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造橋蟲

大造橋蟲

大造橋蟲,Ascotis selenaria Schiffermuller et Denis,蛹長14mm左右,深褐色有光澤,尾端尖,臀棘2根,是國槐的主要害蟲,每年產生1代,以蛹在樹下土中8~10厘米處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羽化。雌蛾出土後,當晚爬至樹上交尾,卵多產在樹皮縫內,卵塊上覆蓋有雌蛾尾端絨毛。4月中下旬棗樹發芽,幼蟲孵化為害,為害盛期在5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蟲先後老熟,入土化蛹越夏越冬

基本信息

概述

學 名:Ascotis selenariaSchiffermuller et Denis

保護級別:未列入

瀕危等級:數據缺乏

可信度:3級可信度

野生馴化:野生

水生陸生:陸生

重慶特有種:否

重慶模式種:否

習性特點

蟲態有成蟲、卵、幼蟲、。幼蟲取食葉片、嫩莖,無鑽蛀習性。6—9月幼蟲零散發生。
該蟲在田間零星發生,以人工捉拿為主。

識別特徵

前翅長♂19-25mm,♀21-27mm。♂觸角鋸齒形,具纖毛簇,♀觸角線形。體和翅灰褐色,但深淺變異很大。前翅內線和後翅中線各為1條深色模糊帶;中點為1黑灰色星狀斑,中點灰白色;外線鋸齒形,纖細清晰,其外側為不均勻深色,亞緣線灰白色波狀;頂角處為1淺色斑;緣線為1列黑點;緣毛灰褐色,摻雜灰黃色。翅反面顏色較淺,中點黑色清晰,翅端部為1不完整的黑褐色帶,在前翅頂角附近較寬,其下漸細,在後翅常消失;前翅頂角處為1鮮明淺色斑。

保護及保存現狀

自然野生(武隆);(豐都、豐都世坪);(忠縣)。

開發利用現狀

野生未開發利用

節肢動物門(二十)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