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

大良

大良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一個街道(鎮),又名“鳳城”,是順德區政府的所在地。 1992年,順德撤縣設市後,大良成為市人民政府駐地。 2003年,順德撤市設區後,大良成為區人民政府駐地。

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一個街道(鎮),又名“鳳城”,是順德區政府的所在地。

【大良簡介】

大良 大良
大良

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一個街道(鎮),又名“鳳城”,是順德區政府的所在地。
大良得名有兩種說法。民間相傳大良本名“太艮”,緣起於該地為古“太艮海峽”;建縣後,朝廷命官誤將“太”字的一點加於“艮”字之頂而成“大良”。不過,學術界認為順德建縣前的史料從無“太艮”和“太艮海峽”的記載,“大良”應為古南越民族語音的遺留,意為“黃土地”。
順德在明朝景泰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452年5月16日)置縣,並以大良為政府所在地,因城內有座美麗的鳳山,故又稱鳳城。大良在明清時期分屬縣城和大良、古樓、小灣三堡。中華民國時期,縣城稱大良鎮,城郊農村為第一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城仍稱大良鎮。1958至1959年,大良曾名“鳳城人民公社”,城郊農村先後稱“第一區”、“府又區”、“大良人民公社”、“大良區”、“錦湖鎮”。1988年8月撤銷錦湖鎮建制,與縣城統稱大良鎮。1992年,順德撤縣設市後,大良成為市人民政府駐地。2003年,順德撤市設區後,大良成為區人民政府駐地。大良是順德的政治、文化、教育、商貿中心,是佛山市打造第二個百萬人口中心組團城市的核心。轄區面積80.34平方公里,下轄18個社區居委會和2個村委會,戶籍人口19.65萬,流動人口10.53萬。
大良地處順德的中部偏東,連線廣州,毗鄰港澳,水陸交通十分便利,歷史上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區著名的商埠。北距廣州城區32公里,南下澳門90公里,東往深圳150公里,從順德港抵香港64海里。105國道和碧桂路南北縱穿境內,順番公路與廣珠高速公路連成一體。隨著城際快速軌道順德段、太澳高速、珠二環高速公路、東新高速公路五沙段的逐步建成,大良作為珠三角西部重要交通樞紐的地位將進一步提高。
近年,大良先後獲得中國首個“中華餐飲名鎮”、“廣東省機械及電氣裝備技術創新專業鎮”和“廣東省治安工作先進鎮(街)”的稱譽。今天的大良,正昂起順德城市化的龍頭,向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大步前進。

【商貿鳳城】

改革開放以來,大良經濟迅猛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近年,大良找準發展定位,以工業化、城市化為突破口,致力於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最佳化。同時,積極營造優良的投資環境和人居環境,按現代化的標準進行城市建設,加強各項市政設施配套,促進了以第三產業為特色、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的現代城市經濟的形成和發展,成為珠三角地區一顆耀眼的明珠。2006年,大良實現本地生產總值189.5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56.68億元,稅收32億元,各項存款382億元。

【科創鳳城】

我們依靠中心城區人才密集、勞動者素質高等有利因素,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大力扶持投資密度大、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創稅能力強的企業發展。大良以被認定為“省機械及電氣裝備技術創新專業鎮”的契機,進一步強化了技術創新的研發載體建設,組建了生產力促進中心。目前,大良有博士後工作站3個,省級技術研發中心5個,市級技術研發中心3個,區級技術研發中心5個。

【美食鳳城】

大良(鳳城)是著名的“烹飪之鄉”和“粵菜之源”,是“廣東菜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素享“食在廣州,廚出鳳城”之美譽。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大良地區的餐飲業日益興旺。目前,大良的餐飲業店鋪超過500家,餐飲從業人員超過10000人,2006年大良的餐飲業收入達到13.77億元。與此同時,名店、名廚、名菜薈萃鳳城,大良的美食文化名揚四海。大良轄區現有中華餐飲名店5家;在大良工作的中國烹飪大師2位、中國烹飪名師9位;歷年在各項烹飪比賽中獲獎的名菜、名點60多項。鳳城美食的對外的吸引力正不斷增強。2006年5月,大良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全國首個“中華餐飲名鎮”,並創立了以大良餐飲業水平為標準的“中華餐飲名鎮”申報全國標準。
大良是一個美食薈萃的地方,大良蹦砂釀鯪魚薑汁奶魚皮餃大良野雞卷大良雙皮奶南乳花生金榜牛乳炒牛奶等都是遠近聞名的小食佳肴。

【文化鳳城】

“文化鳳城”品牌經過幾年的培育,已經深入千家萬戶,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成為大良建設和諧文化的重要載體。2006年通過舉辦首屆家庭文化節、萬人歡樂鬧元宵及元旦倒數迎新年、創作編演大型童話音樂劇《醜小鴨》、創辦“文化沙龍”、邀請海外深造的鋼琴家到大良表演及開展“歡樂大良居村行”等系列活動。大良是“廣東省教育強鎮”,我們堅持教育優先的指導思想,同時積極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辦學,逐步滿足社會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轄區內的中國小100%為等級學校。民辦學校在校學生7000多人,占全街道中小學生總數的28%。現在,每年遷入大良的人口超過5000人,他們當中大部分是奔著當地良好的教育及生活配套環境而來的。“優質教育”成為大良一筆品牌價值極高的無形資產,在增強城市影響力、吸引力、凝聚力,提升城市形象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優雅鳳城】

大良作為順德的縣城所在地,可謂人傑地靈,英才輩出,積澱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明清兩代出現了一大批傑出的書畫名家和曲藝名人。明代有畫聖之稱的李子長,清代乾嘉年間詩壇“嶺南四家”的丹書、呂翔、呂培,清道光年間章草名家羅復堪,明清時代以及近代曲藝名人羅癯公白駒榮等均為大良歷史上傑出的文化名人。
大良轄區內名勝古蹟薈萃。其中全國十大名園、居廣東四大名園之首的清暉園,傳說是明代萬曆年間狀元黃士俊的故園。園內曲徑迴廊,清雅幽深,荷風月影,搖曳生姿。建於明朝嘉靖二十年的西山廟,經數百年的不斷修繕,成為今天集雕刻、陶塑、銅鑄等藝術精華於一處的寶庫。數百年遙遙相對屹立的順德雙塔,傳頌著種種廣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現在,大良每年均舉行多場大型創作音樂劇、鋼琴音樂會及國家級油畫展等,引入多種高雅文化,提高民眾的審美情操和城市文化品位。

【旅遊鳳城】

大良在京舉辦的中外旅遊精品推介會上被評為“中國最具特色旅遊目的地”,是此次評選全國鎮街一級行政區域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大良被評為“中國最具特色旅遊目的地”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馳名特色美食,二是文化底蘊。
旅遊名勝:清暉園、西山廟、陳岩野先生遺蹟、太平塔、神步塔、鐘樓、寶林寺、桂畔公園、順峰山公園、鳳嶺公園、順峰山旅遊區、錦岩廟、亞洲第一大牌坊。

相關詞條

順德 寶林寺 桂畔公園 錦岩廟 李子長 嶺南四家 白駒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