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圖

墨梅圖

《墨梅》是元代詩人畫家王冕的一首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詩中所描寫的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一二兩句構思精巧,將畫中墨梅與池邊梅樹化而為一,仿佛畫中之梅的淡淡墨暈,為池頭梅樹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則宕開一筆,讚賞墨梅雖無耀人眼目的色彩,卻極富清新高雅之氣,以此表達不願媚俗的獨立人格理想。全詩以畫作真,詩情畫意融合無間,意蘊深邃,耐人尋思,洵為題畫詩中的上乘之作。

基本信息

簡介

墨梅圖墨梅圖
此圖梅枝橫斜而出,枝條簡疏。枝節交叉處梅花競相吐蕊開放,表現了王冕野梅的清絕韻致。筆墨精練蘊藉,主幹以淡墨揮灑,濃墨點苔,蒼古老拙。分枝以中鋒勾撇,挺拔堅韌。梅花以圈花法繪出,頗得揚無咎筆意。圖上自題長跋,敘述至正六年(1346)。他與友人鄭文中、釋隱雲遊歷浙江金華龍壽覺慈寺,受到貞叟師設茗款待,特寫墨梅以贈的經過,並賦詩以記。(縱30.8厘米橫92.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作者簡介

墨梅圖墨梅圖
王冕(公元1287-1359年),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字元章,號煮石山農,紹興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所作詩文常流露出對黑暗政治的不滿。元末隱居九里山賣畫為生,所畫梅花枝繁花密充滿生意。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作者王冕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畫作為《墨梅圖》,紙本,墨筆,縱31.9cm,橫50.9cm。自題:“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元章為良佐作。”鈐“元章”、“文王子孫”。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題詩及鑑藏印。畫面中一枝梅花橫出,枝幹秀挺,花朵疏朗。以淡墨點染花瓣,再以濃墨勾點萼蕊,墨色清潤,高情逸趣溢於筆端。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讚美墨梅不求人夸,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開頭兩句“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直接描寫墨梅。畫中小池邊的梅樹,花朵盛開,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的。“洗硯池”,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
三、四兩句盛讚墨梅的高風亮節。它由淡墨畫成,外表雖然並不嬌艷,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的內在氣質;它不想用鮮艷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誇獎,只願散發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於學得滿腹經綸,而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願巴結權貴,於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兩句,表現了詩人鄙薄流俗,獨善其身,不求功勳的品格。
這首詩題為“墨梅”,意在述志。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字面上在讚譽梅花,實際上是讚賞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這首詩中,一“淡”一“滿”盡顯個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與詩人傲岸的形象躍然紙上;另一方面令人覺得翰墨之香與梅花的清香仿佛撲面而來。從而使“詩格”、“畫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讚梅花的高風亮節,詩人也借物抒懷,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態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見認為,該題畫詩,點出創作意圖,強調操守志趣,在藝術史上甚至比《墨梅圖》本身還要出名。

作品原文

墨梅圖墨梅圖
【原文】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古詩詞允許存在多個版本。各版本意思相近、讀音相近,並不影響古詩詞音律。)
【注釋】
1.墨梅:寫意的墨色梅花,不著其他任何顏色。
2.洗硯池:一說三國時期是鍾瑤年輕的時候練字,經常用家旁邊的池子洗毛筆,以致整個池子最後都是墨色了。一說東晉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這裡是化用典故自詡熱愛書畫藝術、熱愛文化。
3.淡墨痕:很多人喜歡將此句解釋為那朵朵盛開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跡點化成的。也可以說每一朵梅花都是淡墨留下的痕跡,因為前面是洗硯池,後面是淡墨,當然應該是有些關聯的。總之,因為墨色取淡實則是中國繪畫為何捨棄五彩而獨用黑白的關鍵,非如此,不可以知道中國書畫欣賞的關鍵。
4.清氣:所謂的清氣,於梅花來說自然是清香之氣,但此處也暗喻人之清高自愛的精神,所謂清氣就是雅意,就是正見,就是和合之氣。人之所以為人,完全在於有一股清氣在。
5.乾坤:天地。
【譯文】
這畫仿佛是從我的洗硯池邊生長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筆後淡墨留下的痕跡而沒有鮮艷的顏色,因為它並不需要別人去夸許它的顏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氣充滿在天地只見。
【解讀】
元代文人地位比較低,但那也只是就現實社會中的地位而言。雖然不排除現實和精神世界有交割的灰色地帶,但一個讀書人顯然不可能完全被現實所俘虜,甚至一個讀書人的超凡入聖完全來自於他的精神世界裡的修煉是否能完全擺脫現實社會的束縛。所以元代文人地位並不能,也不應該成為那些真正的文人進行修煉的障礙,甚至可以說更多一種”生於憂患“的優勢,更可以體現出傑出文人的偉大胸懷。
只是我們世人宛如好龍的葉公,一旦遇到這樣的人物,卻又往往在驚訝之餘而大笑之。雖然老子說,不笑不足以為道。但於王冕來說,其實更多的卻是太多的無奈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