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喵喵

外星人喵喵

外星人喵喵是外星人。中新網3月2日信息,據外媒報導,俄羅斯西伯利亞的航管員近日稱,他們監控到飛碟,並從中傳來外星人貓語般的說話聲。據稱,神秘物體突然闖入俄羅斯雅庫茨克(Yakutsk)的航空監視器。其飛行速度略高於6000英里/小時,並且猛然改變方向衝上清晨的天空中。雷達顯示飛碟速度比周圍飛機的快得多。飛碟停留高度為海拔64895英尺,並發出干擾航空波段。貼在視屏網站Youtube上的錄像片段顯示,航空控制塔上的工作人員試圖和飛船取得聯繫。航管員稱,“我一直聽到一些女人的聲音,好像在說‘喵喵’”。因為沒有飛行編號,航空交通控制顯示器上自動將此架飛碟列為‘00000’。官方還未對這次所謂的飛碟事件作出回應。

簡介

視頻截圖:雷達監控系統自動識別這個UFO為“00000”視頻截圖:雷達監控系統自動識別這個UFO為“00000”

英國《每日郵報》3月1日報導,近日Youtube網站上一段有關“第三類接觸”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視頻顯示,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空中交通管制員曾從雷達上發現高速飛行的UFO,甚至與外星人取得了通訊聯繫,聽到外星人用類似貓叫聲的語言講話。上個月上傳到Youtube網上的一段視頻中,俄羅斯“鑽石之都”雅庫茨克市的空中雷達監控器上,突然出現一個不明飛行物,其時速高達6000英里,並且能夠快速轉變方向。當時該UFO處在海拔2萬米的高空。從視頻中可以聽到,空中交通管制員試圖與UFO取得聯繫。而一名工作人員與一架飛機的通訊受到了干擾,他對飛行員說:“我持續聽到一個女聲,就好象一個女人正在發出‘喵喵’的貓叫聲。”雷達監控系統自動識別這個UFO為“00000”,因為它沒有飛行編號。目前,這段視頻的拍攝時間還不清楚,俄羅斯官方也沒有對這起UFO事件做出解釋。一些專家稱,很多人都知道UFO曾著陸地球,並與人類聯繫,但是其中細節從未被公開過。

UFO與外星人之謎

英科學家聲稱設計出程式可翻譯外星人語言英科學家聲稱設計出程式可翻譯外星人語言

UFO

UFO全稱UnidentifiedFlyingObject中文意思是不明飛行物。在中國古代,UFO又叫作星槎。未經查明的空中飛行物,國際上通稱UFO,UFO和飛碟外星人不是同一個概念,例如你看見一個你無法辨認的空中飛行物,未經查實,就可以稱之為UFO,如果一旦查實,就歸類於其它類體。

目擊事件

地球只是浩瀚太空的滄海一粟!那么來自其他星球的天外來客是怎樣的一副神秘面孔呢·是否真的存在飛碟呢·天各一方的智慧型生物彼此交匯的秘密是什麼呢·……這些神秘莫測的問題,不僅為許多人所感濃厚興趣,更是各國軍方所密切關切的問題。20世紀以前較完整的目擊報告有350件以上。據目擊者報告,不明飛行物外形多呈圓盤狀(碟狀)、球狀和雪茄狀。20世紀40年代末起,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急劇增多,引起了科學界的爭論。持否定態度的科學家認為很多目擊報告不可信,不明飛行物並不存在,只不過是人們的幻覺或是目擊者對自然現象的一種曲解。肯定者認為不明飛行物是一種真實現象,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事實所證實。到80年代為止,全世界共有目擊報告約10萬件。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與目擊報告可分為4類:白天目擊事件;夜晚目擊事件;雷達顯像;近距離接觸和有關物證。部分目擊事件還被拍成照片。人們對UFO作出種種解釋,其中有:

1.某種還未被充分認識的自然現象或生命現象;
2.對已知物體,現象或生命物質的誤認;
3.特定環境下一些社會群體或個人的幻覺,心理現象及弄虛作假;
4.地外高度文明的產物。
5.在外星人的操縱下造成的。
6.人們不能自己製造,不能完全認識的智慧型飛行物或飛行器。

中國UFO研究會

全世界許多國家開展對UFO的研究。關於UFO的專著約350餘種,各種期刊近百種。世界各國有一批專家參加此項工作。中國也建立了以科技工作者為主的民間學術研究團體——中國UFO研究會。中國關於UFO的科普刊物《飛碟探索》於1981年創刊。1947年,美國愛達荷州商人肯尼思·阿諾德駕駛私人飛機穿越華盛頓州的Cascade山脈時,看見9個不明飛行物,稱其為像從水面飛過的盤子,飛碟由此得名。幾天之後,新墨西哥州的羅斯威爾發現神秘的金屬殘片。這就是進入工業革命後第一次全面的UFO報告。

外星人語言

語言是生命進步的標誌和里程碑,沒有語言就不能合作、交流、發展,所以語言是重要的。但同時,語言的發明與使用要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億年的不斷演化和磨合才能達到盡善盡美的效果,展現著一個民族深厚的文化精髓。因此,發展和文明落後的外星生命也許還沒有達到擁有語言標準,需要進一步的時間沉澱才能形成;但相反,宇宙這一寥廓的空間中一定有著比地球文明還要深蘊的生命群體,他們的語言比我們更加深厚、更加先進、更加簡練、更加方便,是我們無法用我們自己的能力理解、破譯的。

科學家聲稱設計出程式可翻譯外星人語言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許多科學家都曾擔憂,即使人類有朝一日真的發現了外星人,雙方也會因為語言障礙而無法溝通。但英國科學家日前表示,他們目前已經開發出一套能夠解密外星人語言結構的電腦程式,該程式將能夠理解並翻譯外星人所要表達的意思。

新程式可翻譯外星人語言

英國利茲城市大學科學家約翰-艾利歐特說,這一程度的原理就是將把外星語言與地球上60多種的語言作對比研究,看它們是否具有相似的結構。艾利歐特認為,任何外星語言,不管其距離地球有多遠,都有其特定的可識別模式。這種可識別模式恰好可以表明外星生命形式的智慧型程度。此前的一些研究已表明,在技術層面上,判斷某一信號是攜帶一種語言而不是圖片或音樂已成為一種可能。在此基礎上,艾利歐特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他的程式可以從信號中篩選出可能的語句或單詞。人類的所有語言都有一些固定用法的短語,如英語中的“如果”和“但是”等。艾利歐特認為,諸如此類的短語在任何人類語言中,都是由不超過9個單詞或字母組成。這種對短語長度的限制好象也與人類的認知能力相對應。根據艾利歐特的觀點,對於某種外星語言,只要分析語言中固定短語的長度就有可能衡量該外星語言使用者的聰明程度。如果他們比我們聰明,那么這些短語裡肯定包含更多的單詞。艾利歐特的程式可以將一組語句分解為一系列關鍵字,如名詞或動詞,即使並一定要知道它們的真正含義。比如,它可以根據形容詞通常緊跟在名詞之後的事實,在語句中快速找到形容詞。由於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單詞順序,因此艾利歐特正在整理並組建了一個由60多種人類語言語法所組成的資料庫。一旦收到外太空信息,就可以將它與資料庫相比較。科學家以此可以判斷它是否與人類語言結構相似。當然,艾利歐特也承認,翻譯外星語言仍然還需要某種“密碼本”。

是否存在宇宙語

在18世紀和19世紀初,人類還未確知火星上有無生命存在的情況下,曾經出現過多種與火星人通訊的構想,其中包括大面積砍伐西伯利亞的森林,從而在地面上形成火星上可見的幾何形狀,以及向太空傳送摩爾斯電碼等等。這些構想絕大多數都停留在理論階段。一些科學家想到,應該設計一種“宇宙語”。早在1896年,數學家和人類學家弗朗西斯-哥爾登就做過這方面的探討。他們指出,在一個發達的文明社會中,數學必定是科學的皇冠,沒有數學,也就沒有文明。因此,把語言用數學方法來表達是最理想的,最易於被外星人所接受的。荷蘭數學家漢斯-弗洛依登薩爾循著這一思路,正式設計出一種“宇宙語”。他指出,凡是智慧生物都會懂得1+1=2這些基本的數學概念,所以有可能設計出一種大家都能明白的數學化的宇宙語言。我們可以靠發射不同波長的無線波來表示不同的意思。可以用短的無線電波信號代表數字,長的無線電波信號代表加減符號,利用它們之間的不同組合來表示不同的含義。這種信號剛發射時,收聽到這種信號的外星人也許不會明白什麼意思,但在經過類似信號的大量發射後,他們終將明白其中所包含的意義。這套宇宙語的設計得比較周到,但很複雜,它只適宜在我們與外星人建立聯繫以後,進行長期的信息交換,不適合最初的問候。因此,科學家又設計了一種更加簡便明了的圖像語言。

用數學語言與外星人聯繫

早在17世紀初,義大利哲學家和天文學家伽利略就認為,數學語言是解讀宇宙語言的鑰匙。當代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深信,宇宙中的技術文明無論差異多大,都有一種共同的語言--數學語言。中國數學家和語言學家周海中在論文《宇宙語言:設計、傳送與監聽》中指出,數學語言具有明確性、單義性、緊湊性、普遍性、抽象性、邏輯性等優點,是星際交流的理想工具。荷蘭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漢斯-弗羅登塞爾則精心設計了一種以數學為基礎的宇宙語(Lincos),靠發射不同波長的無線電波來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可以用短的無線電波信號代表數字,長的無線電波信號代表加減符號,利用它們之間的不同組合來表示不同的含義。1999年和2003年,加拿大天文學家伊萬-達蒂爾和史蒂芬-杜馬斯分別將載有他們自行設計的數學語言信息傳送到太空。然而,印度哲學家和物理學家森達-薩勒凱卻認為,外星人的數學也許與地球人的數學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異,相同的算術基礎並不一定衍生出相同或相識的高級數學。因此,他懷疑用數學語言與外星人交流的做法是否可行。另一些科學家認為,音樂語言也可作為星際交流的共同語言。2001年3月,科學家利用烏克蘭葉夫帕托里亞天文台的射電望遠鏡,將由捷爾緬電子琴高手演奏的經典音樂作品發往47Uma恆星。但用音樂語言與外星人交流的做法卻引發非議,一些科學家認為,地球人覺得悅耳動聽的音樂對外星人來說可能是刺耳難聽的噪音,從而激怒它們。英國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巴利-瓊斯就稱,這種做法有可能會使地球陷入遭受不友好外星人攻擊的危險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