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牙膏

大象牙膏

大象牙膏,是2009年由美國《連線》雜誌網站公布的十個最令人驚訝的化學實驗視頻之一,其實驗方法是將濃縮的過氧化氫與肥皂混合起來,加上一些碘化鉀或高錳酸鉀(不能多了),即可觀察到一股充滿氧氣的泡沫狀黃色物質像噴泉一樣從容器中噴涌而出。是著名的化學實驗之一。也可以稱為大象的牙膏。

基本信息

原理

大象牙膏 大象牙膏
大象牙膏(elephant toothpaste)的原理是用 雙氧水+碘化鉀(高錳酸鉀)+發泡劑,碘化鉀( 高錳酸鉀參與反應生成氧氣和 二氧化錳,生成的二氧化錳分解過氧化氫繼續產生 氧氣)充當的是催化劑。
碘化鉀或高錳酸鉀分解雙氧水2H2O2=2H2O+O2↑,會發生反應劇烈,產生大量氧氣,但不會有大的危險。另外用 碘化鉀做試驗時,不完全是催化劑作用,也參與了反應。

製作

大象牙膏 大象牙膏
也可以過氧化氫(雙氧水)+洗潔精+酵母(或其他催化劑)+蒸餾水(也可以再加一些有色溶液)儀器:燒杯,錐形瓶,玻璃棒,滴管,藥匙。
藥劑:過氧化氫(雙氧水), 酵母(或其他催化劑),有色溶液,洗潔精,水。
氯化鋁飽和溶液、碳酸氫鈉飽和溶液、洗滌劑。

現象

液體上升,變色, 氣味散發(洗潔精味),水膨脹變成了泡沫,覆蓋了 器皿。因其產生的現象像一個巨大的牙膏,很像大象採用的牙膏,故被實驗者稱為“大象的牙膏”或“大象牙膏”。此實驗和著名的“法老之蛇”曾被人併入常見 化學實驗的158項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