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山寺

大金山寺

金山寺位於素有“才子之鄉”美譽的江西臨川境內,座落在臨川、進賢、東鄉三縣交界的金山嶺主峰(海拔269.5米),占地約2平方公里,寺廟建築面積5000餘平方米。金山寺始建於唐代,迄今千餘年,歷史悠久,淵遠流長。鼎盛時期,寺內僧侶達五百餘眾,被稱為贛東三大名寺之一,滄桑變幻,寺名也曾一度更改。明代末年寺廟被毀後,凋零冷落300餘年。直至1936年由南湘普淨法師重建,1947年,以慧悟法師(即印空法師)為首擴大建廟宇,大殿落成開光之日,恭請西藏貢噶活佛登壇說法,故更名為“中華貢噶寺”,至文革動亂期間再度遭劫,寺毀僧散。

基本信息

簡介

金山寺金山寺

金山寺位於素有“才子之鄉”美譽的江西臨川境內,座落在臨川、進賢、東鄉三縣交界的金山嶺主峰(海拔269.5米),占地約2平方公里,寺廟建築面積5000餘平方米。金山寺始建於唐代,迄今千餘年,歷史悠久,淵遠流長。鼎盛時期,寺內僧侶達五百餘眾,被稱為贛東三大名寺之一,滄桑變幻,寺名也曾一度更改。明代末年寺廟被毀後,凋零冷落300餘年。直至1936年由南湘普淨法師重建,1947年,以慧悟法師(即印空法師)為首擴大建廟宇,大殿落成開光之日,恭請西藏貢噶活佛登壇說法,故更名為“中華貢噶寺”,至文革動亂期間再度遭劫,寺毀僧散。
1985年,當地政府邀請接法於本煥大和尚座下的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人印空老法師重回金山,於是年逾七旬的老法師毅然挑起了重建金山寶剎的重任。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創業,終於重建了規模宏大,道場莊嚴,超逾歷代的金山寺。1987年經縣人民政府批准開放,1989年12月復名“金山禪寺”。
寺宇恢復,僧眾安頓,老法師又慮佛門龍象匱乏,為紹隆僧種,續佛慧命,遂又創辦江西省尼眾佛學院。於是,寺院與學院同發展,學習與修行共增進,形成了良好的修學風範。金山峰勢如百鳥朝鳳,瑞氣升騰,萬畝山地簇擁環繞,撫河如練,湖泊似鏡,村莊錯落如星,道路縱橫似弦。山上百花齊放,翠柏常青,白雲如煙,朝陽似胭脂,月亮如磨盤。宋王安石屢上金山,翰墨留香,吟似滌塵,其《金山寺》詩云:“重經高處寺,一與白雲親。樹木有春意,江山如故人。幽軒含氣象,偏雨落風塵”。不捨之意,溢於筆端,乃至“日暮臨歸去,徘徊欲作神”。如今的金山寺,大雄寶殿氣勢雄偉,威儀凜然;千佛殿金碧輝煌,嘆為觀止;天王殿流丹溢金,栩栩如生;觀音堂古樸典雅,法相莊嚴,藏經樓經典浩翰,汗牛充棟;齋堂、客堂等其它建築各具特色。僧眾晨鐘暮鼓,禮佛誦經,一片安寧與祥和……
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金山寺將擴大建為一個千人大叢林道場——大金山寺,真正成為出家尼眾嚮往的叢林,在家信眾朝拜的聖地,國內外遊人觀光的名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