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佛塔寺

大理佛塔寺

大理佛塔寺佛塔寺,原名尊勝塔院,坐落於文筆山左支盡頭處的塔院山中。《康熙雞足山志》載,尊勝塔建於公元1683年(明崇禎戊寅年間),為麗江知府木靖與悉檀寺僧人道源、道真所建。從1689年到1963的的274年間,該寺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葺。現在我們所見到的佛塔寺,是台灣道興法師捐資400多萬元於1994年在廢墟上重新修復的。

基本信息

景點介紹

簡介

大理佛塔寺 大理佛塔寺
大理佛塔寺佛塔寺,原名尊勝塔院,坐落於文筆山左支盡頭處的塔院山中。《康熙雞足山志》載,尊勝塔建於公元1683年(明崇禎戊寅年間),為麗江知府木靖與悉檀寺僧人道源、道真所建。從1689年到1963的的274年間,該寺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葺。現在我們所見到的佛塔寺,是台灣道興法師捐資400多萬元於1994年在廢墟上重新修復的。

佛塔

大理佛塔寺 大理佛塔寺
寺內原有一塔,是喇嘛教寺塔,高22米。現恢復修建的白塔,為印度寶瓶式佛塔,高22米,塔身圓表,外飾石灰。塔底的東南西北分別立有四大天王的彩繪石雕像,造型生動,姿態各異。雞足山八景之一的"塔院秋月"就在寺觀賞。詩人盧桂生有《塔院秋月》詩"晴空萬里碧於水,遙望嶺頭白雲生。塔影孤懸深夜靜,冰壺濯魂恍然難名",十分傳神地寫出了秋月當空、月光如水時,尊勝塔院的良宵美景。

環境

大理佛塔寺 大理佛塔寺
塔院四周昔日有禪房40間,為僧人參禪的地方。院中還有2000餘斤重的銅鑄大鐘一口,為公元1656年(清順治丙申)麗江木氏捐資冶鑄。晨夕鐘聲,震支一山。可惜此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現白塔以西新建的大雄寶殿,軒昂大方,內塑有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在勢至菩薩像,是朝山者進香的地方。

觀賞塔院秋月,需在農曆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當皓月移到雞足山主峰楞嚴塔西面,月亮與楞嚴塔、尊勝塔連成一片時,四周山林一片黑暗,惟有皓月與楞嚴塔十分明顯,舉首仰望,有身入月宮之感。而八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這五一夜晚子時12點左右,尊勝塔沒有塔影,故又稱無影塔。

景點傳說

大理佛塔寺 大理佛塔寺
關於這無影塔,還有一段傳說。唐朝文成公主與吐蕃贊普(西藏王)松贊乾布成親時,雞足山大和尚派悟明和尚為大使帶山中特產前往祝賀。贊普、公主十分高興,重賞悟明,並派了土耳其建築師和唐朝來的工匠,與悟明回山,於七月初一建成尊勝塔,以紀念新婚大喜。七月十五這天,松贊乾布與文成公主趕到雞足山為建成的塔舉行拜塔儀式。時皓月當空,尊勝塔皓潔如白玉,松贊乾布贊道:“這塔潔白無瑕,猶如我倆純真的愛情,可惜塔下陰影終是美中不足!”文成公主聽罷,微微一笑,從侍女手中取過天鵝羽毛扇,輕輕一煽,地上塔影如一縷青煙騰空飄去,頓時天上地下一片清輝。從此,每到贊普與公主拜前後的五天裡,子夜時分塔下便無塔影,成為雞足山月夜景致中的一絕。

寺僧為紀念松贊乾布與文成公主建塔之德,把塔名改為無影塔,每逢農曆十五晚上,僧眾聚集於塔下誦經,並畫了二人繪像供奉。雖然這傳說與尊勝塔院建造年代並不相符,但它反映了各民族人民渴望友好相處的願望。

雲南雞足山佛塔寺為省內外罕見的依循百丈叢林制度實修的淨土女眾寺院,常住比丘尼沙彌尼約60餘眾,是雲南省境內常住出家眾最多的淨土女眾道場。戒律精嚴,修學精進不輟,是世界各地淨宗同修前往參學共修的清淨道場。

交通路線

大理佛塔寺 大理佛塔寺
1、駕車:雲南省省會昆明市到賓川縣城394公里,賓川縣城到雞足山山門34公里,山門到佛塔寺3公里,盤山公路的左手邊有一尊白色觀音菩薩像。

2、火車:昆明到大理下關市列車時刻表到達下關後,從下關乘班車到賓川縣,票價12-16元。

3、客車:昆明市馬街西部客運站394km-->大理州賓川縣城,約4個小時到賓川。

4、到達賓川縣後有兩種方式到達雞足山佛塔寺:

(1)直接坐車車站內等待的小型班車,可直達佛塔寺,票價13元人民幣。

(2)從賓川縣城可以乘中巴到達雞足山前(靈山一會坊),車費15元;從靈山一會坊到祝聖寺有中巴車前往,盤山公路3.2公里,票價5元,經過佛塔寺的時候下車即可。

共住規約

大理佛塔寺 大理佛塔寺
凡發心參與三時繫念佛事的居士善信,食宿全免,但須遵守叢林道場相關制度,嚴肅威儀,不得違犯。

請攜帶個人身份證明、隨身手機進入寺院即上交客堂代保管,離寺時方可領回,一律素色衣褲、鞋子,自帶海青及個人換洗衣服、洗漱用具,不得帶菸酒、葷腥食物入寺,違者不共住。

(註:自帶皈依證入雞足山風景區大門可買到半價門票。)

佛塔寺客堂:

1、每日15:00-21:00為法事時間,閒人免擾,敬請諒解。

2、佛塔寺常住依止淨宗祖師修行,嚴格遵守祖師教誡、莊嚴道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