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舌飛蓬

多舌飛蓬

多舌飛蓬,菊目菊科植物,常生長於亞高山和高山草地、山坡和林緣,海拔2500—4600米。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木質,較粗壯,徑3-6毫米,斜升或橫臥,有或無分枝,具纖維狀根,頸部被纖維狀殘葉的基部。莖數個或單生,高20-60厘米,基部徑2-4毫米,直立,有分枝,或有時不分枝,綠色,基部或全部紫色,具條紋,被較疏的,上部被較密的短硬毛,雜有貼生短毛和頭狀具柄腺毛,節間長2-4厘米。基部葉密集,蓮座狀,在花期常枯萎,長圓狀倒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5-15厘米,寬0.7-1.5毫米,全緣或具數個齒,頂端尖或稍鈍,基部漸狹基部常紫色的長柄,具3-5脈,兩面被疏短硬毛和頭狀具柄腺毛,下部葉與基部葉同形,具短柄,中部和上部葉無柄,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或少有狹披針形,長4-6厘米,寬0.6-2厘米,全緣或少有疏齒,頂端尖或漸尖,基部擴大,半抱莖,最上部葉極小,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2厘米,寬0.1-0.2厘米,頂端漸尖。
頭狀花序徑3-4厘米,或更大,通常2至數個傘房狀排列,或單生於莖枝的頂端;總苞半球形,長8-10毫米,寬15-20厘米,總苞片3層,顯明超出花盤,線狀披針形,寬約1毫米,頂端漸尖,綠色,上端或全部紫色,外層較短,背面被疏長節毛和密的頭狀具柄腺毛。外圍的雌花舌狀,3層,長約為總苞的二倍,舌片開展,紫色,長14-17毫米,寬0.6-1毫米,管部長1.5-2毫米,上部被疏微毛,乾時不捲成管,頂端全緣;中央的兩性花管狀,黃色,長4-4.5毫米,管部1-1.5毫米,檐部窄漏斗狀,上部被疏微毛,裂片短三角形,無毛;花葯伸出花冠;瘦果長圓形,長2毫米,寬約1毫米,扁壓,背面具1肋,被疏短毛;冠毛2層,污白色或淡褐色,剛毛狀,外層極短,內層長4毫米。花期7-9月。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2800-4600米的高山草地,林緣或灌木叢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相關變種

柳葉變種

莖有較密集的葉,節間長1.5-3厘米;葉薄質,狹披針形,長5-9厘米,寬0.6-1厘米,中部較寬,頂端尖或漸尖,基部狹窄稍抱莖,兩面被疏長毛;花序梗細長。
多舌飛蓬多舌飛蓬

產於雲南西北部(維西)。生於林中,海拔2900米。

卵葉變種

莖較粗壯,中部有多數而密集的葉,節間長1-2厘米;葉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5.5厘米,寬達2.6厘米,頂端圓鈍,具小尖頭,基部極寬,具明顯的三出脈與原變種不同。
產於四川西南部(木里)。

無毛變種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基部淺心形,下面沿脈上被開展長疏柔毛,葉片近無毛且密被腺點。
產四川西南部;生於谷地,海拔2300-2500米。

相關用途

全草:解表散寒,助消化

菊科、飛蓬屬植物

飛蓬屬(Erigeron L.),菊科,200種,廣布於全球,北美尤盛,我國有33種,各地皆產。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互生,全緣或有齒缺;頭狀花序異性,放射狀,作傘房花序式或圓錐花序式排列;總苞片狹長,近等長或外列的較短,草質,頂端和邊緣為乾膜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