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狀山莓草

墊狀山莓草

墊狀山莓草(學名:Sibbaldia pulvinata)是薔薇科山莓草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西藏、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3,400米至4,5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高山草地及岩石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簡介

墊狀山莓草
種拉丁名:SibbaldiapulvinataYüetLi

墊狀山莓草墊狀山莓草

國內分布:產雲南西藏。生高山草地、岩石上,海拔3400--4500米。
命名來源:[ActaPhytotaxonomicaSinica19(4):515-5161981]
中國植物志:37:338
屬中文名:山莓草屬
屬拉丁名:Sibbaldia
亞科中文名:薔薇亞科
亞科拉丁名:ROSOideaePocke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

特徵

多年生草本,矮小呈墊狀,高2--5厘米,根纖細多枝叢生。基生葉3出復業,圓形或卵形,長約5--7毫米,寬約5毫米,葉柄短,長約2毫米,幾無毛或疏被短柔毛,小葉片深裂,裂片狹窄呈帶形或帶狀披針形,頂端尖銳上面綠色,幾無毛,下面疏生秉毛或沼脈被伏生柔毛;托葉膜質,褐色,幾無毛,狹帶形,頂端漸尖。單花,花梗長1--1.5厘米,伏生柔毛;花直徑約6毫米;萼片三角卵形,頂端漸尖,副萼片橢圓披釺形;頂端漸尖,比萼片長或近等長,幾無毛;花瓣黃色;頂端微凹;比萼片稍長;花盤擴大,扁平,無毛,5裂,雄蕊5--7枚;花柱近頂生;基部膨大不明顯,向上漸狹,柱頭稍微擴大,瘦果光滑或有不明顯皺紋。花果期8--11月。

墊狀山莓草墊狀山莓草

產地分布

產雲南、西藏。生高山草地、岩石上,海拔3400--4500米。

相似物種

Melchior(1933)發表P.StromatodesMelch.,原記載雄蕊為20枚,模式標本Rock17034號雲南維西產,並引證西藏標本Forrest20249,經檢查雄蕊為7枚,Handel—Mazzetti(1933)記載有雄蕊10枚,並記述產於緬北部山區的標本有雄蕊15--17枚;我們檢查雲南現有與Forrest20249號相同的標本雄蕊均為5--7,且花盤顯著,扁年擴大,5裂。

薔薇科·山莓草屬植物

山莓草屬(Sibbaldia L. ),薔薇科,約20種,分布於喜馬拉雅一帶,我國有16種,產西部和西南部。草本;葉為指狀3-5小葉或羽狀複葉,先端通常3齒裂;花常單性,單生或排成短聚傘花序;雄蕊少數,4、5、8或10枚,與花瓣互生;心皮5-20,各有胚珠1顆,成熟時變為一瘦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