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位時代

大空位時代(1254年~1273年)。1254年出現的(德國王位)大空位時代,使阿爾卑所山南北兩側的村落和自由城市結成了各式各樣的聯盟。阿爾薩斯南部和瑞士北部的領主,哈布斯堡伯爵阿爾布雷希特四世的兒子魯道夫一世在結束大空位時代的國王選舉中獲勝,結束了大空位時代。

簡介

空位時代interregnum)(1254年~1273年)。1254年出現的(德國王位)大空位時代,使阿爾卑所山南北兩側的村落和自由城市結成了各式各樣的聯盟。這些聯盟為了爭取和維護各自的自治權利,反對奧地利的統治,進行了長期的鬥爭。這一鬥爭的發展,導致了1291年的“永久同盟”。阿爾薩斯南部和瑞士北部的領主,哈布斯堡伯爵阿爾布雷希特四世的兒子魯道夫一世在結束大空位時代的國王選舉中獲勝,結束了大空位時代。

事件

德意志歷史霍亨施陶芬王朝統治結束至哈布斯堡家族魯道夫一世即位前的王位虛空時期(1254~1273)。又名空位時期。繼霍亨施陶芬王朝的德皇腓特烈二世之後,其子康拉德四世僅在位4年,於1254年逝世。在部分諸侯擁戴下,荷蘭伯爵威廉當選皇帝。威廉旋於1256年被殺。1273年在法蘭克福選出哈布斯堡伯爵魯道夫一世為德皇,1257年1月在科隆的帝位選舉中,經過羅馬教皇的遊說,英王亨利三世之弟康沃爾伯爵理察被與英國關係密切的萊茵伯爵等選帝侯推選為德皇。4月,在法國國王支持下,特里爾大主教等選帝侯另選阿方索十世(霍亨施陶芬家族腓特烈一世的曾孫)為德皇,從而出現由英法兩國國王分別支持的兩個外國人同為德意志皇帝的局面。實際上,理察雖到過德意志,但未曾管理德意志事務,特里爾大主教等選帝侯另選阿方索十世(霍亨施陶芬家族腓特烈一世的曾孫)為德皇,而阿方索十世則從未到過德意志。1272年理察死後,各選帝侯拒不承認阿方索十世。經過羅馬教皇的遊說,1257年1月在科隆的帝位選舉中,1273年在法蘭克福選出哈布斯堡伯爵魯道夫一世為德皇,威廉旋於1256年被殺。空位時期結束。空位時期各邦諸侯互相鬥爭,競相把帝國土地據為己有。各分立政權的政治勢力大大增長,其子康拉德四世僅在位4年,達到可以左右皇位繼承的地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