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猴

夜猴

夜猴(學名:):體長240-370毫米,尾長316-400毫米。體重0.6-1.0千克。長相十分奇特,身體只有松鼠那么大,四肢特別細長。身上長滿密毛,銀灰色的皮毛柔軟而濃密,上體雜有灰色和深灰,下體有淺黃色或棕色。它的眼睛集光能力很強,在近於漆黑的環境裡,它照樣能捕捉到正在飛行的昆蟲。口吻不能完全合閉,耳朵相當小。下巴下方有可隨意被膨脹並給出共振聲音的的聲囊。 為世上惟一晝伏夜出的高等靈長目動物,生活在南美洲熱帶雨林,海拔高度從海平面至2100米都有發現。彼此主要通過叫聲來溝通。其眼睛聚光能力很強,夜間能準確地捕捉到飛行中的昆蟲。夜猴是夜行和樹棲動物,白天在樹洞或木質藤本的樹巢上睡覺。飲食主要包括水果、堅果、樹葉、樹皮、昆蟲、樹膠和小脊椎動物。分布於巴西和委內瑞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夜猴 夜猴

夜猴頭體長240-370毫米,尾長316-400毫米。體重0.6-1.0千克。長相十分奇特,身體只有松鼠那么大,四肢特別細長。身上長滿密毛,銀灰色的皮毛柔軟而濃密,上體雜有灰色和深灰,下體有淺黃色或棕色。夜猴臉部長著短稀的毛,尾巴長得很結實,好像一根木棒似的拖在身後,不能抓握。夜猴獨特的標誌是它的那對眼睛,這在動物世界裡,可以算是獨一無二的。它的眼睛有四個特點:面部長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大得出奇;這對眼睛的虹膜會顯現出紅、黃、褐色混合在一起的美麗色彩,眼睛周圍還有白色的頷毛,眼睛上方長有棕黑色的額毛,相互映襯,顯得更加美麗;眼珠凸出,眼球表面蒙著一層透明的角膜,好像大玻璃球似的;更奇異的是,它的眼睛集光能力很強,在近於漆黑的環境裡,它照樣能捕捉到正在飛行的昆蟲。口吻不能完全合閉,耳朵相當小。下巴下方有可隨意被膨脹並給出共振聲音的的聲囊。

棲息環境

棲息在南美洲熱帶雨林,海拔高度從海平面至2100米都有發現。夜猴是夜行和樹棲動物,白天在樹洞或木質藤本的樹巢上睡覺。

生活習性

夜猴像貓頭鷹一樣,也是在黑夜裡活動,因此它又叫鴞猴,也叫貓頭鷹猴。在夜間,它正是憑著那雙獨特的眼睛去尋找食物的。

夜猴的食性很雜,野果、昆蟲、蝸牛、雨蛙、鳥蛋、蜂蜜通通都吃。但它們吃東西卻非常仔細,總是先拿到眼前檢查一番再吃,吃昆蟲時則悄悄地用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昆蟲的翅膀,再用另一隻手的同樣兩個指頭將昆蟲的脖子折斷,然後再慢慢吃。夜猴大部分時間住在離地面30米高的樹冠上,雌雄同居,雄性負責保衛地盤。

夜猴端坐的時候,頭部低下,體背彎曲成弓狀,雙手安放在胸下面,兩足內彎,只有尾巴露在外面,遠遠看去,仿佛一隻絨毛球。如果它沒有那身濃密的“毛外衣”,赤裸裸的流線型身軀,又好像一條“魚”。夜猴的踝關節較長,足上有一個寬闊的大拇趾,其他四趾相對,顯得很特別。它的手指細長,指間長短比例跟人類相似,指端龐大的肉墊上還長有指紋。夜猴的毛淡棕灰色,雜有一些橄欖綠色。這是它在樹上的巧妙偽裝。

夜猴的叫聲複雜多變,令人驚奇,不僅能發出 “唧唧喳喳”的尖叫聲,還能發出猶如雷鳴般的“隆隆”聲此外還有敲鑼似的“嘡嘡”聲。它們的叫聲時高時低,變化多端,在密林中引起響亮的回聲。這種複雜多變的叫聲在猴類家族是非常獨特的。

夜猴是一種十分敏感的動物,它們對於突如其來的動作、聲音反應相當強烈。特別是當它們打盹或睡覺的時候,遇到刺激就會立刻躍起,快速奔跑。如果遇到別的動物阻擋,它們會張嘴就咬。

分布範圍

分布於巴西(亞馬遜河流域、帕拉、朗多尼亞),委內瑞拉。

繁殖方式

家庭組是由2-5隻組成的,包括一對成年猴,和過去三年內它們繁殖的後代。妊娠期150-153天,小嬰猴出生時80克。在2歲達到性成熟。對愛情忠貞的夜猴比多伴侶的夜猴的生殖能力更強。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分化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猴類大全

動物的世界豐富多彩,猴子的種類更是多達200多種,猴子不僅以它們憨厚的外表博得人類的喜愛,更重要的是它們已經和人類建立起了真實的感情。

捲尾猴科動物

捲尾猴科,因大部分種類的尾巴具纏卷功能而得名。體型大小差別很大,體長24~72厘米,尾長15~90厘米,體重 287~10000 克,所有種類均為36枚牙齒;無頰囊和臀胼胝;指和趾細長,具有扁的或彎曲的指甲,有的拇指退化,有的高度發育;鼻孔朝向兩側;尾毛大多密而長,在尾端下部有一無毛區,皮膚厚實,可抓握東西;毛色有暗灰、褐、赤褐和黑色。該科主要包括絨毛猴屬、蛛猴屬、絨毛蛛猴屬、僧面猴屬、紅背僧面猴屬和禿猴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