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橫穴

大橫穴

大橫穴是足太陰脾經、陰維的交會穴,在腹中部,距臍中4寸。主治泄瀉,便秘,腹痛。配伍天樞、足三里治腹痛。

基本信息

定位

大橫穴位於人體的腹中部,距臍中4寸。

大橫穴大橫穴
針灸甲乙經》:“在腹哀下三寸,直臍旁”;《類經圖翼》:“在腹哀下三寸五分,平臍,去中行三寸半”;《針方六集》:“橫直臍旁大橫紋中,上直兩乳,俠任脈兩旁各四寸。”《針灸資生經》:“去腹中行各當為四寸半”;諸家所述距前正中線分寸有出入,今從《針方六集》。

解剖

在腹外斜肌肌部及腹橫肌肌部;布有第十一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十二肋間神經

功效

溫中,理腸。

主治疾病

泄瀉,便秘腹痛

古代記述:大風逆氣,多寒善悲,驚怖,心忪少力,下痢,洞泄,便秘,小腹寒痛,

大橫穴大橫穴
中焦虛寒,四肢不可舉動,小腹熱,欲走太息。
近人報導:膽道蛔蟲症,腸道蛔蟲症,腸麻痹。

人體穴位配伍

配天樞穴、足三里穴治腹痛。

方例

腸道蛔蟲症:大橫、四縫或足三里
腹疼痛、洞泄:大橫、天樞、中脘、關元、足三里、三陰交。

刺灸法

直刺l一2寸。可灸。

附註

足太陰與陰維脈交會穴。
大橫穴足太陰陰維之會。

別名

腎氣穴,人橫穴。

穴義

脾經氣血在此形成水濕風氣。

名解

1)大橫。大,穴內氣血作用的區域範圍大也。橫,穴內氣血運動的方式為橫向傳輸也,風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物質為天部橫向傳輸的水濕風氣。本穴物質為腹結穴傳來的水濕雲氣,至本穴後因受脾部外散之熱,水濕雲氣脹散而形成風氣,其運行方式為天部的橫向傳輸,故名。
2)腎氣。腎,水也。氣,天部的氣態物也。腎氣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氣富含水濕。本穴物質為腹結穴地部泥水混合物氣化的水濕雲氣,在向本穴運行的過程中,它是由天部的稍高層次橫向傳至本穴的天部稍低層次,水濕進一步集結在雲系之中,如腎水之運行,故名腎氣。
3)人橫。人,氣血物質所處的層次為地部之上、天部之下的人部也。橫,穴內氣血運行的方式為橫向傳輸也。人橫名意指穴內氣血在人部橫向傳輸。理同大橫名解。
4)足太陰陰維之會。本穴物質不光有天部的滯重水濕雲氣,同時還有腹哀穴下行傳來的地部經水,其地部經水由本穴外溢脾部,有陰維脈的氣血特性,故為足太陰陰維之會。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風氣和地部的經水。
〖運行規律〗水濕風氣向腹哀穴上行,經水循脾經下行。
〖功能作用〗轉運脾經水濕。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