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變杜鵑(原亞種)

多變杜鵑(原亞種)

多變杜鵑(原亞種),小灌木,高1—2米;枝條粗壯,幼枝嫩綠色,有短柄腺體;老枝灰白色, 光滑無毛,葉4--5枚,多密生於枝頂,薄革質或紙質,長圓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8厘米, 寬2.5--4厘米,先端有細尖頭,基部圓形,兩側常不對稱.兩面無毛。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

多變杜鵑(原亞種)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selense Franch. subsp. selense

種別名: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中國植物志:57(2):100

亞組中文名:漏斗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Selensia Sleumer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多變杜鵑(原亞種)多變杜鵑(原亞種)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亞屬中文名:常綠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國內分布

川,滇,藏

海拔:2800-4000

形態特徵

灌木,高1—2米;枝條粗壯,幼枝嫩綠色,有短柄腺體;老枝灰白色, 光滑無毛,葉4--5枚,多密生於枝頂,薄革質或紙質,長圓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8厘米, 寬2.5--4厘米,先端有細尖頭,基部圓形,兩側常不對稱.兩面無毛, 中脈在上面微下 陷,在下面微隆起,側脈9--13對,在兩面均不顯; 葉柄長1--2厘米,有稀疏短柄腺 體。總狀傘形花序,有4—7花;總軸長2—4厘米,無毛;花梗長1—2厘米,有具柄腺 體;花萼小,常5裂,裂片長約2毫米,頂端圓形,外面及邊緣有腺體;花冠漏斗狀,長 2.5—3.5厘米,基部狹窄,粉紅色至薔薇色,5裂,裂片半圓形,長約1厘米,頂端微凹 缺;雄蕊10, 長 1.5—2.5厘米,不等長,花絲下部微被毛,花葯長圓形,長2毫米;子 房圓柱狀,長約4毫米,密被腺體,花柱長約2-5厘米,無毛和腺體。蒴果圓柱狀,長 1.2—2.5厘米,直徑3—4毫米, 常彎弓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產地分布

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部。生於海拔2 800-4000米的高山冷杉林下和 杜鵑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貢山夕拉。

本種提示:本種幼枝、花梗上有具柄腺體,無毛:葉片兩面無毛;花冠粉紅色等特徵,可以同本亞組內其他種相區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