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山杜鵑

大炮山杜鵑

大炮山杜鵑是一種植物,屬於灌木,高3—5米;幼枝密被絨毛和短柄腺體,花期7月,國內分布在產四川西部康定大炮山,海拔3500米。

基本信息

種名

種中文名:大炮山杜鵑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nigroglandulosum Nitzelius

分布

國內分布:產四川西部康定大炮山。海拔3 500米。本種是在上述地點採集的種子(H.Smith3979號),栽培在Gothenburgh,於1970年開花而確定的。
海 拔:3500
命名來源:【rhodod. Magnolias et camellias 1975: 26. 1975】
中國植物志:57(2):228

科屬及名稱

亞組中文名:大理杜鵑亞組亞組拉丁名:Subsect.Taliensia Sleumer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亞屬中文名:常綠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灌木,高3—5米;幼枝密被絨毛和短柄腺體。葉革質,披針形至長圓形,長12—17 厘米,寬4—5厘米,先端鈍,具短尖頭, 向基部漸狹呈圓形,上面無毛,下面毛被疏 松,黃棕色,綿毛狀: 葉柄長1.5—3厘米,密被腺體和叢卷絨毛.花序頂生,有花8一 10朵,總軸長1—1.5厘米;花梗長2—3厘米,被叢卷絨毛;花萼小,長約1毫米,被叢 捲毛,裂片5,三角形;花冠鐘形,長4—5厘米,初為深粉紅色,後為粉紅而帶黃色,具紫色斑點;子房密被絨毛和短柄腺體,花柱無毛。蒴果長1.5—2厘米,直徑8毫米。花期7月。

產地分布:

產四川西部康定大炮山。海拔3 500米。本種是在上述地點採集的種子(H.Smith3979號),栽培在Gothenburgh,於1970年開花而確定的。
本種提示:我們未見到該種標本和原記載,是按照D.F.Chamberlain的描述寫成。
大炮山杜鵑大炮山杜鵑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nigroglandulosum Nitzelius in Rhodod.Magnolias et Camellias 1975;26,f.2 et 3. 1975;Chamb.In Not.Bot.Gard.Edinb.39;340.198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