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公龍

出自《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後代詩文中常稱竹杖為"壺公龍"。

基本信息

拼音:hú gōng lóng
解釋:詩文中常稱竹杖為"壺公龍"。

典源

《後漢書》卷八十二下〈方術列傳下·費長房〉~2744~
長房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又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長房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家人謂其久死,不信之。長房曰:「往日所葬,但竹杖耳。」乃發冢剖棺,杖猶存焉。遂能醫療眾病,鞭笞百鬼,及驅使社公。或在它坐,獨自恚怒,人問其故,曰:「吾責鬼魅之犯法者耳。」
《太平廣記》卷十二〈神仙十二·壺公〉~80~
“房憂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與之曰:「但騎此,得到家耳。」房騎竹杖辭去,忽如睡覺,已到家。家人謂是鬼,具述前事,乃發棺視之,唯一竹杖,方信之。房所騎竹杖,棄葛陂中,視之乃青龍耳。初去至歸謂一日,推問家人,已一年矣。房乃行符,收鬼治病,無不愈者。”

釋義

載費長房從壺公學仙,壺公遣歸,與一竹杖使騎。長房乘杖,須臾到家。投杖於葛陂中,回視,已化為龍。後代詩文中常稱竹杖為"壺公龍"。

同源典故

乘竹杖 仙翁竹杖 別杖 剪成龍 化龍 壺公龍 投杖 投葛陂 投陂竹 擲杖成龍 杖化龍 竹杖 竹杖成龍 竹籠 葛水還杖 葛水龍變 葛陂 葛陂筇竹 葛陂龍 裁寒竹 長房 龍化葛陂 龍材 龍杖 龍竹 

示例

蘇軾《次前韻寄子由》:“還鄉亦何有,暫假壺公龍。”
作者詩題詩句
吳融御溝十六韻淺憶觴堪泛,深思杖可投。
岑參尋少室張山人聞與偃師周明府同入都葉縣鳧共去,葛陂龍暫還。
施肩吾遇李山人別易會難君且住,莫交青竹化為龍。
李商隱玄微先生龍竹裁輕策,鮫綃熨下裳。
李白奉餞高尊師如貴道士傳道籙畢歸北海別杖留青竹,行歌躡紫煙。
李賀昌谷北園新筍四首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
杜甫桃竹杖引贈章留後爾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見水踴躍學變化為龍。
綦毋誠同韋夏卿送顧況歸茅山白銀雙闕戀,青竹一龍騎。
褚載贈道士聞說葛陂風浪惡,許騎青鹿從行無。
韋式一字至七字詩竹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韋莊三用韻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
韋莊放榜日作葛水霧中龍乍變,緱山煙外鶴初飛。
韋莊王道者因攜竹杖聞龍氣,為使仙童帶橘香。
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苹風入馭來應易,竹杖成龍去不難。
駱賓王出石門暫策為龍杖,何處得神仙。
高適詠馬鞭龍竹養根凡幾年,工人截之為長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