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天鎮

壺天鎮

壺天鎮地處長沙、湘潭、婁底三地市交界地,跟婁底市區僅10餘公里。1950年置壺天鄉,1962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0年建鎮。位於市境西北部。總面積144.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488畝,總人口47583人,轄50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省道1810線、1816線和洛湛鐵路穿過境內,交通便利,基礎設施條件較好,地緣區位優勢突出。鄉鎮企業有石灰廠、副食品加工廠、煤礦。鎮內歸雲、角峰、勝岩、仙跡、石鐘、石鼓、石獅、石虎為“湘鄉八景”。

基本信息

概況

壺天鎮壺天鎮
壺天鎮總面積144.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488畝,總人口49583人,轄50個行政村:壺中村、小水村、大坪村、日新村、樹塘村、石獅村、壺天村、龍凼村、同升村、中石村、石春村、岩江村、新坡村、光輝村、光勝村、湘溪村、峽山口村、直東村、橫東村、合東村、大金村、南嶽村、潭溪村、上新橋村、石鼓村、堆子村下木村、馬鞍石村、譚橋村、雙坪村、牌子石村、杉沖村、東段村、石燕村、山坪村、五一村、托塘灣村、大塘村、澗山村、藕塘村、石坪村、崇溪村、新鋪子村、雄輝村、金泉村、金橋村、井灣村、岩前村、岩龍村、洪豐村。

壺天鎮鎮區現面積為 2.6平方公里,鎮區人口 9870人,其中非農人口 876人,亦工亦農人口 2047人,農業人口 6947人。 2007年產糧 2587.4噸,平均畝產 1004.2公斤,農業總產鎮 0.56億元,工業總產值 0.84億元,人均年純收入 5472元,主要產業是以農產品加工工業為主,輔以服務業、鞋飾業等。鎮區街道兩側全部安裝好下水道,集中挖好多個化糞池,消力池,道路基本硬化,主要幹道裝好了路燈,家家戶戶全部用上自來水。

經濟發展

壺天鎮壺天鎮油茶林

壺天鎮內流動人口多,日客流量5000人以上,車流時3000輛以上,市場經營百貨、南雜、食品、皮革等10多個品類,年交易商品額近2億元,直接為財政提供的稅收達200萬元。省道S209線洛湛鐵路穿腹而過,洛湛鐵路在鎮內設客貨兩用級站,交通運輸和通達能力充足,具備人流、物流、信息流和商品集散地的便利條件。壺天鎮年產糧食2.5萬噸,出欄牲豬10萬頭,水產品2000噸,黑山羊養殖5萬餘頭,花生10萬噸,紅薯20萬噸以上,農產品深度加工和可供利用的資源十分豐富。鎮區內佛子山的觀音殿岩龍大溶洞、合東水庫,是理想的觀光休閒旅遊資源。壺天有10萬多畝山地,木材蓄積量達20萬立方,現有小水果基地1400畝,油茶林基地1000畝,同時盛產石灰石鎂鐵等礦產品,鎮振興水泥廠產銷兩旺,年產水泥3.5萬噸。年勞務輸出達6000餘人,主要從事輸變電建設和路橋建設。2007年農民人平純收入4388元,居民儲蓄存款2.6億元。

壺天鎮強化興工富鎮意識,放寬政策,築巢引風,招商引資。鄉鎮企業個數920個,從業人員3690人。實現總產值6億元,上交稅金129萬元,特別是振興水泥廠、電力建設公司、路橋公司、建築公司等一批私營企業跨省動作,日益壯大。扶植了水泥電桿廠、制磚制瓦廠、預製廠、石料廠等個體、私營企業30餘個。壺天鎮批發、零售業、餐運休閒娛樂等服務業戶1000餘個。壺天鎮有一大批在特區打工多年的熟練青工,從事製造、加工業的高素質管理和生產人才,農產品、石料等原村料豐富,適合開發製造加工企業,如:竹木加工、冬粉植物油加工、皮革加工等。旅遊資源豐富,社會服務設施齊全,流動人口多,適合開展旅遊娛樂休閒等業務。壺天鎮黨委、政府帶領壺天鎮人員,堅持改革開放,以發展小城鎮建設為突破口,堅持“改革強鎮、開放活鎮、強農穩鎮、邊貿旺鎮、興工富鎮、科教興鎮、依法治鎮”的方針,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千方百計促發展,全面實施躋身全省百強鄉鎮戰略,把壺天建設成富裕、文明、和諧的新型商貿重鎮。

基礎設施

壺天鎮壺天鎮水庫

壺天屬季風濕潤性氣候。四季人分明,陽光充足,雨量充沛,農業發展基礎條件好,鎮內擁有大小水庫12座,其中中型水庫1座,農業生產用水蓄量可達2200萬立方。新建35KV變電站一個,完成6千付升壓改造1萬伏線路30公里,新架1萬伏線路16公里,低壓線路35公里,農網改造全面啟動。

壺天鎮實現電話鎮,裝機3000多門,移動聯通信號遍布壺天鎮每個角落。鎮內主幹道全部油化、硬化。實現村村通電話,組組通公路。鎮區設大型汽車站1個。現代化大型加油站2個,垃圾處理站2個,集貿市場3個,教育、文化、衛生、金融三產業等設施配套齊備。

城鎮建設

壺天鎮壺天鎮農網改造
壺天鎮依託本地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資源優勢,提出了“活邊貿、富民眾、建新鎮”的戰略決策,投入城建、交通、電信等各項資金8000萬元,新建了有300多個門面店鋪的農民新街,吸引來自桃江、寧鄉、婁底、邵東等地的客商遷來落戶、經商辦廠。2000年征地22.5畝,建成了一個內設80個門面、180套住房的綜合大市場。鎮區規劃建立“四區四點”,即形成以壺天老街、農民街為中心的商貿區;派出所至合東水庫為開發景點的旅遊休閒區;六十橋至仙女坪為建設重點的辦公住宅區;北風鋪對水泥廠為落腳點的工業小區。

壺天鎮地處湘潭婁底寧鄉三市交界處,是個典型的農業大鎮。但壺天鎮長期以來水資源嚴重缺乏,改革開放前修建的幾座小型水庫已無法滿足當前農田灌溉的需要,且部分渠道已淤塞,另受煤礦沉陷區影響,淺層地下水大為縮減。在農業發展與水資源短缺的矛盾面前,壺天鎮黨委、政府積極回響全市冬修水利號召,高度重視,下定決心要解決制約農業發展的這一瓶頸問題。為搞好冬修水利工作,壺天鎮黨委政府重點從拓寬融資渠道入手。首先是加大財政投入,設立專用款項下發各個村組。同時,實行獎勵機制,開展水利建設明星村評選活動,鼓勵民眾自籌資金,並改善發展環境,以項目建設吸引外部資金流入。利好的政策,得力的舉措。壺天鎮在短短几個月時間內已完成混凝土防滲山塘建設40多口,加固維修渠道20000多米,維修河壩5座,新修河壩2座。

社會事業

壺天鎮壺天鎮希望國小
2004年,中捷舉辦“愛心同心,築希望——陳琳·中捷攜手建希望國小”主題公益活動,將“希望工程愛心使者”陳琳現場簽售的文化衫進行義賣,所有義賣所得全部捐贈給希望工程,並允諾在貧困地區援建一所“陳琳中捷愛心希望國小”。經公司領導考察研究,得知南湘鄉市壺天鎮的國小早已破舊不堪,房體老化嚴重,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且常年失修,學生的學習條件十分艱苦。經領導同商討,最後決定這所希望國小就建在南湘鄉市壺天鎮。希望國小早已竣工。明亮的教學樓拔地而起,嶄新的課桌椅擺放整齊,圖書館、電教室,設施齊全。孩子們再也不用為颳風下雨的日子發愁,再也不用和別人擠一張桌子了。終於,在孩子們的盼望下,中捷公司來到了這所遠隔千里的中捷愛心希望國小進行愛心回訪,並帶來了“中捷快樂體育園地”,通過體育器材的捐助,使教學環境更加完善,也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感受2008年最受關注的北奧運盛會。

為有效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維護民眾合法權益,壺天鎮司法所在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民眾維權意識的基礎上,完善調解組織網路,在壺天鎮50個村都建立了村人民調解委員會,及時排查和化解矛盾糾紛。2007年來,鎮司法所共接待民眾法律諮詢1300餘人次,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8起,挽回經濟損失100萬元,調解率達1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