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封鎖政策

大陸封鎖政策起源

大陸封鎖政策是拿破崙對英鬥爭中,企圖從經濟上拖垮英國,從政治上孤立英國,以達到爭奪歐洲大陸商業霸權和美洲大陸殖民地霸權而採取的一個政策。拿破崙企圖以“大陸征服海洋”,對英國進行戰時封鎖、戰略封鎖、雙重封鎖和有實效的封鎖,從而達到其稱霸歐洲的野心。
1806年拿破崙多次頒令,禁止隸屬於法國的各國同英國進行貿易,所有英國的貨物和商船一律沒收。這一政策造成法國及其盟國經濟日益惡化,引起廣泛不滿,而英國經濟並未癱瘓。1814年拿破崙戰敗後,大陸封鎖政策被取消。

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

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1806~1814年間為反對英國而採取的一項重要的經濟政治措施。1805年,拿破崙直接登入英國的計畫失敗後,決定用經濟封鎖摧垮英國。1806年11月,頒布了《柏林敕令》,規定:所有隸屬於法國的各國,與英國不僅不準發生貿易關係,而且要斷絕一般來往;對法國統治下的歐洲的英國僑民,一律宣布為戰俘;所有英國的貨物和商船全部沒收。1807年拿破崙加強大陸封鎖政策,簽署了《米蘭敕令》,內容是:把所有英國支配的船隻與英國船隻同等對待,都要拿捕,而且封鎖擴展到所有英國出產的貨物而不穩其所有者是誰。1810年的《楓丹白露敕令》完成了大陸封鎖政策的立法措施,根據這一敕令,凡在大陸發現一切的英國貨物必須焚毀。同時,大陸政策對法國本國貿易和一些工業部門造成了損失,拿破崙被迫發出了‘允許違禁物輸入執照’的辦法,直接削弱了政策的作用。

大陸封鎖的好壞

大陸封鎖促進了法國的某些工業部門的發展,但是,當時整個法國的工業發展水平不能代替英國滿足歐洲各國的需要,因而使許多國家特別是與英國有著傳統貿易關係的國家的經濟狀況大大惡化,經濟蕭條,進出口停滯,引起他們的不滿;同時,英國採取反封鎖政策,並進行大規模的走私活動。因此,實行大陸封鎖沒有達到從經濟上窒息英國的目的。
隨著拿破崙帝國一步步走向衰落,大陸封鎖政策也隨之破產。總的來說大陸封鎖政策並沒有達到摧毀英國經濟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