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賦

基本信息

夢賦夢賦

【名稱】《夢賦》

【年代】東漢

【作者】王延壽

【體裁】

作品原文

夢賦

庚戌昨宵,余秉燭歸寓;半寐中夜,客扣門來訪。乃歡而游苑治宴,遂樂而登軒開筵。

臨窗據樓,聞宮牆華輿之聲;憑台攬閣,聽造物天籟之語。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眾蕊芬郁,馨風曼恰。從容猗靡,冷楯盤桓。品杜康覺其甘醇,嘗鱸鱖美其臑芳。滋味雜陳,餚糅錯該。啜煎啖炙,歠茹漱珠;列坐縱酒,盪樂娛心。

已而伏羲敲日,徐徐西入崑崙;廣寒驅月,冉冉東升蓬萊。於是呼嵇康奏廣陵,喚綠珠為霓裳。揚鄭、衛之皓樂,發齊、楚之結風。使先施,命吳娃,雜裾垂髾,目窕心與;蒙清塵,被蘭澤。擊築弄蕭,噴郁吟香。流聲悅耳,練色娛目。萬家屋舍,遠望盡仙宮瑤池;百隊環釵,迫觀皆冰紈霧髩

未幾,杯盡而觴傾,主醉而賓醺。余揮袖以倚榻,客長嘯而展懷。其曰:“扶欄抒嘯,對景囀吟。天高春夜,觀萬物兮明道;心曠神怡,御長風兮飄然。繁星垂宇宙兮溢彩,皓月上樓軒兮流光。沐清波兮興思,誦文章兮達心。君可為梟雄兮闡疑,仆當效臥龍兮解惑。”

余問曰:“漫觀今夜,朗星滿天。明眸與暗月俱波,妙音共清風並來。良辰美景並賞心樂事,固當有詠;四美齊俱和二難重逢,豈得無憾?

月則圓缺有數,人則聚散無常。朝雲暮雨,感天象之叵測;旦福夕禍,哀劫數之難防。鬥牛之氣空射,流火之光何久?俊傑總歸出世,風騷畢竟未長。遙憶往昔,常思舊史。武穆出師兮慷慨渲墨,偉業常遺黃龍;荊柯悲歌兮激昂騁懷,俠氣總恨鹹陽。聞雞起舞兮,丈夫固當名列北秉,然劉琨胡笳困守幽州;中流擊楫兮,男兒自然氣沖霄漢,嘆祖逖部曲難復中原。嗚呼!壯志未酬,雄心怎安?余雖一心兮以展志,實半道兮而迷途。”

客對曰:“君之小愁,何足掛齒;倘有鴻鵠之負,安屈燕雀之躍?太史有泰山鴻毛之論,足重性命;孟柯述捨生取義之言,豈乏君子?何況仙人無心,方得大道之實諦;虛命苦短,應彈箜篌以狂歌!太白狂放,笑名利如糞土;淵明清隱,識五斗為輕塵。馮唐易老,蓋常遠於廟堂;李廣難封,是先隕於兵鋒。君既熟知典故,安能不昧其理哉。”

余嘆曰:“卿知禮而明其義,吾頷首以感其言。

然客知否?爰有佳人,余實思之。嬈柔兮西子捧心,馨淑兮洛神凌波。穎潤兮湘水斑竹,溫柔兮巫山神女。嬌傾柳揚,氣若鶯啼;螓首蛾眉,冰肌雪膚;皓齒瑤準,脂耳鮮唇。玉手新蔥勝褒姒,細腰楚媛約小蠻;眼含煙霞兮出白釉,目流秋水兮秀芙蓉。仿幽茗兮清高,恍飛燕兮輕舞。秉質冰晶,心賦玉潔。班婕妤團扇賦詩,蘇蕙蘭回文織錦。巧頌白雪,謝寶樹七言難追;人如黃花,趙公子金石見絀。

一日不見兮如三秋;求之不得兮輾轉側。憶斯人兮難之以寢,思其伊兮茹之以餐。屈子《九歌》兮詠美人,陳王《洛神》兮思舊愛。枯木尚感兮雨露德,鴛鴦亦戀兮白首情。物尤如此兮余何以堪?既前所未經兮今驟遇,嘆無緣以近兮卻偏生。”

客笑曰:“君痴人也。豈不聞塵世多故兮人漸凋;飄零常婉兮情堪恨。崎路漫漫兮浮於海;亂桑茫茫兮逝如斯。與其唏噓兮羨其人,不若嗟嘆兮惜朝露。孔丘哭麟,總曉德之不存;莊周夢蝶,不知君在夢中乎?”

言罷,客踏長歌以拊掌,曳長衫而出戶。獨留余默然無以對焉,忽聞其聲漸遠,急倒屐以追,唯渺渺而失其蹤矣。

須臾驚寤,知黃粱兮其尚溫,嘆南柯兮之若真。追憶來客之言,更覺浮生若夢;不由淚飛如雨。

今余做斯文兮悲生之幻;後人觀此賦兮當笑吾之愚。

作品簡析

漢賦在其發展過程中,雖有不少弊病(如形式主義),但從夢文學發展的歷史角度去考察,它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矚目的。漢賦寫夢,較有成就者為《李夫人賦》、《長門賦》、《通幽賦》、《思玄賦》、《檢逸賦》等,最有成就者為《夢賦》。它是中國最早專門寫夢的名作,是一篇形象化的夢理論,不僅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夢理論價值。《夢賦》出自虛構,其來源有古代神話的影響、驅鬼民俗的影響以及強調人的精神力量的傳統哲學觀念等。《夢賦》之後,歷代有不少寫夢辭賦,多寓諷刺內容。

作者簡介

王延壽,東漢文學家。字文秀,著名文學家王逸之子。曾游魯國,作《靈光殿賦》,敘述漢代建築及壁畫等,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與他同時期的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蔡邕也寫了此稿,但見到王延壽的《靈光殿賦》後,大為驚奇,自愧弗如,遂焚己稿,改作《夢賦》。王延壽年僅20多歲溺死於湘水。他在辭賦史上留下了《魯靈光殿賦》、《夢賦》和《王孫賦》三篇傑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