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白馬尖

大別山白馬尖

白馬尖距縣城90公里,在磨子潭鎮境內。多雲尖上建有多雲寺,為條塊石壘砌而成,古老而原始,相傳建於漢初,廟內所藏古物,具有一定的考古和觀賞價值。 大別山白馬尖-雲海

大別山白馬尖

大別山白馬尖-代表松大別山白馬尖-代表松

白馬尖距縣城90公里,在磨子潭鎮境內。白馬尖成山於燕山運動晚期,為花崗石山體。山勢磅礴,巍峨壯麗,聚高、雄、峻、特為一體。山峰形似白馬,立地摩天,海拔1777米,為大別山的最高峰。
白馬尖與多雲尖遙遙相望,並稱姊妹峰。二山之間常年雲霧翻飛縹緲,波瀾起伏,浩瀚似海。山中林深谷幽,清溪激湍,交響成韻。其形狀各異的怪石,惟妙惟肖:虎頭岩形似餓虎撲食,飛來石拔地而起,蛤蟆石巋然不動,拱狀石似動非動……
白馬尖仍為原始森林。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金錢松、青錢松、紅豆衫、香榧、巨紫莖、都枝杜鵑、天女花、黃山松、金錢豹、麂、果子狸、豪豬、白冠長尾雉、甲板龜、娃娃魚等應有皆有。 白馬尖高峰聳峙,群巒環繞,險拔峻峭。登峰俯視,東方岳西的千脈群山,南面英山的鄂水故道,西北金寨的萬頃桑園盡收眼底,斯巔神奇,觀者有納五洲風雲之慨嘆!游者攀援在密林深處,耳邊時聞鶯歌聲、豹鳴聲、瀑跌聲,給人神秘莫測、回歸自然之感。這是一片未被開發的處女地,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保護較好,是一個具有大別山區典型特徵的、旅遊價值很高的風景區。多雲尖上建有多雲寺,為條塊石壘砌而成,古老而原始,相傳建於漢初,廟內所藏古物,具有一定的考古和觀賞價值。
大別山白馬尖-雲海大別山白馬尖-雲海

原始生態大別山 英雄傳奇大別山 風情無限大別山
1,開發主題 原始生態大別山,表現其綠色,這裡是國家地質公園,環境原始,無任何污染;英雄傳奇大別山,表現其紅色,這裡是國家旅遊局確定的全國十大紅色旅遊基地之一;風情無限大別山,表現其藍色,這裡的風土人情純樸而自然,富於浪漫情調。
2,景點項目 大別山主峰景區供遊人消費的項目分為景點及其配套項目。
景點 有高山、峽谷、瀑布、湖泊和古城堡等歷史足跡,自然和人文資源均應有盡有,其中主要景點有大別山主峰白馬尖(已建)、峽谷龍井峽(已建)、湖泊別山湖(在建)和古城堡四望堡(在建)。

大別山白馬尖大別山白馬尖

配套項目 有大別山莊度假村(已建)、聽泉山房度假村(將建)、馬家河民俗村(在建)、主峰索道(將建)。
大別山地理位置
大別山位於中國東部地區,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處,東西綿延約380公里,南北寬約175公里,是長江和淮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 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海拔1777米)與次主峰多雲尖(1763米)均座落在安徽省霍山縣境內與岳西縣的交界處,也正好處於長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南京和武漢的正中間。

大別山主峰排名

大別山橫跨鄂豫晥三省,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但大別山主峰卻在安徽省霍山和岳西縣的交界處,大別山排名最高的三大峰均在此處,三峰呈座北朝南的三角品字形排列,主峰白馬尖和次主峰多雲尖緊緊相依,與正南面的第三高峰天河尖遙相呼應,氣勢磅礴。不僅如此,大別山主峰區域內的主要山峰的名子也很有特點,只要是列入前十位的所有高峰,古人將均以“尖”命名,以顯還有增高的長勢。

大別山白馬尖大別山白馬尖

大別山主峰白馬尖也稱第一高峰,海拔1777米,位於安徽省霍山縣太陽、磨子潭兩鄉鎮境內。
大別山地形特徵
主峰與周圍地區的豬頭尖,道士尖、四望山、天鵝尖等海拔1500米以上諸峰,組成長江淮河分水嶺。此外,大別山還因其地形豐富多樣,峽谷縱橫,湖泊映天、瀑布遍地、山高水長,目前大別山主峰景區也已認定為國家地質公園。
大別山植被狀況

由於該地區屬海洋季風氣候,雨水豐富,日照充足,這樣的氣候為動植物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裡的森林植被資源豐富,植物種類屬北亞熱帶典型的常綠、落葉混交林體系,僅國家二級保護樹種就有連香樹、銀鵲樹、香果樹、鵝掌揪、大別山五針松、小勾兒茶等十幾種之多。
大別山動物情況
由於大別山主峰地區地域遼闊,植物茂盛且種類繁多,所以這裡也就成了利於動物繁殖生長的天然動物園。大山里活躍著草鹿、豪豬、野豬、斑豹、靈貓、狐狸、松鼠等動物,珍稀的有娃娃魚、甲板龜、穿山甲、鹿獐等,鳥類有:長尾錦雞、畫眉、鷂鷹、鶚、百靈、山和尚、八哥、黃鶯、白頭翁等等。
大別山主峰景區由白馬尖、龍井峽、別水灣、四望山、佛子嶺、爬爬崖等組成。

景區概況

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同時也是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園區——白馬尖園區。景區地處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和安慶市岳西縣的交界處,於2009年建成對外開放。

白馬尖---代表松白馬尖---代表松

大別山橫跨鄂豫晥三省,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相傳李白曾到此,登上大別山主峰白馬尖,顧盼了南北二側的風光,感慨道:“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山於他山也!”大別山由此得名。
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景區的景點類型多樣,目前的主要景點有:高山——白馬尖(大別山主峰)、峽谷——龍井峽(大別山區規模最大的瀑布群)、湖泊——別山湖、遺址——四望寨(古城堡)。

景點介紹

白馬尖 大別山主峰叫白馬尖,海拔1777米,大別山區排名最高的三大高峰均在此處,三峰呈坐北朝南的三角品字形

白馬尖——主峰標誌碑白馬尖——主峰標誌碑

排列,主峰白馬尖和次主峰多雲尖(海拔1763米)緊緊相依,與正南面的第三高峰天河尖(海拔1755米)遙相呼應。不僅如此,大別山主峰區域內的主要山峰的名子也很有特點,只要是列入前十位的所有高峰,古人均以“尖”命名,以表示還有增高的長勢。
白馬尖是大別山主峰景區的核心景點,集高、雄、峻、特為一體,山上怪石林立,惟妙惟肖。常年雲霧翻飛縹緲,波瀾起伏,浩瀚似海。山勢險峻、陡崖,幽谷遍布,清溪激湍,交響成韻。
白馬尖上覆蓋著原始森林,奇松遍地,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白馬尖景點配套設施的設計理念崇尚自然,在國內外景點的設計中堪稱一流。
龍井峽 峽谷長15公里,深400米,寬40~300米,峽谷內瀑布成群,怪石遍地。龍井峽在泛大別山旅遊區,具有“海

龍井峽——龍門跳瀑布龍井峽——龍門跳瀑布

拔最高、植被最好、瀑布最大、風景最美、峽谷區內生態環境完好”的特點,堪稱“大別山旅遊第一峽谷”。
景區內共有四個瀑布,最高的是70米,其餘分別是50、40、30米,這裡的瀑布四季流水不斷,它們名字比較有特色,都是以龍為主題命名的。最高70米瀑布叫做龍門跳,瀑布從兩峰之間奪路而出,氣勢磅礴;50米高的瀑布叫做龍井潭,因為在瀑布的下面有個面積約200平方米的水潭;40米高的瀑布叫做龍王樽,它的形狀像古代帝王喝酒用的酒樽;30米高的瀑布叫做神龍手,它的形狀似龍爪戲珠。

別山湖——湖心島遠眺別山湖——湖心島遠眺

別山湖 大別山腹地主峰白馬尖腳下最大的湖泊,也是大別山區最高的湖,湖面長30公里,平均寬度2公里,上游東西兩河之間有一座崔嵬嵯峨、高聳入雲的山峰——霸王寨,寨頂山岩崢嶸,怪石嶙峋,奇特多姿,下映湖面,翠影含黛。景點有梳妝檯、霸王寨、黃金岩、仙女洞、蓮花洞等神奇洞穴等,與寬窄不一的湖泊組合成詩畫般的山水畫卷。
四望山古城堡 景區位於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東北側,海拔 1396米的冒頂山頂端。城堡於清鹹豐11年為抵抗太平軍和捻

四望山——四望堡四望山——四望堡

軍進攻而修建,全部用石塊壘砌而成,現存部分相對高度約6米,寬1.5米,圍總長約2000米,山脊南北走向,牆外側險陡,寨內稍平,闊處百餘米,狹處30米。城牆在山脊上每隔一段,築有用作碉堡的小石室。南門山牆上尚存有《霍山縣正堂張瑜夯修堡事》和《四望堡各戶目》兩塊碑文。
四望山古城堡於1999年,被列為安徽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別山莊度假村
大別山莊度假村 坐落在大別山主峰白馬尖腹地,海拔950米處。大別山莊度假村為四星級酒店,有450張床位,度假村集客房、餐飲、娛樂、會務於一體。建築元素為大別山山居、自然、時尚三者的結合,主要消費群體定位中高端,

白馬尖——地質公園碑白馬尖——地質公園碑

也有三分之一的普通客房。
就與自然的融合、優美、個性和現代化四者結合而言,大別山莊堪稱我國絕無僅有的頂級度假村,其設計理念是讓人們感到這是從山裡長出來的房子,並以前衛建築的風格和原生態的環境相互映襯,因此在這裡看到的是建築物和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樹從屋頂穿越,石從牆中生長,水從房中潺流。整個度假村三面環山,實現了自然(山、石、木、竹、水)和現代(玻璃、鋼鐵)的完美結合,凡來此一游的人,無不流連忘返,稱讚備致。

度假村客房 大別山莊度假村擁有16種獨具個性的房型,其住宿環境幾乎完全有別於常規的賓館設計,客房大多為觀

大別山莊——客房大別山莊——客房

景房,設有觀景台,室內裝修以天然石、木為主,但衛生和電器設備卻十分地現代化,獨立衛浴、衛星電視、寬頻上網等等齊全,可充分滿足廣大賓客既親近自然,又享受現代的需求。住在這裡,透過房間的每扇門窗,都能感受到原始生態的大別山環境。度假村共有200餘間客房,450多張床位,還有100多床位的露營基。大別山莊度假村客房擁有450張床位和21種房型,其中總統套房一套,其它多為觀景房。所有房間內均配備有獨立衛生間,閉路電視、直撥電話及網路寬頻,實行24小時管家式服務。另外擁有野外露營基地一處,可同時容納100人露營。

度假村餐飲 度假村餐飲依託大別山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開發出以綠色天然食品、山珍野味為主要原料的特色菜

大別山莊——餐飲大廳1大別山莊——餐飲大廳1

餚。為了提升菜餚的檔次,使大別山莊的菜餚成為一種獨特的烹飪文化,我們以土菜精做的辦法,充分地吸取各大菜系的經典工藝,使得這裡的野味出品精緻美觀,口感舒適,遊客在此就餐成為美好享受。目前,擁有可容納200人的餐飲大廳一間,特色包間五間,豪華包間一間,可容納25人就餐,還有形式多樣的各種露天和廊橋餐廳,設計風格別具特色,充分地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度假村娛樂 大別山莊度假村娛樂中心分為六大部分,依次為酒吧、茶吧、咖啡吧、桑拿、KTV和體育康樂中心。茶

大別山莊——KTV包廂大別山莊——KTV包廂

吧、咖啡吧提供有各種咖啡、茗茶供聊天休息時品味;桑拿除設常規的公共洗浴區外,還設有VIP桑拿娛樂包間,供八人以下高檔小團隊消費。KTV設大小豪華包間8間,其中最大包間2間可容納20人,小包1間,中包5間。康樂中心設有健身房、桌球廳、網球場及劇院等相關設施。

度假村會務中心 大別山莊度假村擁有完備的會務設施。獨

大別山莊——洽談式會場大別山莊——洽談式會場

立的會議中心樓層,掩映在山水之間,寬大明淨的落地玻璃窗,讓與會人員仿佛置身在山林之中。會務中心擁有30人(額定座位27,加座3)的課桌式會議室一間,42人(額定座位36,加座6)的對面洽談式會議會一間,130人的綜合會議室一間,300人的休閒劇場一間,10~14人的分組討論式會議室七間。會議室媒體設備齊全,先進的擴音音響系統,前衛的攝像追蹤系統,按國際會議要求配置的茶歇,專業的會務服務,為在這裡的每一次會議提供有力的保障。

旅遊特產與自然資源

當地盛產名茶。霍山全縣茶園面積12萬畝,年產乾茶3000噸,產值8000萬元,是全國名茶重點產區。霍山黃芽產于海拔400米以上深山,獨特的氣候條件造就了非凡的品質,自唐代以來就成為御用貢茶,久負盛名,暢銷大江南北,現與黃山、黃梅戲並稱“安徽三黃”。“中國霍山黃芽茶市”是農業部批准的全國兩大茶葉產地批發市場之一,將成為華東地區茶葉的集散中心。
這裡也是藥材之鄉。中藥材1460多種,藥園面積5萬餘畝,是全國中醫中藥試點縣。其中,素有“軟黃金”之稱的人間仙草霍山石斛和斷血流,天麻、茯苓、杜仲等名貴中藥材享譽海內外。
大別山區盛產蠶桑。現有桑園5萬畝,年產乾繭1500噸,蠶繭產值2500萬元,年產白廠絲200噸,產值3800萬元,是全省十大蠶桑基地縣之一。
還盛產板栗。栗園12萬畝,年產鮮栗8000噸,年產值3000萬元,是全省重點板栗基地縣。
這裡是油茶產區。油茶12萬畝,年產茶油1000噸,產值4000萬元。茶油是純天然無污染食品,具有降低血壓、血脂,軟化血管,護髮養顏之功效,既可直接飲用,也可烹炒食用。
特有自然資源和原始森林,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繁衍場所,獸類40種,鳥類117種,爬行兩棲4種,魚類7種。
獸類以野豬、豪豬、黃羊、穿山甲、靈貓、灰鼠、貂、鹿獐為代表。
鳥類以山鷹、長尾錦雞、普通松雞、畫眉、百靈、八哥等為代表。
爬行兩棲類以娃娃魚、石蛙、甲板龜為代表。

紅色(革命)歷史

大別山為革命老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大別山區是中國紅軍第四方面軍誕生的搖籃,無數熱血男兒走上了不屈的抗爭道路。長征會師後的8萬紅四方面軍主力為共和國的誕生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汗馬功勞!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劉鄧大軍開闢大別山根據地,嚴重地威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1948年,劉鄧總部在天堂寨腳下的九資河召開戰略部署會議。從鄂豫皖這片大別山里走出了共和國的1位元帥、2任國家主席和300多個開國將軍。
山川秀美,地靈人傑。大別山南麓的英山縣為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畢升故里。這裡還是明代“醫聖”萬密齋、京劇鼻祖余三勝、辛亥革命元勛張振武、方誌學家王葆心的故鄉。滄桑的古老歷史,豐富的人文資源,眾多的英才豪傑,傳奇的風雲故事,神秘的遺址遺蹟……,這一切,無疑使這片古老而又青春的土地更增光彩,更顯風流。

遊客遊覽心德

第一次登1777米高的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是在1988年春,那是隨師傅扛著二十多公斤重的攝像機和三腳架往上爬,
 
大別山白馬尖-都枝杜鵑大別山白馬尖-都枝杜鵑
 且是有住在山腳下的農民兄弟以砍刀開路登攀的。因為那時攝像機極少,登山前所有的人沒想起帶上個照相機,後來有了《大別山主峰——白馬尖》電視風光片,卻沒有留下風光照片,拖了幾年有次上山後發現照相機的快門卻不能打開……再後來,總是有那么多想去又沒有空去的理由。
 不知道那天是因為什麼,鬼使神差第三次往上爬了。
白馬尖的原始森林植被十分好,聽山下的大伯說,原本有萬畝的山林,大的樹徑有三米粗,可惜在七十年代初砍了一部分。現在白馬尖上下的林子只生長了三十多年。因為這裡有個國有林場,現在保護得十分完好,看不到濫伐的痕跡了。
白馬尖有條終流不息的溪澗水,使得山林飽含濕潤,微風常伴細雨,總是那么涼爽;也許是那條峽谷間有股強風,在盤鏇而上的時候卻能助力一番。
白馬尖的風為什麼總是向北吹?山頂間的松枝都是倒向北。在片馬岩結構的山石縫裡,生出一棵棵古松和稀有的大別山都枝杜鵑。
我不想用那么多美的詞句描繪白馬尖的景致,作為一個本地人,說得華麗了未免讓人覺得有點言過其實。因為我上山前作了充分的準備,攝影器材全備齊了且是萬無一失。從上山到下山我一路沒閒著,後來看了相機的計數器拍了160張,細挑之後可選用的足有30餘張。
大別山白馬尖大別山白馬尖

在編這組《大別山主峰白馬尖風光專題攝影》前,一日在飯間巧遇文友唐雲洲先生,說是不久前在登到白馬尖半山時,部下打了十多個電話催他下山趕個重要的會議,唐先生只好戀戀不捨地折回了,儘管這樣後來他卻能寫首詩曰:
久負凌霄志,今撫白馬頭。
霧鎖深山秀,雲飛大谷幽。
松風無亦有,溪水斷還流。
勢偉形多勝,此中任漫遊。
 
我十分感嘆唐先生能對白馬尖有那么深的體會,也許是山高水深有仙有神有靈氣,使得大凡登過此山的人都能感悟一番。我在電腦中反覆審看所拍的照片,也許是看久了便熟視無睹,對那些歷歷在目的奇松怪石不能感嘆什麼,但每每卻想,當年那些砍伐大軍為什麼沒把這些奇松砍下付之一炬呢?
大自然所賦予的應該是永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