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核銷

外匯核銷

外匯核銷分全額核銷和差額核銷,一般來料加工企業採取差額核銷的辦法。差額核銷是按一定的比例將出口的收入匯入國內,餘額可留境外用於材料的採購等。外貿企業從外匯管理局申領的每一張核銷單,都在外匯管理局的資料庫中有備案和留檔。核銷單跟隨外貿業務一路走過海關、銀行和稅務局,被烙上各種印章或撕開。但最終的存根必須回到外匯管理局,以核對原來資料庫的電子檔案並註銷此核銷單號碼。

基本信息

簡介

外匯核銷是指國家為加強進出口收付匯管理,指定外匯管理部門對進出口企業貿易的外匯收入和支出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一種制度,目的是監控每一筆貿易的每一筆外匯的進和出。

定義

外匯核銷外匯核銷
外匯核銷分全額核銷差額核銷,一般來料加工企業採取差額核銷的辦法。差額核銷是按一定的比例將出口的收入匯入國內,餘額可留境外用於材料的採購等。你要弄清楚外管局給你核定的比例。一筆水單可多筆核銷,所有餘額可用於下次核銷
防止外匯流失並非不允許使用外匯,只是要求將收入按政府要求的金額匯入境內。外匯的使用請參考外匯管理的有關法規。如果從銀行提取的外匯用於黑市交易是違法的。這不屬於核銷管理的範圍。外匯核銷是指國家為加強進出口收付匯管理,指定外匯管理部門對進出口企業貿易的外匯收入和支出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一種制度,目的是監控每一筆貿易的每一筆外匯的進和出。

流程

1、進口單位辦理“對外付匯進口單位名錄”;
2、申請辦理上述名錄的同時申請核銷員資格,領取報名回執後即可憑此回執辦理進口業務。經培訓合格後,由外匯管理局派發進口付匯核銷員資格證書;
3、當要對外付匯時,先查詢本企業是否在名錄。如果在則直接到開戶銀行辦理對外付匯手續,如果尚未在名錄或需由外匯局審核真實性或異地付匯等情況時,需要先到外匯局辦理“進口付匯備案表”,再憑此辦理進口付匯手續;
4、取得進口貨物報關單付匯專用聯;
5、以貨到付匯方式結算的,由付匯銀行自動核銷,以預付、信用證、托收等其他方式結算的,企業應當在貨物進口報關後一個月內向外匯局辦理核銷報審手續。

前提

1、取得工商營業執照
2、取得組織機構代碼證書
3、取得進出口經營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企業資格證書》
4、取得海關自理報關單位註冊登記證明書

沿革

從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對企業進出口業務的外匯收支實行核銷管理:外匯管理部門將相應進出口業務的外匯資金流和貨物流逐筆比對,以判斷外匯資金與貨物的實際交割情況,確定貨物貿易交易的真實性,通過核銷形式達到外匯管理的目的。
2010年5月,國家外匯管理局改革進口付匯核銷制度,通過對外付匯和進口報關的總量核查確定進口行為的真實性,企業不再辦理進口付匯核銷手續。
實施近20年的貿易外匯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從2012年8月1日起,國家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決定,在全國實施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出口收匯核銷單,企業不再辦理出口收匯核銷手續。
2012年8月1日起,國家外匯管理局對企業的貿易外匯管理方式,由現場逐筆核銷改變為非現場總量核查。外匯管理局通過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全面採集企業貨物進出口和貿易外匯收支的逐筆數據,定期比對,評估企業貨物流與資金流總體匹配情況,便利合規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也就是說,企業辦理進出口業務,現在都不用去外管局了,正常業務通過銀行付匯、海關報關的系統數據進行總量核查。如果是進口預付款的話,只要付錢之後拿報關單核銷聯和銀行的付匯底聯在外管局網上平台核銷就行了;如果是出口預收貨款,只要在收匯後一個月內做一個網上預付貨款登記,系統會自動認可到下一期相應的出口業務中,連IC卡現在都不用,非常簡單。
此外,外匯局還根據企業貿易外匯收支的合規性及其與貨物進出口的一致性,將企業分為A、B、C三類。A類企業進口付匯單證簡化,可憑進口報關單、契約或發票等任何一種能夠證明交易真實性的單證在銀行直接辦理付匯,出口收匯無需聯網核查;銀行辦理收付匯審核手續相應簡化。對B、C類企業在貿易外匯收支單證審核、業務類型、結算方式等方面實施嚴格監管,B類企業貿易外匯收支由銀行實施電子數據核查,C類企業貿易外匯收支須經外匯局逐筆登記後辦理。外匯局根據企業在分類監管期內遵守外匯管理規定情況,進行動態調整。A類企業違反外匯管理規定將被降級為B類或C類;B類企業在分類監管期內合規性狀況未見好轉的,將延長分類監管期或被降級為C類;B、C類企業在分類監管期內守法合規經營的,分類監管期滿後可升級為A類。
同時,為簡化出口退稅憑證,自2012年8月1日起報關出口的貨物,出口企業申報出口退稅時,不再提供核銷單;稅務局參考外匯局提供的企業出口收匯信息和分類情況,依據相關規定,審核企業出口退稅。

建議

1.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質量
首先,以貫徹落實新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為契機.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將“寓管理於服務之中”的管理理念落實到具體的服務工作中去.最佳化投資軟環境.提高辦事效率。其次.創建包括外經貿主管部門、稅務、海關、外匯局在內的外經外貿綜合管理聯繫制度.通過聯合辦公、聯席會議等方式增進相互問的交流與合作。最後.採取有效措施組織協調各銀行,及時幫助企業順利履行貿易收匯項下的國際收支申報義務(至少在五個工作日之內),儘可能督促企業在第一時間內辦理申報.避免錯漏.進一步降低出口收匯核銷的退單率。
2.完善內部管理,不斷提高外匯核銷速度
一是制定和完善出口收匯核銷內控制度,以制度強化管理。外匯局櫃檯人員在接單後即時上機操作.對沒有的電子數據應及時補錄相應的電子數據.對資料齊全和有電子數據核銷的單證應在當日完成。二是不斷調整出口收匯核銷操作流程,儘可能採取量化考核措施。三是修改現有的核銷申報表格,簡化企業填制內容。如儘可能由逐筆核銷改為成批核銷或總量核銷。四是採取分步的方式,逐步清理出口核銷各個環節的積壓單證。五是增加高性能的硬體和網路設備以解決核報系統運行緩慢和時常當機現象。
3.充分實施分類管理核銷,不斷擴充自動核銷企業名單
針對自動核銷單位無需向外匯局進行核銷報告,也無需到外匯局辦理核銷手續.只要將用於核銷的報關單進行網上交單.然後由外匯局按月通過“出口收匯核報系統”對其出口報關數據和銀行收匯數據按時問順序自動總量核銷。而且自動核銷單位無須憑核銷單退稅聯辦理出口退稅手續,由稅務部門根據從“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接收的電子數據和外匯局按月向稅務部門提供的已核銷清單辦理退稅手續的特點.在做充分調查了解的基礎上.增加更多的信譽良好、核銷率高、國際收支申報率高的企業進人自動核銷名單.為企業辦理外匯核銷減壓、提速。
4.與國稅局建立專線聯網,實現退稅數據網上傳輸
建立退稅專線,不僅能夠確保退稅數據傳輸的完全性,還可避免因報關磁碟帶來的人為因素影響退稅數據的傳遞速度和不安全性,降低數據傳輸的成本.外匯局隨時根據需要.增加當月生成退稅數據的次數,既方便企業,又減輕了外匯局和稅務部門的工作量.進一步降低了監管成本,提高了工作效能。可改進當前一個月生成一次退稅數據的做法,改為半個月生成一次退稅數據。
5.出口企業應建立完善、科學合理的企業管理經營模式
一是進一步開發人力資源,積極引進高、精、尖的專業人才。企業要打破人才的地域限制,積極參與人才競爭,加強人才儲備,為適應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開展國際經營所需的知識型人,打好紮實的基礎工作。二是制定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對出口核銷崗位、人員及重要單證的監督管理.形成有效的內部監督約束機制.防止IC卡和重要單證的丟失。三是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的勞動用工制度,加強對核銷人員的勞動人事關係約束,保障核銷人員的合法權益,使他們能夠安心本職工作。確保核銷人員及核銷工作的穩定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