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迪奧

大衛·迪奧

大衛·迪奧,男,以色列人,他被稱為“以色列最負盛名的現代歌手”, 其風格多樣,包括流行、搖滾、舞蹈 、民俗、klezmer、葉門祈禱、聖潔的音樂、古老的聖歌 、 古典、歌劇、和巴洛克式的詠嘆調。他是本世紀最令人驚嘆的超男高音。

百科名片

大衛·迪奧,1965年10月出生,猶太音樂世家。家族成員可追溯到西班牙安達盧西亞,曾祖父是利比亞最顯赫的拉比。大衛·迪奧是最為著名的歌唱家、作曲家、演奏家和作詞者。他音域寬廣,跨四個八度,最高可以達到G5 的音域,高音嘹亮天籟-如花腔女高音一般;低音婉轉悠揚-如水一般清澈,韻味十足。他擁有兩張雙白金唱片,7張白金唱片,2張黃金唱片;他被稱為“以色列最負盛名的現代歌手”, 其風格多樣,包括流行、搖滾、舞蹈 、民俗、Klezmer、葉門祈禱、聖潔的音樂、古老的聖歌 、 古典、歌劇、和巴洛克式的詠嘆調。他是本世紀最令人驚嘆的超男高音。人們將他與有著猶太血統的指揮家祖賓-梅塔並稱為以色列音樂界的兩個標誌性人物。
中文名:大衛·迪奧
英文名:David D'Or
國 籍:以色列
出生地:利比亞
出生日期:1965年10月2日

個人履歷

早年生活

1965年出生在利比亞,猶太人後裔,他的曾祖父是利比亞最顯赫的拉比。
小時候,大衛·迪奧的父母鼓勵他成為一名律師或醫生,但他只是喜歡唱歌。
他說:“我從小就生活在音樂的環境裡,對於我來說,唱歌是讓我距離上帝更近的方式。”。每年的10月6日,是猶太教里的“贖罪日”(YomKipur),這是猶太教里一年最重要的日子,每年這個時候,當羊角號的聲音於傍晚在聖城耶路撒冷的上空響起時,猶太人的贖罪日就開始了。在那天,每個人都必須穿著白色的衣服,24小時不許工作、不開車、不進食、只是唱著一些聖歌,讓純淨充滿身心。
大衛從小就被父親帶著到猶太教的教堂參加贖罪日的聖歌儀式,感覺非常神奇,“當我牽著父親的手,他在一旁全神貫注地祈禱,音樂圍繞著我們,好似天使的聲音,聽著那些音樂,我真的能夠想像天堂的門緩緩打開,上帝聽見我們的祈禱??”他向我們形容起那一刻的奇妙感覺,“從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我的生命力缺少不了這些音樂”。
與俄羅斯的Vitas一樣,大衛也是以那些華麗無比的超級高音驚艷世人,他可以跨四個八度,最高可以達到G5的音域,許多人將他的聲音比作“來自天堂的聲音”,覺得不可思議,不過他本人倒沒有認為有什麼了不起。他將自己的這項天賦歸因於遺傳,“我不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訓練達到我這樣的高音,事實上自從每個人出生那一天開始都擁有不同的音色,對我來說自由在高低音之間穿梭非常容易,就好像你可以自如地用左手和右手”。大衛說他記得自己是自有記憶以來就在不停歌唱,但到了大約十四五歲的時候,由於生長發育,小男孩時期那種清澈空靈的嗓音發生了些細微的變化,他當時非常不喜歡,於是自己嘗試將嗓音停留在高音區,沒想到卻很容易就成功了,但那種嗓音在所有同齡正處於變聲期的男孩里變得如此與眾不同,“我當時非常害羞,覺得自己很奇怪,不敢在眾人面前用高音唱歌。”他向我們解釋說,在以色列這樣一個總是帶著一些自怨自艾情結的民族裡,很少有人,特別是男人會用那么高亢嘹亮的聲音歌唱,“不過,現在那已經成為我的一部分了”。

個人經歷

1992年,大衛·迪奧的第一張同名專輯發行,其中包括諸如“溫柔的手”(YadAgunah)這樣日後被廣為傳唱的歌曲。他在此後的幾張專輯都廣受好評,他逐漸成為以色列國內最受歡迎的歌唱家。
除了自身的嗓音出眾,大衛·迪奧還十分注重在西方的經典曲目中融入充滿猶太特色的聖歌,古老的頌唱、葉門猶太禱告歌曲和“LechaDodi”(伴隨著一種他在古猶太教堂發現的鏇律)等安息日歌曲。與此同時,他的表演還大量運用傳統樂曲,比如Gumbush(類似五弦琴的土耳其樂器)、手風琴、杜讀管、單簧管、小提琴、各種中東打擊樂器??甚至是羊角號(猶太人在猶太宗教節日吹奏的傳統公羊角號,用來“為祈禱和許願打開天空”),將聲音、節奏和色彩融合在一起,感覺十分别致有趣。
1995年,以色列與梵蒂岡開始逐漸恢復交往。作為和平的大使,大衛·迪奧收到時任教皇的約翰-保羅二世的邀請前往梵蒂岡獻唱。那場音樂會在全世界進行轉播,當時他選擇的曲目中是他自創的混合歐洲古典音樂與猶太民族音樂的歌曲,除義大利語外,他甚至還用希伯來語為保羅二世高歌一曲,“音樂會後,他(教皇)緊拉住我的手,為我禱告,”大衛·迪奧後來回憶說,“我默默地對自己說,是的,我,來自以色列的大衛,用希伯來語向羅馬教廷歌唱,那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啊。”
大衛·迪奧的那次演出為他贏得了全世界的關注,人們將他與有著猶太血統的指揮家祖賓-梅塔並稱為以色列音樂界的兩個標誌性人物。不過,與梅塔不同,他選擇花更多的時間留在國內發展,甚至還拒絕了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這樣令人垂涎的機會。
“當我得到大都會歌劇院的邀請時,我明白如果接受就意味著我不得不離開以色列幾年,但我不願意離開以色列,因為我的歌是用希伯來語寫的,我的人當然也是屬於以色列的。作為一個生活在以色列那樣國家的音樂家,飽受戰爭和戰亂之苦,我覺得我有義務通過音樂來為這個國家傳達一些東西。”他告訴我們說。
於是,他開始“尋根”。大衛·迪奧的家族來自於15世紀的安達盧西亞。15世紀,西班牙開始驅逐猶太人,他的曾祖父帶著全家人逃離西班牙輾轉遷徙到利比亞,而他的父親則把全家人從利比亞帶到了以色列。
在“尋根”過程中,大衛發現更多的家族秘密,他仿佛能夠明白為什麼從心底熱愛聖歌。他的曾祖父曾經是利比亞最為顯赫的拉比—猶太教里智者的象徵,負責主持一系列的宗教儀式,“對我來說與歌喉一樣,對聖歌的熱愛源於家族遺傳。”他說。
於是,他不斷接觸利比亞社會的拉比,追尋自己兒時在家中或是猶太教堂里聽到的美麗聖歌。在利比亞,人們相信那些具有魔力的聖歌是通過一代代人口口相傳,並能追溯至耶路撒冷聖廟中利未人所唱頌的聖歌。與他的先輩們一樣,大衛終於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他希望將所有的遺落的聖歌都蒐集起來,經過重新編曲讓它們被重新認知。

成就及榮譽

1992年,第一張專輯白金級唱片,英國播放率最高排行榜第3名
1993年,第二張專輯單曲“觀察世界各地的孩子”以色列的標誌性歌曲
1995年,梵蒂岡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的邀請,第一個在教皇面前唱希伯來語的以色列歌手,並為教皇任職20周年寫曲
2003年,演唱會輔以120人組成的以色列愛樂樂團
2006年,受邀為泰國國王慶生會上演唱
2007年,與紐約交響樂團指揮大衛伊頓合作寫了一首有關和平和愛的歌曲,
2007年,英國的演唱會火爆,並接受BBC英國國家廣播電視台專訪
2007年,為馬丁路德金三世專屬演唱
2007年,為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表演“奇異恩典”
2008年,成為以色列文化卓越基金會的成員,獲得以色列的藝術最高認可
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災慈善演出,並為地震災區共募集500萬美元2009年,受邀以色列總統,歡迎為教皇本篤十六世出訪以色列
2010年,以色列上海世博會上最重要的演出之一
2011年,北京電視台春節晚會

個人作品

1991年11月 《David D'or》 《大衛.迪奧》同名專輯
1993年1月 《Changing Heights》 《改變高度》
1998年1月 《David and Etti Ankri Live Show》 《大衛與埃蒂的現場演出》
2001年1月 《In the Soul》 《靈魂深處》
2003年4月 《David D'or and the Philharmonic》《大衛.迪奧與以色列愛樂樂團》
2004年1月 《Believe》 《相信》
2007年1月 《Live Concert 》 《現場音樂會》
2008年1月 《Like the Wind》 《如風》
2008年3月 《Voice of love》 《聽見愛的聲音》
2008年11月 《Songs of the many》《大眾之歌》
2009年1月 《David & Solomon》 《大衛與所羅門》

經典曲目

《圖蘭朵》選段《今夜無人入睡》
《歌劇魅影》《貓》選段
《綠野仙蹤》主題曲《彩虹之上》
原創歌曲《大地母親》、《心田》、《愛的時機》

個人信息

David D'or (大衛·迪奧),在希伯來語中David D'or有“從光傳來的愛”的意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