣,呈日月之光輝。天地人和,傳達的是一種責任、一種精神、一種境界。兗礦集團之所以取得今天的輝煌成就,正是秉承天、地、人之道,遵“天時”、得“地利”、謀“人和”的必然結果

遵“天時”順應能源行業發展規律,以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為導向,用責任“背負藍天”,堅持走潔淨、高效、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之路;

得“地利”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注重能源的科學與創新利用,破解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難題,推進“兩個改變”、“兩個轉變”,探索低碳經濟模式,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同時,不斷汲取儒家文化思想精髓,豐富兗礦責任文化內涵,支撐企業跨越發展;

謀“人和”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最大限度激發調動廣大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企業凝聚力、向心力、競爭力,為建設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國際化企業集團而共同奮鬥。

企業使命:奉獻光熱、創造價值。作為素有“光和熱的故鄉”之稱的大型能源企業,志在實現報效祖國、奉獻社會、回報股東與關愛員工的有機統一。她奉獻的是由煤炭延伸出的綠色清潔能源,創造的是支撐社會發展巨大物質和精神財富。奉獻光熱、潤澤民生,創造價值、回報社會,這是兗礦生生不息、創新發展的最大源動力。

企業願景:和諧兗礦、追求卓越。和諧兗礦,體現了兗礦人追求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良性發展的價值訴求;追求卓越,是兗礦人堅韌執著、拼搏奉獻、勇於擔當、志存高遠精神的集中體現。“和諧兗礦、追求卓越”勾畫了兗礦未來發展的遠景目標

核心價值觀:立責於心、公允至信。責任是誠信之基,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企業走向市場的通行證。立責於心則無愧天地,公允至信則成就偉業。“立責於心、公允至信” 體現的是兗礦人責任擔當、客觀公正、履信踐行、一諾千金的核心價值追求,也是熔鑄於幾代兗礦人心靈深處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操守。

企業精神:創新領先、合力致遠。創新是支撐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只有源源不斷的創新才能永葆生機與活力。“創新領先、合力致遠”是支撐兗礦30年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支撐未來發展、打造百年基業的動力源泉。

以天地人和命名的企業

天地人和家電家具城,位於肇東市南直路五六道街道之間,經營各種知名品牌家電以及民用、辦公家具,具有良好的百姓口碑和社會信譽,企業的宣傳語“天時地利人和,滿足百姓生活”已經在人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