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動物區系學說

以大陸和海洋形成的幾種理論為基礎所形成的大陸動物區系學說,包括大陸永恆說、陸橋說、大陸漂移說、板塊構造說等。大陸永恆說認為地球形成以來,大陸和海洋的位置基本沒什麼變化。

正文

認為地球形成以來,大陸和海洋的位置和輪廓基本沒有變化,或僅有海面升降引起大陸坡範圍內的變化。以此說為基礎的生物學家認為全北界是世界動物區系的源發地或中心,動物區系由此向南呈波浪狀一個接一個遷向南方,中生代晚期有袋目、蛇類等動物進入到非洲、澳大利亞及南美洲,未進入早已隔離的紐西蘭;其後是具有胎盤類的哺乳動物區系未進入隔離的澳大利亞,再晚些的動物區系未進入脫離非洲大陸的馬達加斯加島,所以南半球的新西是現代動物區系中最古老的一界。但是大陸永恆說已被現代地質科學所否定,北方大陸中心擴展說失去了理論基礎。
陸橋說 即中間大陸說或橋樑說。認為大陸和海洋在歷史時期能無限地改變面貌,現在的大洋從前可能是大陸,反之,現代的大陸從前可能是大海。這一理論主要是生物學家所創造,他們象徵性地解說許多大陸都“陸沉”了,並搭成各種類型的狹窄地橋,在不同的方向上橫跨大洋,以此來解說地球上被大洋所隔離的大陸兩岸動植物的連續分布現象。動物經過陸橋遷移、擴展,因此在陸橋沉沒後動物呈間斷分布。雖然某些大陸之間曾確有陸橋相連,如歐亞與美洲大陸之間的白令海峽曾多次上升為陸橋,成為歐亞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動物的交流通道。但是並不存在全球性的陸橋。
大陸漂移說 1912年由德國A.L.韋格納根據大西洋兩岸的非洲和南美洲海岸線能互相銜接,兩岸的地層、構造、岩相、古生物和古氣候等極為相似並呈連續狀的現象提出。認為大西洋兩岸和其他地區間的古生物有親緣關係,不是由於“陸橋”的存在,而是由於非洲和南美洲等曾直接相連;古生代二疊紀時,地球上只有一個聯合大陸,當時大西洋和印度洋並不存在;中生代以後,聯合大陸開始破裂並漂移,逐步形成現今海陸布局。
板塊構造說 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W.J.摩根、D.P.麥肯齊、R.L.帕克和法國X.勒皮雄等提出。認為全球由板塊構成;各大陸分別由歐亞、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板塊組成;板塊因地幔對流的驅動而不斷運動。大陸漂移說和板塊構造說有可靠的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的理論基礎,能較合理地解釋各大陸動物斷續分布的原因和大陸動物區系的形成。如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亞曾為統一的岡瓦那古陸,這3個地方的一些動物存在著一定的親緣關係,如鴕鳥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