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崇聖寺

大理崇聖寺

大理崇聖寺,公元713年至741年,經歷代擴建,到宋代大理國時期達到了顛峰,有“基方七里,為屋八百九十間,佛一萬一千四百尊,用銅四萬五百五十斛,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之規模,享“佛都”之美譽。

簡介

“洱海月映蒼山雪,下關風吹上關花”是美麗大理的真實寫照,記不得來過大理多少次了,去歲聞聽大理恢復重建,欣喜之餘,早已按捺不住嚮往的心情,只是苦於瑣事纏身,無法成行,直到今春三月我們有幸踏花而行,再次來到了大理,急急趕赴崇聖寺,以了心愿。

崇聖寺崇聖寺

崇聖寺是全東南亞唯一一個開過金光的佛寺,被譽為“佛都”。它是由108位從世界各地請來的得道高僧為它開的金光。

布局

在和風細雨的輕柔之中,我們叩開了享有“南中巨剎”之稱的大理崇聖寺那充滿靈氣的大門,以期細細品味昔日皇家寺院的風采。

走進崇聖寺,我們不禁被它那氣勢宏偉、莊嚴秀麗的布局所折服。觀賞崇聖寺,須得品味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崇聖寺在南詔古國、大理古國時期即為皇家國寺和政教中心,歷史上曾有九位大理國國王在此出家為僧,在金庸的武俠名著《天龍八部》的筆下,段氏皇族出家的“ 天龍寺”,就是今天的崇聖寺。

歷史

崇聖寺曾以五大重器聞名於世:三塔、南詔建極大鐘、雨銅觀音像、三聖金像、“佛都”匾。今天五大重器僅存三塔,而一代名寺“南中巨剎”崇聖寺與另外的四大重器均毀於歷代的戰火及自然災害。2005年大理旅遊集團耗資1.82億人民幣恢復重建崇聖寺,重建的崇聖寺,占地600畝,西依蒼山應樂峰,東臨洱海萬頃波,海拔2199米,東西長1136米,南北寬352米,建築面積20080平方米,約占古代崇聖寺建築面積的六分之一,並請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聖輝大師為方丈主持。

我們沿著這座中國規模最大的漢傳佛教寺院的中軸線依次觀賞了大鵬金翅鳥廣場、山門、護法殿、彌勒殿、十一面觀音殿、大雄寶殿、阿嵯耶觀音閣、山海、大觀十牌坊以及寺內的木雕藝術等。

崇聖寺三塔始建於 南詔王勸豐祐時期(公元824—859年),先建了大塔“千尋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磚塔,共16層。稍後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都是10級。三塔渾然一體,氣勢雄偉,具有古樸的民族風格。 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揚的可以成佛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 大理古為“澤國多水患”。古籍《 金石萃編》中記載:“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為此鎮之。”相傳古時修建三塔,採用墊一層土修一層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後,才將土逐層挖去,讓塔顯現出來,故有“堆土建塔”與“挖土現塔”之說。建塔時所搭的橋,高如山丘,長達10餘里。修塔時運力不足,還用山羊來馱磚,如今大理的 銀橋村,古時稱為“ 塔橋村”。古借記載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萬,耗四萬餘金,歷時八年建成”。

修建三塔後,又建了規模弘大的崇聖寺。經歷代的擴建,到 宋代“ 大理國”時期達到鼎盛巔峰。據《 南詔野史》記載: 崇聖寺“基方七里,周三百餘畝,為屋八百九十間,佛一萬一千四百尊,用銅四萬五百五十斛”;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之規模。

南詔國時期的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驃國(今 緬甸)國王雍羌和王子舒難陀,在 南詔王 異牟尋的陪同下到三塔崇聖寺祈拜敬香,因而崇聖寺三塔成為東 南亞、南亞崇尚的“佛都”。到了大理國時期,大理國第一代國王段思平酷愛 佛教,《南詔野史》說段思平“好佛,歲歲建寺,鑄佛萬尊”。公元1056年,星邏(今 泰國)國王耶多曾兩次到崇聖寺迎佛牙,大理國王 段思廉以 玉佛相贈。由於大力倡導,大理佛教非常盛行。大理國二十二代國王中,有九位出家到崇聖寺當和尚,他們分別是:第二代王段思英、第八代王段素隆、第九代王段素貞、第十一代王段思廉、第十三代王段壽輝、第十四代王 段正明、第十五代王段正淳(也是《天龍八部》中 段譽之父)、第十六代王 段和譽(也是《天龍八部》中段譽)、第十七代王段正興。其中第二代王段思英,即位一年就到崇聖寺出家。這些國王固然也酷愛佛教,但主要是在爭奪王位的鬥爭失敗後的一種出路,因而史書上有“遜位為僧”、“避位為僧”的記載。明代傳抄的大理國時期的 佛教經典《大灌頂儀式卷》,就記載了國王舉行灌頂儀式的複雜場面,這么多國王出家,在 世界佛教史上是獨有的奇特現象。因而,吸引了內地香客和 東南亞、南亞

香客到崇聖寺“朝聖”,崇聖寺成了東南亞、南亞推崇的“皇家國寺”。明朝 地理學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記》中載:“是寺在( 蒼山)第十峰下,唐開元中建,名崇聖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 高松參天,其西由山門而入,有 鐘樓與三塔對勢,極雄偉。樓中有鍾。極大,徑可丈餘而厚及尺,為蒙氏(南詔)時鑄,其聲聞可八十里。其後為正殿,殿後羅列諸碑……其後為雨銅觀音,乃立像,鑄銅而成者,高三丈餘……自後歷級上,為淨土庵等。” 明代 崇聖寺以五大重器著稱於世:三塔、南詔建極大鐘、雨銅 觀音像、元代高僧圓護手書的“佛都”匾、明代三聖金像。香火更旺,裴聲於南亞、東南亞。

名勝景點

崇聖寺三塔早在1961年3月就被 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至1981年,國家又撥款對三塔進行了歷時三年維修加固。在這次維修加固中,有兩項重要發現:一是三塔的基腳不是石基而是土基,二是清理出佛像、寫本佛經等珍貴文物680餘件,這是至今為止發現的最豐富的、最重要的一批 南詔、 大理國時期的文物。這些文物成為研究 南詔和 大理國歷史的歷史資料。在 南詔國和 大理國時期,藏傳佛教、 印度密教和禪宗(中原地區)等 宗教文化曾在大理得以交匯和融合。因此 大理被社會學家稱作“亞洲文化十字路口上的古都”。 三塔倒影公園。是上個世紀80年代由50年代末大躍進時修建的水庫即 積水潭衍生而來。公園占地27畝,有水面積十餘畝。公園坐北向南,背靠一公里外的 崇聖寺三塔,以園內的潭水能非常清晰地倒映出三塔的雄姿倩影而得名,它為剛勁挺拔傲立千古的三座古塔鑲嵌、製作了一面能一展倩影芳容的的晶瑩透亮的明鏡,讓屹立於蒼穹的三塔美景增添了許多秀麗與優美,園內建築有體現 白族民居的楹聯照壁,有題詩刻賦的 大理石亭碑,有影搖水中的漾波亭。園內種植有各種茶花、緬桂、桂鵑等眾多異草奇花。是遊人吟誦詩詞楹聯,或觀賞百草花卉,或與水中三塔美景攝影留念而怡然自得、流連忘返的絕佳之地。它不僅妙在陽光燦爛的白天,而且還妙在月光如水的夜晚,月映三塔的絕佳美景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三塔映月”。三塔倒影以其將 大理的標誌性象徵——三塔與藍天白雲,日月星辰和 蒼山雪景及四時鮮花包涵、融入其中的絕佳美景,令世界稱奇讚嘆、為大理增色添彩和揚名爭光的亮麗風光,吸引來數不勝數的中外來賓到此遊覽觀光和攝影留念,被印上不少 畫報、 書籍的封面和郵票及明信片,多年來為大理贏得很大的名知度,為大理乃至 雲南和 中國都贏得不少的聲譽……崇聖三塔和三塔倒影公園相輔相成相互映襯而相得益彰,相與增色互為添輝,是最能代表 大理形象的重要人文景觀和美麗象徵。

1.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距離下關14千米,位於大理以北1.5千米蒼山應樂峰下,雄渾壯麗,是蒼洱勝景之一。

崇聖寺三塔的基座為方形,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其東面正中有塊石照壁,上書“永鎮山川”四個大字,每字1.7米,筆力雄渾蒼勁,氣勢磅礴。塔下仰望,只見塔矗雲端,雲移塔駐,似有傾倒之勢。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為方形16層密檐式塔,底寬9.9米,高69.13米,塔頂有銅製復缽,上置塔剎,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築。

崇聖寺三塔相傳建於南詔保和時期,曾在塔頂發現南詔、大理中時期的重要文物600餘件。南、北二小塔,位於主塔之後,兩塔間距97.5米,與主塔相距70米,成三塔鼎足之勢,兩塔均為八斛形檐式空心磚,共10級,各高43米。

2.三塔倒影公園

雄奇的 崇聖寺三塔還在80年代衍生出一個 三塔倒影公園。

公園占地27畝,有水面積達10多畝。公園坐北向南,背靠一公里許的 崇聖寺三塔,以園內的潭水能非常清晰地倒映出三塔雄姿而得名。園內建築有體現白族民居的楹聯照壁,有題詩刻賦的 大理石碑亭,有影搖水中的漾波亭。園內種植有各種茶花、緬桂、杜鵑等眾多異草奇花。遊人置身三塔倒影公園,或吟誦詞楹聯,或觀賞百草花卉,或凝神水中三塔,或攝影留念佳景,都少不了陶然自得,以至流連忘返。三塔倒影,不僅妙在陽光燦爛的白天,而且還妙在月光如水的夜晚。

水池西側有高5米左右的 大理碑亭,過亭沿曲廊行數米,可達水中的漾波亭。亭為六角,雕樑畫棟,亭柱朱紅,與碧水藍天相輝映,令人心曠神怡。漾波亭南側有一小島,島上塑有一對栩栩如生白鶴,水中倒影,人動影移與漾波亭相映成趣。

公園西南部,廣植各種茶花、緬桂、杜鵑等奇花異草,成為園中 之園。公園小路皆用 大理石鋪成,路邊苔綠如染, 滿園綠樹成蔭,清涼爽快,鶯囀鳥鳴。

倒影公園最有特點的是池水碧綠如玉、清澈見底、浪不驚、平如鏡,三塔倒影清晰,令人嘆為觀止。角度不同,倒影形態亦隨之各異,是攝三塔最佳場所。在冬季,整座 蒼山銀妝素裹,三塔倒影更加美麗迷人。正如清代楊炳鋥《三塔倒影》所贊“佛都勝概肇 中堂,三塔嶙嶙自放光。蒼麓湖蟠倒影,此中幻相說空王。”

崇聖寺三塔和三塔倒影公園互為添輝,相與增色,從而成為最能代表大理形象的重要人文景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