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聖寺[大理]

崇聖寺[大理]

崇聖寺,東對洱海,西靠蒼山,位於雲南省大理古城北約一公里處,點蒼山麓,洱海之濱。以寺中三塔聞名於世,又稱“大理三塔”;是中國著名的佛塔之一,一九六一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似三支巨筆,把古城點綴得更加壯麗,使蒼洱風光增添了不少光彩。三塔歷來都是大理的象徵。是舊時崇聖寺(即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所云“天龍寺”)前的建築,今古剎無存,唯此三塔依然鼎足矗立。三塔是雲南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也是在國內享有盛名的塔群。

基本信息

崇聖寺崇聖寺

寺廟介紹

崇聖寺崇聖寺
崇聖寺的壯觀廟宇在清鹹豐年間燒毀,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來,是大理的象徵,是雲南古代歷史文化的象徵,也是中國南方最古老最雄偉的建築之一。一九六一年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詔野史》《白古通記》等史籍記載,當年崇聖寺與主塔建造時(公元八三四至八四○年),寺基方七里,有屋八百九十間,佛一萬一千四百尊,耗銅四萬零五百九十斤,費工七十萬零八千餘。

崇聖寺於一千多年前就是地方政權南詔國、大理國的皇家寺院。 《大理縣稿》記載∶崇聖寺,又名三塔寺,在(大理)城西北小岑峰下。其方七里,周三百餘畝,寺有雨銅觀音像,高二丈四尺,統計為佛一萬一千四百,為屋八百九十一間,丙辰之變盡毀,惟三塔巋然尚存。說明其規模宏大。其中的蒼山勝概樓大型建築,明代《雲南通》載∶蒼山勝概樓,在府城西北三里崇聖寺,創自唐貞觀年間,上懸鴻鍾,唐鹹通間鑄,亦說明唐代南詔國時期,大理建築水平已相當高。

宋代大理國時期,國王信奉佛教,崇聖寺香火更旺;大理國二十二代國王中,曾有九位不愛江山不戀俗世到崇聖寺出家為僧,公元一○五六年,緬甸國王曾兩次來崇聖寺迎佛牙,大理國王段思廉在寺中以玉佛相贈,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記》中載∶是寺在第十峰(蒼山十九峰之一)下,唐開元中建,如崇聖寺。前三塔鼎立,而中塔最高,形方累十六層,故今名三塔。塔四旁皆高松參天,其西出門而入,有鐘樓與三塔對峙..樓中有鍾,其聲聞可八十里,樓後為正殿,其後為雨銅觀音殿。

崇聖寺三塔為一組前(東)一後(西)二,呈三足鼎立的塔群。主塔名法界通靈明道乘塔,又叫千尋塔,始建於唐代,高六十九.一三米,十六層,為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是中國現存座塔最高者之一,其塔基前有永鎮山川四個大字,筆力雄渾蒼勁,氣勢磅礴,為明代沐世階所書。除疊澀之外,塔身全部塗飾成白色。每層的正背兩面中央開券龕,安放一尊白色大理石佛像,另外相對的兩面開窗洞,使塔內得到光線的照射,同時便於空氣的流通。塔的底層高約十三米,西面設塔門,循梯而上,可以到達塔的頂層。

崇聖寺崇聖寺千尋塔
千尋塔與南北兩個小塔的距離都是七十米。崇聖寺屬於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塔身內壁垂直貫通上下,設有木質樓梯,可以登上塔頂,從望小孔中欣賞大理古城全貌。

分立在主塔稍後的南、北兩座小塔建於宋代,為密檐式的八角形空心磚塔,十級均高四十二.一九米,外觀裝飾成樓閣式。兩塔身均塗飾一層白色泥皮,除了兩層、八層開券龕,供有石佛像以外,其餘各層塑瑞雲、蓮花、寶瓶等。兩塔頂端各有三苹銅質葫蘆作裝飾。

一千多年來,三塔經歷風雨剝蝕和多次強烈大地震,仍然巍然屹立。明朝時的公元一○五六年農曆五月六日大理髮生大地震,史籍載城廓人廬盡圮,中塔(大塔)折裂如破竹,旬日複合,安然無瑩。後面兩座小塔被震斜,至今斜立,蔚為奇觀,而崇聖寺被震毀,十分可惜。

崇聖寺座范在雪峰鳳凰山南麓,創建於唐朝鹹通十一年(870年),它的開山祖師是唐代高僧義存禪師南詔國中期崇佛之風興起,到勸豐右時已達極勝,佛寺遍於雲南內,有小寺三千,大寺八百。經南詔之後的大理國,佛教較南詔更為發展。因此,大理國就有“佛國”、“妙香國”之稱。崇聖寺建成之後即為南詔國、大理國時期佛教活動的中心。崇聖寺所崇之“聖”為觀音,當時,大理地區對觀音崇拜極為勝行。據有關文獻記載,當時崇聖寺與主塔建造時,寺基方7里,房屋800多間,佛1萬多,耗銅4萬多斤,費工70多萬人。

崇聖寺及三塔建成後寺院曾一度香火旺盛,元武宗時曾“降聖旨”封釋覺性為住持僧,保護寺產,免徵糧稅。元代亦曾加以維修,使得“殿廡煥然復興,三塔峙立,金碧交輝,巨麗與山埒(相等)”。明代李元陽重修,亦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當時寺中有五寶:三塔、巨鍾、雨銅觀音、證道歌碑和佛都匾。

崇聖寺雨銅觀音
徐霞客到大理時,仍見崇聖寺前“三塔鼎立,……諾四旁皆高松參天。其西由山門而入,有鐘樓與三塔相對,勢極雄壯”,樓後為正殿,正殿後為“雨珠觀音殿,乃立像,鑄銅而成者,高三丈”(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八》 )。據說,寺中的鴻鍾,為建極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徑可丈余,而厚及尺”,“其聲聞可八十里”。“萬古雲霄三塔影,諸天風雨一樓鍾”,歷來為人所樂道。雨銅觀音,莊嚴靜美,細腰跣足,造型精美,為南詔遺物。然世事滄桑,巨鍾已毀於清,雨銅觀音毀於十年動亂,證道歌碑與佛都匾連同寺院一起,今已無存。

歷經千年滄桑和風雨剝蝕,崇聖寺毀於清鹹豐年間,西三塔卻巍然屹立。建國後政府對三塔保護十分重視,1978年,對其進行大規模維修。這次維修中在千尋塔基座中發現了佛教文物600餘件,其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寫本佛經,其中有一尊金質觀音像,重1135克,高24厘米,極為珍貴。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文物中最為豐富的一批,價值極高,為中外所矚目。這些發現,揭開了古代大理這個“佛國”的一道神秘面紗。

寺廟修建

崇聖寺崇聖寺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年,國家文物局撥款四十萬元對崇聖寺三塔進行全面維修,出土文物近七百件,其中有寫經、經卷、舍利葫、金塔模、刻字銅片、青銅鏡以及金、銀鎏金銅、瓷玉石、水晶等佛像,為迄今發現南詔、大理國時期文物中最豐富、最重要的一批。這批發現,揭開了古代大理這個佛國的一道神秘面紗。

二○○二年起又大規模恢復重建崇聖寺,按時原於歷史超越歷史、出精品的要求,集歷代大理建設特色的精華,按主次三軸線,八台九進十一個層次進行規劃建設,整個仿古建築群落占地六百畝,建築面積二.一萬平方米。

建築主體鋼混結構為主,斗拱門窗及細部裝飾全用上好紅椿木精雕細刻,中軸線建築採用最高規格的金龍金鳳荷喜彩,兩次軸線建築採用莊重典雅的玄紫彩,廊閣內院採用活潑詼諧的蘇式彩,整個寺宇群落起伏跌宕、錯落有致,金碧輝煌、大氣磅礴。

崇聖寺佛像以《宋時大理國畫工張勝溫畫倦梵像》等為藍本按大理多元文化、佛教禪宗密宗兼容的特色布局雕塑五百九十八尊件佛像法器,均用青銅燒鑄而成,除禪宗元祖和九位出國為僧的國王系凡人不貼金外,其餘五百七十四尊都貼金彩繪,建築群落採用細白麻石和青草石進行牆地面鋪貼和台階踏步的支砌,柱礎佛台均用大理石漢白玉,整個群落石料整齊劃一恢弘大氣,體現大理石文化特色。

歷史沿革

崇聖寺崇聖寺
《宋高僧傳》卷十二、《景德傳燈錄》卷十六等記載,義存(822一908年),俗姓曾,泉州南安人。9歲請出家未準,12歲從父游莆田玉澗寺出家,拜慶玄律師為師,17歲落髮,謁福州芙蓉寺靈訓禪師。28歲往幽州寶剎寺受具足戒,後到武陵德山(今湖南常德)參拜宣鑒法師,承其法系。鹹通十一年(870年)到雪峰,當地紳士蘭文卿許他在大枯樹下結庵修行,稱枯木庵。“里人蘭文卿舍田七千餘畝,屋五百間,諸物充足,遂為南方叢林第一”。

此寺初稱應天廣福禪院,或稱應天雪峰禪院,四方僧人云集,義存法師的門徒有1500人。唐僖宗賜號“真覺大師”,並賜紫袈裟。義存的弟於有文偃、師備等56人。文偃(?一949年)稟承宗風,往韶州雲門山創立了禪宗新派別——雲門宗。師備(837-908年)到福州玄沙院弘法,其再傳弟於文住金陵清涼寺,從者雲集,創立禪宗另一派別——法眼宗。因此,後人把崇聖寺視為雲門、法眼宗的發源地。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賜名雪峰崇聖禪寺,一直沿用至今。明永樂二年(1404年)和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崇聖寺住持法庵和達本禪師兩次主持重興。1928年,圓瑛法師住持崇聖寺,又加以修葺。抗日戰爭時期,大維寶殿毀於日軍炮火,天王殿也被颱風所毀,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寺廟幾成廢墟。

1979年起,政府批准崇聖寺作為佛活動場所重新修復開放。在海內外僧眾和信徒的資助下,天王殿大雄寶殿得以重建,山門、法堂、齋堂、鼓樓、鐘樓也得到修復。殿堂內,佛像莊嚴,雕塑精湛。整座寺廟煥然一新.莊嚴宏偉。殿前的對聯為:

開東土有二宗,法眼雲門五派靈源通性海;
稱南方第一寺,垂檉枯木千秋勝跡鎮名山。

相關古蹟

崇聖寺大理崇聖寺三塔
大理崇聖寺三塔:距離下關14千米,位於大理以北1.5千米蒼山應樂峰下,背靠蒼山,面臨洱海,崇聖寺三塔的基座為方形,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其東面正中有塊石照壁,上書“永鎮山川”四個大字,頗有氣魄。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為方形16層密檐式塔,底寬9.9米,高69.13米,塔頂有銅製覆缽,上置塔剎,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築。

三塔相傳建於南詔保和時期,近年來曾在塔頂發現南詔、大理中時期的重要文物600餘件。南、北二小塔,位於主塔之後,兩塔間距97.5米,與主塔相距70米,成三塔鼎足之勢,兩塔均為八斛形檐式空心磚,共10級,各高43米。崇聖寺三塔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塔中的小塔在主塔之西,與主塔等距70米;南北對峙,相距97米,均為五代時期大理國所建造。三塔位於古城西北1公里處的蒼山中和峰下、崇聖寺內,是大理歷史的象徵,佛教盛行大理的見證。三塔由一大塔和二小塔組成。三塔鼎立,氣勢宏偉壯觀,為大理勝景之一。

大理南詔國中期崇尚佛教之風興起,後期達到極盛,佛教寺院遍布雲南境內。至大理國時,佛教更為發展。因此,大理國有“佛國”之稱。在南詔第10代王勸豐祐時期(公元824—859年)建崇聖寺(即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天龍寺);

至大理國時,崇聖寺都為雲南佛教活動的中心。崇聖寺毀於清鹹豐年間。三塔非同時所建,其中主塔與崇聖寺同時建造,因其高,又稱千尋塔。千尋塔高69.13米,16層,為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是中國現存唐塔最高者之一。

崇聖寺大理崇聖寺三塔
主塔南北有兩小塔,為八角密檐式空心磚塔,均為10層,各高42•4米,是五代大理國時期所建。千尋塔是典型的唐塔風格,類似西安小雁塔。然而三塔又有自己的特點,即為偶數層,而內地多為奇數層;

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線收縮,下大上小,而三塔上下較小,中部較大,具有曲線美。三塔經歷了千年風雨剝蝕和多次大地震,依然完好無損。1961年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維修時,發現600餘件南詔大理國時期的佛教文物,具有極高的維護價值。

雪峰現存古蹟義存禪師和閩王王審知各植檉樹一株,清達本和尚種植的檉樹2株,法堂旁有義存禪師塔及應潮泉、梯雲嶺、蓖月池等24處景觀,其中最著名的是枯木庵

崇聖寺枯木庵
枯木庵在崇聖寺東南,距寺僅數百米,這裡相繼是開山祖師義存最初棲止念禪之地。庵內有株枯木,端的枝梢已經折斷,只余木乾,高3.2米,闊7.3米。枯木內心是空的,上面露天,象揭開蓋子的大飯甑。其表皮完全剝光,露出的膚廓非常堅韌,厚約10公分。枯木南向的正中開二竇如門,高2米多,寬約1米,門額如半圓形,似一天然岩洞,裡面可容10多人。

枯木內外有唐、宋、元、明的名人題刻20多處。其中有“維唐天佑乙丑歲造庵子及作水池”等題記,這是唐天佑二年(905年)閩王王審知捐款造庵和修築水池的歷史記載。這些樹碑刻筆法遒鍵,被稱為“樹腹碑”,是福建省雕刻的三大奇物之一,也是中國罕見的唐代木碑。目前,唐代所植的兩棵樹至今已逾千載,樹大十圍,古乾垂枝,風吹之時,猶如掃地。傳說義存圓寂時說:“雙檉掃地,石卵開花,我會再來”。石卵是指義存祖師塔座上的石頭,現有裂紋。

九華山崇聖寺

原名靈鶴庵。俗稱“老庵”。位於西洪嶺西靈鶴山(今青陽縣廟前鎮華陽村境內)。唐光啟初年改名圓照庵。南唐保大年間(943~958)復舊名靈鶴庵。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賜額“崇聖寺”。元初詩人陳岩《崇聖院》詩云:“山形四抱水來前,中有金蓮色界天。清磬一聲僧定起,松間靈鶴舞蹁躚。”陳岩在詩注中記述:崇聖院前有翠瀑亭,蔣叔穎寫有“雲竇落來如曳練,煙崖穿遍似棼絲”之詩句。又翠瀑亭上有逍遙台,翠瀑亭側有戛玉亭。明嘉靖時寺尚存。後廢。

清陳蔚《九華紀勝》卷十載:“乾隆間袁氏重建。寺東有翠瀑泉,飛溜琤琮,流繞寺前則戛玉亭址在焉。由翠瀑泉而上山之半為逍遙台。老嫗石在寺側。”鹹豐年間寺毀於兵火。遺址處今建有民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