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靛根

大靛根

野生於山坡草叢中,南部各省時有栽培的豆科植物,功效清熱解毒;止痛、癰腫瘡瘍;蛇蟲咬傷,解蟲毒。

基本信息

大靛根
拼音名:Dà Diàn Gēn
英文名: Root of True Indigo
拉丁名:Indigofera tinctoria L.
分類:豆科植物
藥用部位:根
來源:為豆科植物木藍的根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切段曬乾

植物形狀

木藍灌木,高50-80cm,罕更高。莖直立,小枝被銀白色丁字毛。葉互生;葉柄長1.3-2.5cm;托葉小,錐形;奇數羽狀複葉,長2.5-5cm,小葉對生,小葉9-13片,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5-3cm,寬0.5-1.5cm,先端鈍圓,有小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被丁字毛,葉平時常帶藍色。總狀花序長2.5-5cm,通常腋生,無較葉為短,花疏生,有花約20朵;萼鐘形,斜形,被銀白色丁字毛,5齒裂;花冠蝶形,紅黃色,長約04mm,旗瓣寬卵形至長圓形,外面有毛,翼瓣卵圓形,微與龍骨瓣相連,龍骨瓣匙形,爪上有距;雄蕊10,二體;子房無柄,花柱短,內彎,柱頭頭狀。莢果線狀圓柱形,直或稍彎,長約2.5-3cm,種子間有縊縮,外形似串珠,有毛或無毛。有種子5-10顆。種子圓形,長約1.5mm。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產地

生態環境:野生於山坡草叢中,南部各省時有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及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化學成份

根含黃酮類化合物芹菜素(apigenin),山柰酚(kaempferol),木犀草素(luteolin)和槲皮素(quercetin)。

性味

苦;平

歸經

心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痛。主丹毒;癰腫瘡瘍;蛇蟲咬傷,解蟲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木藍

大靛根木藍
木藍(Indigofera tinctoria)( 《本草圖經》 ),亦作槐藍馬刺,是一種在熱帶及亞熱帶廣泛生長,可作染料的豆科植物。它亦是中國傳統服飾所使用的染料大成藍所使用的顏色。

拉丁學名:Indigofera L.
英文名:Indigo
別名:槐藍( 《本草拾遺》 ),大藍、大藍青( 《生草藥性備要》 ),水藍( 《嶺南採藥錄》 ),小青、印度藍( 《中國樹木分類學》 ),青仔草、野青靛( 《福建中草藥》 )。
藥材來源:為豆科木藍屬植物木藍Indigofera tinctoria L.,以葉或全株入藥。夏季采葉製成青黛用。夏、秋採收全株,切碎曬乾備用。
化學成分:全草含靛甙,水解後生成3-羥基吲哚,此成分氧化生成靛敗。種子含多糖。
性味: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於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腮腺炎;外用治癰癤腫毒丹毒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葉搗爛絞汁塗患處。
記載: 《全國中草藥彙編》
落葉灌木或多年生草本,常被丁字毛或單毛,稀無毛。奇數羽狀複葉,稀3小葉或單小葉,小葉全緣,先端常有芒尖,托葉小,有剛毛狀小托葉。總狀花序腋生;萼5裂;雄蕊兩體,藥隔頂端常有腺體。果開裂。
約800種,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中國約100種。
所有種類:
矮木藍 凹葉木藍 蒼山木藍 側花木藍
長齒木藍 陳氏木藍 川西木藍 垂序木藍
刺序木藍 稻城木藍 滇木藍 多花木藍
多枝木藍 甘肅木藍 光葉木藍 海南木藍
河北木藍 黑葉木藍 亨利木藍 花木藍(吉氏木藍)

大靛根華東木藍
華東木藍 華西木藍 黃花木藍 灰色木藍
灰岩木藍 假大青藍 尖瓣木藍 尖齒木藍
景東木藍 絹毛木藍 康定木藍 昆明木藍
麗江木藍 輪花木藍 馬棘 脈葉木藍
毛瓣木藍 毛萼木藍 湄公木藍 蒙自山螞蝗
密果木藍 岷谷木藍 敏感木藍 木藍
木里木藍 南京木藍 擬垂序木藍 擬垂宇木藍
寧波木藍 屏東木藍 黔滇木藍 茸毛木藍
陝甘木藍 深紫木藍 四川木藍 蘇木藍
騰衝木藍 庭藤 橢圓葉木藍 網葉木藍
威氏木藍 尾葉木藍 西南木藍 腺毛木藍
興山木藍 野青樹 宜昌木藍 異花木藍
硬葉木藍 浙江木藍(巴克木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