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候——李昌平直言三農

大氣候——李昌平直言三農

大氣候——李昌平直言三農,該書作者為李昌平,全書共分為八章。

基本信息

中國30年農村改革,三步走了大半步,土地問題已不是農民問題核心,截止2008年底農民問題的核心是國民待遇問題,給農民金融合作的權利,讓農民成為“三農”政策的決策主體,只有走中國道路,中國農民才有出路。

作者簡介

李昌平,曾就讀於湖北省機電學校、華中農業大學農經學院、中南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1983年1月-2000年9月,曾經四次擔任鄉鎮黨委書記、縣農村工作部副部長等職,經歷了人民公社以來的農村改革全過程。2000年3月,致信朱鎔基總理,反映當地農村面臨的突出問題,2003年12月,高票當選《南方周末》2000年度十大人物。2000年9月辭去鄉黨委書記職務,任《中國改革》《改革內參》記者、編輯等。擔任河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香港樂施會中國部顧問、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兼職教授、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研究員、日本東京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曾著《我向總理說實話》(2002)、《我向百姓說實話》(2004)。

內容簡介

全書充分涵蓋了三農問題的各大主要方面,包括農村改革三十年的回顧,新農村建設與農村發展道路,新農村土地制度建設,新農村治理制度建設,新農村金融建設,糧食與農產品安全問題,話語體系溝通,扶貧方式探討等,結合鹿奶粉事件、豬肉價格飆升等最新事件,以及三中全會檔案、中央一號檔案等最新政策,展現一個特殊視角下的中國農村。

目錄

第一章 回首30年——我們有最好的農民
一、改革與折騰——從我過去的改革故事說起
二、30年農村改革,三步走了大半步
三、中國有世界上最好的農民
四、農民自主性與中國自主性
第二章 新農村建設的大氣候
一、縱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表象、阻力與突破口
三、海峽兩岸,農業發展比較
四、寄託於資本家的農民增收夢,該醒了!
五、“菲律賓道路”走不得
第三章 土地制度的變遷與展望
一、地根經濟與地根政治
二、擴大農民地權及其制度建設
三、土地農民集體所有制之優越性——與越南之比較
四、土地重要,但不是首要問題
五、“一分就富”“一分就綠”的林改神話
第四章 鄉村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一、鄉鎮體制的變遷與重建
二、鄉村治理的困境
三、農民組織化的政治意義
四、村民委員會的改革與創新
五、鄉鎮幹部與鄉鎮改革
第五章 新農村新金融
一、建設新農村,先建新金融
二、農民合作互助金融發展現狀與對策
三、為農民的金融權利辯護
四、試驗和啟示
第六章 糧食與農產品安全
一、糧食與農產品安全的現狀與意義
二、國際糧價飆升,我國或大有機會
三、農民願種糧,總理才不慌
四、豬肉漲價該如何“巨觀調控”
五、農產品(食品)安全與農民組織
第七章 生活之樹常青,政策之樹常青
一、讓農民成為“三農”政策的決策主體
二、開發式扶貧模式該檢討了
三、假如給我2萬億
四、給我200億,也行!
第八章 幾篇扶貧日記
一、崇敬和回報窮人的美德
二、有這樣一個醫療合作社
三、百年石門坎

媒體評論

全書中所瀰漫的那種對國家飽含責任感的情懷,依然很感動;對農村問題的思考,也可以引起諸多農村問題專家的關注。尤其在國家致力於推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今天,正需要更多的情況調查和建議,作為政策的參照。——杜導正

李昌平是經濟學碩士,在農村基層一線工作了17年,就任《改革》雜誌記者、編輯後,仍不斷下鄉調查研究,在豐富的實踐體會的基礎上,拓寬了巨觀的視野,自然會有不少獨到的見解。儘管有些觀點、判斷、剖析,尚不無可商榷之處,但都可引人深思,使人得益。——吳象

李昌平的文章在中國是獨一無二,別人替代不了。書齋里的學者,讀再多的書,寫不出那樣的文章;基層官員不讀書,不研究,也寫不出這樣的文章。 ——丁東

李昌平提出了新團隊精神,值得反思和參考。文章內容來自田間村頭,叩問民心所向,質疑制度設計,為農民吶喊,為農民爭權益。“三農”問題是國家重中之重,關心國家大事的人,值得一讀。 ——孫大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