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港鎮

夏港鎮

夏港鎮位於江蘇省江陰市城區西,面積24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積1.2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401萬。鎮人民政府駐地在鎮澄路588號,在市政府駐地向西8千米處。東接澄江鎮,南鄰南閘鎮,西至申港鎮,北靠長江。轄普惠、夏東、長江、三元、新溝、李溝頭、三聯、景賢、夏南、葫橋10個村和夏港1個社區。

基本信息

民族沿革

夏港鎮夏港鎮景賢綠地

夏港鎮是中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民族學家吳文藻的故鄉,位於江陰市區西,已被納入江陰城市建設範圍,總面積26.39平方公里,下轄10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006年末,該鎮有常住人口34355人,其中男性17110人、女性17245人;有少數民族39人,其中壯族13人、滿族4人、土家族4人、回族3人、苗族3人、朝鮮族3人、侗族2人、蒙古族2人、仡佬族2人、黎族1人、彝族1人、布依族1人;有外來暫住人口19641人。

1955年設夏港鄉,1958年9月作為江陰縣建社試點之一,成立了夏港人民公社,1961年9月轄區內的文富、五星、紅旗(現名浮橋)、新生(現名西園)、江鋒、紅光等大隊劃出歸新成立的西郊人民公社,夏港轄區即如現境,1984年改公社為鄉,1988年8月1日撤鄉建夏港鎮。

經濟發展

2006年,夏港鎮完成工商開票銷售收入202.09億元,比上年增長29.44%,其中工業開票銷售177.24億元,增長29%;商業開票銷售24.84億元,增長32.69%,經濟總量列江陰市第四位;有效投入26.45億元,三產投入占有效投入的30%,冶金新材料產業的經濟比重超過90%。全鎮有17個工業企業、流通企業開票銷售超億元,其中江蘇新長江實業集團公司江陰市西城鋼鐵有限公司開票銷售分別達到100億元、80億元,入庫稅金分別超過2億元、1.08億元。夏港鎮完成協定註冊外資1.68億美元、到位註冊外資5001萬美元,分列江陰市第二位、第一位。台灣弘建置業台灣宗承鋼鐵、大韓鋼材加工中心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臨港新城中央商務區啟動建設首期開發占地面積102.33公頃。“長江之心”生態園初具規模,珠江路等道路建設全面推進。引進商業項目16項,其中開工建設10項。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等農業產業基地穩步發展,新增綠化面積113.27公頃,景賢綠地、夏南綠地初具規模。長江鋼管市場、新財盛百貨批發零售市場穩健發展。

夏港鎮夏港鎮中心幼稚園

2006年,夏港鎮以新港區建設為抓手,通過完善港口新功能、發展臨港新產業、引進三產新項目,縱深推進沿江開發。4號碼頭建設有序推進,新港物流園啟動建設,海港大道、陸域堆場、保稅倉庫加緊施工。以2號碼頭為依託,著力拓展礦砂、煤炭、件雜貨等港口貿易,全年貨物吞吐量超1100萬噸。以3號碼頭為載體,配合蘇南國際集箱碼頭有限公司發展貨櫃業務,全年貨櫃吞吐量超6萬標箱。以江陰市長江鋼管有限公司等流通公司為重點,大力發展物流配送業,鋼管市場、百貨批零市場逐步壯大。2006年,夏港鎮開發新產品15種,被認定為省高新技術產品2種,被認定專利項目17項。江陰市西城鋼鐵有限公司組建企業科協,西城牌螺紋鋼被評為國家免檢產品。

全鎮利用地理優勢,開發蔬菜、食用菌等多個特色農業基地,另外,利用靠長江優勢,充分發展漁業。近年來,更是回響市委、市政府的號召,根據夏港區域的特點,為建成臨港新城生態型橋頭堡,堅持以生態綠化為重點,以服務農業為要點,以農民致富為出發點,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落實有效措施,發展都市農業、特色農業、現代農業。與蘇州綠化公司合作,打造了夏南苗圃。建設三個各具特色的公園(生態園),為人民生活創造了優越的綠色環境。新建農民合作協會6個。

社會事業

夏港鎮夏港鎮為農民進行就業培訓
普惠苑小區通過無錫市科普示範社區驗收。撤併海口國小,中考中省市重點中學錄取率較上年又有上升。夏港中心幼稚園通過江蘇省實驗幼稚園驗收,夏港中心國小通過江蘇省義務教育現代化工程驗收。組織百場電影下鄉、文藝演出進村、健康知識進家、社區夏令營和藝術節等活動。基本完成村村體育健身工程。建成5個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農村環境整治成果不斷鞏固提高。戶籍人口計畫生育率達99%,人口出生率為6.76‰,率先在全市實現村村計畫生育信息管理網路化。全年數位電視轉換用戶達8500戶,普及率超90%。2006年,夏港鎮城鎮建設累計投入9350萬元。教育示範區完成夏港中心幼稚園新建工程、夏港中心國小二期綜合改造工程,實施教育綜合培訓中心工程,啟動夏港中學一期綜合改造工程、體育運動中心工程。城鎮發展區完成平安路、宏惠路延伸工程,建成通陽路、酒吧一條街,新港花苑、新港綜合市場工程加緊施工,實施城管執法大樓新建工程、新港大街綜合改造工程。生態休閒區建成並開放永安生態園、濱河公園,種植香樟、廣玉蘭、杜英等30多種樹木,巧妙利用高壓出線多的地形打造“綠色走廊”。

城鎮建設

夏港鎮夏港鎮新港公寓
2006年,夏港鎮按照農村“三集中”要求,完成房屋拆遷213戶6.35萬平方米,新增普惠苑、新港公寓20萬平方米拆遷商品房。普惠苑小區建成社區綜合服務大樓、中心休閒廣場、室外休閒點、普惠菜場及超市,門樓、圍牆工程基本竣工,社區幼稚園、管道天然氣等配套設施加緊施工。鎮村兩級投入1000多萬元,“一村一點”(一個行政村有一個自然村試點)村莊整治成效明顯,村村實現道路硬化、四旁綠化、路燈亮化、家河淨化、環境美化。長江村建成江蘇省衛生五星村,三元村被評為江蘇省生態村。全鎮建有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5個、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2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4個。落實社會穩定區域包乾制、黨政領導信訪接待制,組建鎮機車巡邏隊,實施新市民安居樂業工程,全年各類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9%,未發生涉紀信訪事件。安全生產監管體系不斷健全,事故發生率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全鎮保持安定團結、和諧向上的良好局面。

社會保障

夏港鎮夏港鎮農民基本保險

2006年,夏港鎮鎮村兩級籌集1200餘萬元資金,構築“5道社會保障線”。一是農民基本養老保險,3638名農民享受每月80元的基本養老金;二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新增參保人數4528人,累計達到7680人;三是醫療保險,第六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覆蓋面達100%;四是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8257名被征地農民納入基本生活保障範疇;五是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低保對象254戶593人。

為紮實推進農村勞動力充分轉移鎮村創建活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夏港鎮建立健全“五項”工作機制,一是市場調節就業機制。以鎮職業介紹所為平台,為用工單位和農村勞動力構築雙向交流的“綠色通道”;二是公益薦崗機制。通過鎮村兩級購買清掃保潔、保全巡邏、綠化管護等公益性崗位,安置解決被征地農民、大齡特困失業人員、貧困家庭人員等農村就業困難對象就業;三是千戶結對機制。組織542名鎮、村幹部和企業主分別與542戶各類困難家庭開展結對幫困活動,為困難家庭提供就業、助學、幫困服務;四是“零就業家庭”清零包乾機制。對新出現的零就業家庭有勞動能力人員由包村領導和村主要領導在一個月以內幫扶就業,做到“責任到人,不就業不脫鉤”;五是免費培訓機制。按照被征地農民、大齡特困失業人員、貧困家庭人員等農村就業困難對象和農村新成長勞動力的不同情況和本人就業培訓願望,分類有針對性設定培訓課目,提供“選單式”免費培訓服務。

精神文明建設

夏港鎮夏港鎮露天電影
為進一步增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參與度、實效性,夏港鎮以“社會誠信從我做起,幸福夏港共建共享”主題活動為抓手,把精神文明建設的落腳點放到創特色、出亮點和讓民眾認可、讓民眾滿意上,在打好“民生牌”中增強工作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影響力。組織部門將開展“黨旗引領幸福路”主題活動,定期組織黨員志願者為民眾提供便民服務。宣傳、文化部門將利用吳文藻故居冰心圖書館孝子牌坊等陣地,著力培育愛心文化、孝心文化,正在組建社區文化藝術團,衛生部門在加快推進新衛生院建設的同時,將完善5家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構建全覆蓋的社區衛生服務網路,真正實現“小病不出村”的目標。計生部門將在普惠苑社區建設社區世代服務中心,創建計畫生育便民維權示範崗,目前正在組織全鎮育齡婦女開展免費體檢活動。法務部門在去年建立新農村法制俱樂部的基礎上,今年將通過送法上門、建設宣傳法制一條街等途徑,著力提高農民的法制意識。檔案部門今年將加快電子信息檔案管理,進一步方便民眾查閱各類政務信息。
夏港鎮圍繞建設學習創新型、高效務實型、為民服務型、團結清廉型團隊,大力營造想幹事、能幹事、乾成事的氛圍。一是強化爭先創優。各村(社區)、機關各部門和視窗單位認真排查各自工作在全市處於什麼位置,進一步明確工作重點、努力方向和趕超措施,確保經濟指標的超額完成,確保條線部門的位次,確保夏港的發展地位。二是強化素質提高。該鎮重點在幹部思想求進、業務求精、工作求勤、作為求新、形象求親上下功夫,通過推行年度重點工作制、月報表制、季點評制強化工作落實,督促兩級幹部做到對待工作不分份內份外、不分上班下班、不分難度大小,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難事力辦、瑣事妥辦,認真細緻、實事求是,務求實效。三是強化考核監督。夏港鎮進一步完善了機關日常管理及考核獎勵意見、包村包片工作意見,認真抓好各項規章制度和村級開支管理規定的落實,注重用嚴格的制度形成規範約束,推動作風建設向縱深推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