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丁

壯丁

壯丁:年壯的男子,指服勞役的民丁或到達當兵年齡的人,即壯勞力,是用於田間勞作的人們的稱謂。壯丁最早產生於清朝年間,是隨著旗地王田的產生而產生的。旗地王田是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化的過渡時期所特有的土地占有形式。

基本信息

(圖)壯丁壯丁

壯丁:年壯的男子,指服勞役的民丁或到達當兵年齡的人,即壯勞力,是用於田間勞作的人們的稱謂。壯丁最早產生於清朝年間,是隨著旗地王田的產生而產生的。旗地王田是社會由奴隸制封建制轉化的過渡時期所特有的土地占有形式。

基本定義

壯丁,年輕力壯的男子,亦稱為“丁壯”。坊間有以“小壯丁”一詞來稱呼“小男孩”。“壯丁”一詞在中國往往特指國民政府大陸時期參軍入伍的青壯年男子,但在中國台灣沒有這種特殊涵意。歷史上曾發生國民黨地方政府和軍隊強征壯丁的現象,被稱為“抓壯丁”。四川方言話劇《抓壯丁》就是以諷刺角度反映了抗戰期間發生在四川農村的事例。

產生根源

(圖)拉壯丁的告示拉壯丁的告示

清王朝入關以前,就已經通過戰爭和其他掠奪土地的方法,在遼東開始建立了皇莊在內的旗地。清王朝定都北京以後,又在京畿地區,通過政治暴力,先後進行過三次大規模的圈地。旗地上的直接生產者,就是被稱為“壯丁”的農奴。他們或者是戰爭中的俘虜,或者是被迫充當滿洲貴族奴僕的漢族勞動人民。

組織形式

每十名壯丁為一莊,設莊頭一人,領地七百二十畝,牛六至八頭,並量給房屋、器皿、衣服、口糧和田種。各莊應交租額,由莊頭負責承總。每莊一年納糧三百六十石,此外,還要上交大量飼草、豬、鴨、鵝、蛋等物。單是飼草,一個頭等糧莊,一年要交一萬四千束,折價合糧二百八十石,幾乎相當正糧的百分之八十。實物之外,還有各種繁重的勞役,既有臨時的勞役,又有長年的勞役;既有莊田的生產勞役,又有地主的家內勞役,所有這些,無一不落在壯丁們的身上。

歷史地位

(圖)壯丁壯丁

壯丁,在法律上和實際生活中,都處於奴僕的地位。皇莊的壯丁,是皇室的世襲奴僕(褒衣奴才)。一般旗地上的壯丁,則被稱為“屯居旗下家奴”,也就是莊田地主的奴僕。清律中有關奴婢的律文,對他們統統有效。這些奴隸們,可以任意鞭打捶辱,可以轉移贈送,甚至出賣,而且壯丁的買賣,和土地的買賣無關,他們不是隨土地的出賣一同轉讓,而且作為主人的財產單獨出賣。他們的身份,具有濃厚的奴隸色彩。

他們沒有人身的自由,沒有脫籍的自由,甚至根本沒有獨立戶籍,只能附屬在主人戶下。他們雖然被分配到一些土地,但在這些土地上他們只有勞動的權利,勞動的成果百分之八十的是交給了這些土地的主人了,更不談這些土地的出典與出賣了。

皇莊和一般旗地上的壯丁,雖然有一點獨立的經濟,但他們所受的剝削和奴役,他們的身份和社會地位,同奴隸制下的奴隸所差無幾。另外,壯丁是舊社會,主要是在抗日戰爭期間,執政當局強迫老百姓服兵役的稱呼,壯丁一般年齡在18--45歲。一般情況下都是按照上級配額採用抽壯丁的辦法實施徵兵的。

人物

“壯丁”張羽富

張羽富,80歲,原籍貴州省德江縣,現在是雲南隴川農場退休幹部,1943年臘月二十三入伍。那一年,張羽富18歲。

“壯丁都是用繩子捆著,5個人捆在一起,上百人串起來,槍押著就上路了。白天走路,晚上圈成一圈睏覺。不許跑,跑了捉回來打板子,往死里打。拉著走了7天,到了遵義。”離開遵義的日子,張羽富也還記得,那是轉過年的1944年正月十六。他們往雲南方向走,還是繩子捆著,走了兩個多月,到了文山,分入部隊,張羽富因為有點文化,被編入第8軍工兵營一連三排七班。

當代影響

(圖)壯丁悲慘的壯丁

2008年為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川人流沙河在成都草堂讀書會“紀念抗戰勝利一甲子”討論會上有一個演講,當時廣為傳布。演講的內容主要有二,一個是講“百分之九十九的壯丁都是自願去的”,一個是講“美國人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兩者都用演講者的親身經歷帶出,很有感染力。
近讀北大前校長蔣夢麟的自傳《西潮與新潮》 ,其中也談及抗日時的壯丁問題。蔣時任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長,於1941年7月向蔣介石遞交了一份《有關兵役狀況的視察報告》,報告中歷數壯丁體系的效率低下、腐敗和無人道。蔣氏記錄其在貴陽一個壯丁收容所里同廣州來的壯丁談話,得知從曲江來的七百人只剩下十七個人,乃感嘆道:“日寇不殺,己先殺之,日寇不廢,己先廢之,何其荒唐。” 

(圖)蔣夢麟蔣夢麟

書中,蔣夢麟本人對壯丁的具體死亡數目也有估計——“在八年抗戰期內,未入軍隊而死亡的壯丁,其數不下一千四百萬人”,並說曾將估計的數字向軍事高級長官們證實,他們的都說只多不少。

蔣氏書中還記錄了一景,我懷疑孟廣美最近的言論是受了這段描述的啟發(宣傳中說《西潮與新潮》台灣青年人手一冊):

“有一天我看見幾百個人,手與手用繩子穿成一串。他們在山上,我們的車子在山下馳過。他們正在集體小便,好像天下雨,從屋榴流下來的水一樣;他們連大便也是集體行動。到時候如果大便不出,也非大便不可。若錯過這個機會,再要大便,是不許可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