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鰭間吸鰍

大鰭間吸鰍

大鰭間吸鰍體長,頭平扁,體近圓筒形,尾柄側扁。吻圓鈍,邊緣薄,吻長大於眼後頭長。

基本信息

分類信息

中文名稱 大鰭間吸鰍
拉丁名稱 Hemimyzon macroptera Zheng
英文名稱 \
地方名稱 \
作者單位 \
中文門名 脊椎動物門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鯉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平鰭鰍科 (乾鰭鰍科)
拉丁科名 Homalopteridae
中文屬名 間吸鰍屬
拉丁屬名 Hemimyzon Regan,1911
分布類別 淡水

形態特徵

背鰭Ⅲ~8~9;臀鰭Ⅱ~5;胸鰭Ⅲ13~14;腹鰭Ⅵ~Ⅶ~13~14。側線鱗(有孔)78~81。
體長為體高的5.7~6.7(6.1)倍,為體寬的3.9~4.5(4.2)倍,為頭長的4.7一4.9(4.8)倍,為尾柄長的4.7~6.0(5.2)倍,為尾柄高的13.4一18.6(15.3)倍。頭長為頭高的1.9一2.0(1.9)倍,為頭寬的1.1~1.2(1.1)倍,為吻長的1.9~2.4(2.2)倍,為眼徑的4.2~5.0(4.5)倍,為眼間距的2.1~2.7(2.4)倍,為尾柄長的1.0一1.2(1.1)倍。為尾柄高的2.9~3.9(3.2)倍。尾柄長為其高的2.2~2.9(2.4)倍。
體長,頭平扁,體近圓筒形,尾柄側扁。吻圓鈍,邊緣薄,吻長大於眼後頭長。口下位,小,呈弧形。唇較薄,有發達乳突。上唇乳突1排,9~12個;下唇乳突1排,不太顯著,6~8個頦部有2對小乳突。上下唇口角處相連。上下頜角質外露。上唇與吻端之間的吻溝很深,延伸到口角。溝前有發達的吻褶,吻褶分3葉,中葉較大。吻褶葉間有2對小吻須,其長度短於眼徑。口角須2對,外側1對較長。眼上位,中等大小,腹面不可見。眼間寬。鼻孔較大,具發達鼻瓣。鰓裂從胸鰭基部的前方延伸到頭的腹面。鱗中等大,具皮質稜嵴。頭背部無鱗,胸腹部裸露區伸達腹鰭腋部。肛門位於腹鰭基部至臀鰭起點之間的後1/5處。側線完全,平直伸至尾鰭基部。
背鰭基短,起點在腹鰭起點的稍後方,距吻端距尾鰭基為近。臀鰭基亦短,壓倒後不達尾鰭基部。偶鰭平展,寬大,呈扇狀,末端圓鈍。鰭基具肉質鰭柄。尾鰭叉形,下葉較長,其長度超過頭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