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曲後村

大北曲後村在山東省青島市城陽街道東部,青銀高速公路與城陽區正陽路交會於此。東臨青銀高速路,西靠呂家莊村,南連大北曲前村,北接仲村。村莊東高西低,東部為陵地,西北邊土地平坦,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是村民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主要糧菜地。

基本信息

大北曲後村

全村土962畝,總面積0.79平方公里。據紀氏祖譜載:明洪武年間,紀氏攜妻率子千里迢迢由雲南徒涉山東平度磨山,後長子隨父去了海陽,次子定居磨山。明永樂年間,幼子由磨山來到即墨南鄉,佃于田村李家。有對聯“磨山根基遠,墨水文波專”,表露了紀氏父子從磨山分手,各居一方的手足之情誼比墨水河的流水還清,矢志不忘磨山根基之心。紀氏幼子為人厚道、勤勞樸實、能幹,深得主人喜歡。待他長大後,主人便將其掌上明珠許配於他,並以田村西南約50畝桑杭做為陪嫁地,讓其在桑杭之西、流亭至即墨城大道旁安家定居,因北側有一水渠曰“北渠”,即定村名北渠,後演化為大北曲村。故有“先有田村李,後有北曲紀”之說。明清時期,大北曲村屬即墨縣裡仁鄉北曲社,建國前屬即墨縣第五區溫良鄉。1961年大北曲大隊分成5個大隊,1984年分建為5個行政村,大北曲後村是由大北曲四大隊建置而成。建村以來,先後屬嶗山縣城陽鎮、城陽區城陽鎮。現屬城陽區城陽街道辦事處。2002年,大北曲後村有387戶,總人口1234人。主要姓氏為紀、范、趙等,其中紀姓人口最多,為363戶、1160口人。相傳,明末清初時,紀氏八世孫中,有一人自幼學文習武,其走馬射箭、操刀舞劍耍槍,般般通曉,可謂文武雙全。當年自村向東有一條筆直的路,長有1000餘米,寬約3米,名曰東馬道,在東馬道東端南側有一塊30餘畝地的場子,便是他年青時練武和年老時操練村丁的場地。為組織村民抗擊清兵,保衛家園,他組織村丁習武健身、摸爬滾打,個個練就了一身好功夫,並在全村四周修建了堅固的土圍牆,還在圍牆上安裝了土製大炮,射程在幾華里以上,以備隨時打擊入侵清兵。在清兵來侵時,他單槍匹馬沖入敵陣,殺死無數清兵,但終因年邁,寡不敵眾,被亂箭射死於北木橋下,首級被清兵割下拋之。後來村民幾經周折找到了他的屍體,還特意為其鑄造了銀子頭,埋葬於村東嶺高埠之上,以激勵後代學習先祖英勇不屈、敢於鬥爭的氣節,立志保家衛國,英勇殺敵。大北曲後村的村民業餘文化生活較為豐富多彩。建國初期村里便成立了業餘俱樂部,組織文藝愛好者排練,一些民眾喜[1]聞樂見的小節目或傳統劇目,在春節或節日裡進行演出。小節目形式活潑多樣,多以配合宣傳黨在農村各項政策為主創作的,傳統劇目如《王定保借當》、《李二嫂改嫁》等。1962年後,全村在每條胡同頭安裝廣播喇叭,定時播放新聞和文藝節目,並與嶗山電影放映隊掛鈎,每半月由嶗山放映隊來村為村民放影片一部或兩部。1995年,投資2萬元建立了由28人組成的大北曲後村大型鑼鼓隊,在節慶或鎮區藝術節上進行表演,深受民眾歡迎和鎮區領導好評。為改變農村一窮二白的面貌,建國以後,在農業合作化時期,大北曲後村便集體開辦了磚瓦廠、水膠廠、冬粉廠和鞋業、縫紉、木工、馬車運輸等工副業項目,使村民經濟收入達100餘元。農村體制改革後,村兩委認真貫徹執行了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路線、政策,土地經營推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村民發展個體經濟的積極性。隨著青銀高速公路建設和城陽區正陽路東擴工程的竣工,北曲、田村地段便利的交通條件被眾多廠家看好。1996年,大北曲後村投資1300餘萬元建立占地160畝的工業園區,1997年引進第一家合資企業——青島昌大食品有限公司,至2002年,已引進外資企業22家,契約利用外資達400萬美元,引進內資企業29家,契約利用內資1800萬元。內外資企業的引進,使大北曲後村的農村經濟總收入和村民純收入逐年大提高。200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500萬元,人均純收入4106元,分別比1990年增長了7946萬元和3196元,成為城陽鎮經濟發展強村。在狠抓村莊經濟建設的同時,大北曲後村也很重視抓好全村的村莊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在教育、衛生、社會福利等方面捨得投資。1985年,在城陽鎮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全村就開展了創建文明村、戶活動,廣大婦女開展了爭做好婆婆、好妯娌、好媳婦活動,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深入健康發展,營造了村莊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的大好局面及講究社會公德、弘揚家庭美德的良好道德風尚。1999年,投資22萬元建立文化教育中心,內設圖書室、閱覽室、老年人活動中心、棋牌室、健身房和娛樂室等,其中圖書室購書4000餘冊,老年人活動中心建築面積200餘平方米,為村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如意去處,受到村老年人的普遍歡迎;投資90餘萬元把全村2700餘米的街道進行硬化改造,鋪設了瀝青,並進行了綠化、美化,使全村環境愈加優美、舒適。為建設達市級一類標準的北曲幼稚園和國小,村莊先後投資萬元。自199年開始,大北曲後村給全體村民每年發放200元生活補助金,對60歲以上村民實行生活補助制度,其中60-70歲每人每月70元,71-80歲每人每月80元,80歲以上每人每月90元,百歲老人每人每年增發2000元。1998年,村黨總支被評為青島市“五個好”先進黨支部。2000年,大北曲後村被評為青島市文明村莊。青銀高速車流急,正陽大道綠化新。大北曲後村正以其優越的地域優勢、皎潔的村容村貌在奔小康的大道上闊步挺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