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一中

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龍南地區,是大慶石油會戰初期(1961年)成立的最早一所石油職工子弟中學,是大慶市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

大慶第一中學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龍南地區,是大慶石油會戰初期(1961年)成立的最早一所石油職工子弟中學,是大慶市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黑龍江省重點中學,黑龍江省首批示範性高中。建校40多年來,“以大慶精神辦學,以鐵人精神育人”鑄就了學校昔日的輝煌,曾數十次榮獲原石油工業部先進教育集體和黑龍江省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

概況

近年來,學校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不斷把大慶一中做大做強,如今已發展成為職工972人(特級、高級教師206人,省市骨幹教師69人),在校學生10764人,設有高中部、國中部、外國語學校、三所附屬國小、三所附屬幼稚園,以發展高中教育為主體,以高標準、高質量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為基礎,以加強早期智力開發為素質奠基的大規模、現代化的集團學校。校園占地面積26.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0.6萬多平方米。學校教育設施完備,更新速度快,始終保持國內乃至世界領先水平。5座書庫,藏書近15萬冊。有理、化、生實驗室20個,5個語音室,8個多媒體教室,30個第二課堂活動室, 7個學生閱覽室、音像資料室, 30個琴房,8個美術教室,每天都對學生開放。教育教學設施處於全國領先地位。
建校四十多年來,大慶一中始終堅持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油田經濟建設服務的辦學方向,立足學生的長遠發展,從素質教育入手,不斷探索、實踐,確立了“全面發展與張揚個性兼修,學生成才與教師成長並重”的現代辦學理念,在努力實踐“崇尚一流”的校訓過程中,形成了“嚴教勤學,尊師愛生,健康活潑,守紀文明”的校風、“治學嚴謹,精益求精”的教風和“勤奮高效,誠實自信”的學風,為名牌大學和各類高校輸送了數以千計的優秀生源,為全國各條戰線培養了大批精尖人才,在一中畢業、成長起來的社會名流、專家、學者覆蓋全國各地。今天的大慶一中已成為培養重點學科尖端人才、國際化經濟建設高級人才、外語優秀人才、藝術尖子、體育明星等後備力量的搖籃。
改革開放20年來,大慶一中不失時機地抓住歷史發展的機遇,建設一中,發展一中,形成了容信息化、國際化、集團化、科技化、現代化於一體的辦學規模,綜合辦學能力處於全省乃至全國領先水平。學校擁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校園網路,並實現了與國際網際網路的寬頻連線,網上獲取教育信息和資源的能力處於領先地位。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網路系統。在此基礎上,學校把每個普通教室都建成了綜合電教室,配備閉路電視教學系統、錄像機、多媒體計算機、液晶投影儀、多功能展台、網路終端、電動大螢幕等設備,實現了學校各項工作的信息化、網路化、數位化。初步形成了教學手段現代化特色。另外,學校擁有國際標準400米塑膠跑道運動場以及兩個設施完備的體育館。有男、女學生宿舍樓3棟,每個房間住宿在6人以下;一棟學生公寓,每房間3人,每層樓都設有公用電話。有四個學生食堂,按年級分食堂就餐,實行磁卡定餐,營養配餐,有幾十種主、副食可供選擇。這些為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創造了優雅的環境,為同學們的成長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在硬體設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前提下,學校不斷探索發展思路,加大軟體開發力度。確立了“通過改革發展和內涵建設,把大慶一中辦成崇尚一流、富有特色,信息化、國際化、集團化、現代化的學校,培養品德高尚、基礎紮實、身心健康、特長突出,具有探索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畢業生”的辦學目標和培養目標;通過軟硬體建設使大慶一中成為“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多方面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和能力”等現代教育思想和素質教育目標的主動執行者;使大慶一中成為“用大慶精神辦學、用鐵人精神育人”的成功實踐者;使大慶一中成為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率先示範者。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大慶一中牢牢把握國家課程改革的趨勢,緊抓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本著重質量、抓特色、謀發展的思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了學校跨越式發展。為國家培養了3萬多名合格的畢業生,向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專業人才,並先後有300多名畢業生出國留學,在大慶基礎教育史上首次叩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校門,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近年來,學校不斷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化學校內部改革,在黑龍江省率先啟動研究性學習,在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中走在了前列。經過長期實踐,不同學科、不同學段的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學生特點和教師自身的教學風格,在教學中堅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造就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強化教學常規,深化教學改革,最佳化教學過程,努力構建多種適應素質教育需要的 “探究——創新” 課堂教學模式,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社會上贏得良好的辦學聲譽。逐步確定了“三三三”一體化的辦學思路,其內涵是:以鄧小平的“三個面向”為指導思想;形成“以高中為主,集升學預備教育、特長教育、勞動技術教育三位一體”的綜合辦學模式;實行“學前、國小、中學三段一體”的管理體制,把學前、國小、中學三個階段的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來抓,整體把握,系統研究,全程實施素質教育。
挖掘和有效利用課程資源,構建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是大慶一中的又一特色。學校本著適應學生個性發展,充分體現社區特點和學校特色的原則,積極開發校本課程,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學科整合類、人文素養類、科學素養類、信息技術類、生活技能類的多樣化的內容結構。形成了校本課程開發的合力,實現了校本課程載體多樣化,為校本課程營造良好的情境,提高了校本課程的實施成效。
學校始終堅持以大慶精神辦學、以鐵人精神育人的德育傳統,凸顯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注意挖掘德育資源,發揮德育手段現代化優勢,抓住德育目標和學生精神需求的結合點,使德育內容入腦入心,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出了全國學生標兵、大慶市“十大學雷鋒標兵”等大批優秀學生。
學校注重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率先實行“四證上崗”,堅持“六項培訓”,實施“名師工程”,培養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暨“人民教師”獎章獲得者、全國先進女職工、黑龍江省十大女傑、大慶市名校長、大慶市名師等一大批先進人物。近十年來,共有300多人次獲全國、省、市優秀教師,省、市教學能手,省、市模範教師、模範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學校把教育科研擺在重要位置,實施“科研興校”方略,目前學校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12個,確保了學校的辦學思想和教育教學實踐始終處於先進水平,96年以來,學校教師的科研論文獲獎或入書入典共有600餘篇。
在辦學體制上,大慶一中高瞻遠矚,打破舊有的辦學模式,拓寬辦學渠道,在國內與北京外國語大學等著名高校聯合辦學,在國外與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英國、加拿大等高校實現聯合辦學,現已向國外輸送110餘名畢業生。
近年來,學校“向管理要效益”、“以特色求創新”,各項工作均衡發展,先後被確定為黑龍江省電教甲級校、黑龍江省體育後備人才基點校、黑龍江省心理健康教育基點校、黑龍江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研基地、黑龍江省教育現代化實驗校和全國中國小教育現代化技術實驗校,多次被評為黑龍江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黑龍江省教育信息工作先進實驗學校、黑龍江省“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先進實驗學校、黑龍江省青少年科技活動示範校、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實驗學校、東北地區教育情報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國家十強綠色學校,中國語文教育學會十五重點科研課題實驗學校,中國瑞典“環境小碩士”(YMP)項目實驗校,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評為學習策略先進實驗校,被中國教育調查部確認為“社會滿意學校”,被國家教育部授予“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被黑龍江省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標兵”
目前,大慶一中全體教職員工正在發揚“崇尚一流”的學校精神,團結拼搏,開拓進取,挖潛力、上水平、爭一流、創名牌,以高度的民族責任感,努力為社會服務,為家長服務,為學生服務,力爭把大慶一中辦成全國一流名校,力爭首批進入全國千所示範性高中行列,把學校辦成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現代化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