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忠虞

塗忠虞

塗忠虞,男,1935年11月23日出生,畢業於南京林學院。林木遺傳育種學家。在研究雜交可配性、雜種遺傳變異、雜種優勢及其利用、無性系重要經濟性狀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率先在國內制定了柳樹無性系育種的程式,先後育出16個優良無性系,並大面積推廣套用,為中國林木遺傳改良和平原地區林業生產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基本信息

(圖)塗忠虞塗忠虞

生平簡介

塗忠虞,幼名塗繼安,1935年11月23日出生在湖北省武漢市一個小工商家庭。從小聰穎好學,熱愛大自然。1950年考入武漢市立第一男子中學讀國中,1953年考入華中農學院(今華中農業大學)森林系中等林業技術班,畢業時被選送考入南京林學院(今南京林業大學)森林經營專業,畢業後報考南京林學院樹木遺傳育種研究生班,師承中國林木遺傳育種學家葉培忠教授,深受導師嚴謹治學、勤於試驗、克己奉獻、淡泊名利精神感染而終身受益。在研究生班期間,曾負責整理、撰寫了《杉木自然變異》論文的《木材性狀變異》內容;另外還負責編寫了高等林業院校教學用書《林木育種學》 中《雜交育種、突變育種及櫟類育種》等章節。

(圖)塗忠虞塗忠虞所工作的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所

1961年研究生班畢業後,塗忠虞被分配到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林木育種室,長期從事柳樹育種研究工作。塗忠虞先後主持國家“六五”、“七五”科技攻關,“八五”林業部重點課題及江蘇省農業重點課題10餘項、國家及林業部重大推廣項目2項。在這些項目中已有8項通過成果鑑定並分別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蘇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林業部及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5項,有力地促進了中國林木遺傳改良和中國平原地區林業生產的發展。塗忠虞在長達30餘年的研究工作中,撰寫了《柳樹育種與栽培》 專著1部、主編出版了《闊葉樹遺傳改良》和《中國林木遺傳育種進展》論文集2部、發表研究論文40餘篇,這些論著涵蓋了林木遺傳育種的基礎理論和柳樹優良無性系選育套用研究的豐富內容,更是包容了塗忠虞為科學事業付出的幾乎畢生的心血。在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工作期間,先後任助理研究員、研究員、所長等職,1987年被破格由助理研究員晉升為研究員,1988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他先後接受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羅馬尼亞法國等國的學者的多次來訪,與義大利楊樹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往關係,互贈研究材料並應邀於1984年11月赴義大利考察了楊樹柳樹科研與生產情況。1988年紐西蘭水土保持中心、1994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索要了其選育的柳樹優良無性系;1994年應國際楊樹委員會遺傳育種專業委員會主席S.Bisoffi博士之邀,提交了第十九屆國際楊樹學術會議4篇特邀報告之一的柳樹專題研究報告。他還被選為中國林學會林木遺傳育種分會第二、三、四屆常委,第五屆顧問,中國楊樹委員會第三、四屆常委。塗忠虞還擔任了江蘇省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1987年至今)、江蘇省金陵科技著作出版基金專家評審組評審(1991年至今)、全國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第一屆委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基金委員會專業評審組特邀評審員(1994年至今)、第七、八屆江蘇省政治協商會議常委。

簡歷

1935年11月23日 生於湖北省武漢市。

1955年——1959年 南京林學院森林經營專業學習。

1959年——1961年 南京林學院林木遺傳育種研究生班研究生。

1961年——1981年 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82年——1984年 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所營林室室主任。

1985年——1994年 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江蘇林業科技》主編。

1987年 江蘇省自然科學研究人員高級職稱評審會委員。

1991年 江蘇省金陵科技著作出版基金專家評審組評審。

1994年 全中國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第一屆委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專業評審組特邀評審員。

1983年——1993年 第五、六屆江蘇省政治協商會議委員。

1993年 第七、八屆江蘇省政治協商會議常委。

主要科學技術成就

把柳樹遺傳改良研究提高到新水平

(圖)柳樹柳樹

塗忠虞精通俄語日語英語,在數十年的研究工作中,他博覽國內外科技書籍。他圍繞柳樹遺傳育種中心命題,運用植物學、植物解剖學、植物生理學植物胚胎學、遺傳學、生物統計學、林木育種學等學科的基礎理論對柳樹基因資源、育種技術、自然變異、雜交與雜種優勢、雜種遺傳變異、遠緣雜交及雜種胚胎髮育、誘變育種、無性系性狀遺傳變異規律以及無性系育種等涉及林木遺傳育種的諸多領域進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開拓性的研究成果,為柳樹遺傳育種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廣泛收集柳樹種質資源塗忠虞早在1962年就對江蘇省洪澤湖垂柳自然變異規律進行過調查研究;1975年到黑龍江帶嶺林區調查鑽天楊;1975年到新疆收集柳樹的原始資料,1979年又到雲南、四川進行調查。經過40多年的積累,對中國主要柳樹分布區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廣泛收集了國內(東北、西北及西南)15個省(自治區)及日本、美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共65種57個變種414個株系的育種材料,建立了國內保存柳樹種類最多的柳樹育種樹木園,對其經濟性狀變異、物候、適應性、物種起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柳樹遺傳育種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開展雜交、雜種變異及雜種優勢研究柳樹是易雜交的種群,有明顯的雜種優勢。他在30餘年的研究工作中,累計完成了39個種的種間、種內雜交共417個雜交組合,其中358個組合獲得雜種。他還研究了雜交可配性、雜種遺傳變異規律以及雜種優勢。從柳樹改良生長和乾形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根據F1雜種生長和分枝特性的測定,研究了種間雜種聚類和雜種性狀的主成分,為雜種選擇提供了依據。在國內外首次成功地完成了柳屬與鑽天柳屬(朝鮮柳屬)的屬間遠緣雜交和該雜種的胚胎發育。用旱柳×鑽天柳雜種與旱柳回交,從回交雜種中選育出蘇柳194(J194)無性系。蘇柳194與蘇柳172(J172)於1990年被評為國家發明二等獎。

積極探討無性係數量性狀遺傳變異規律塗忠虞在中國林木遺傳育種界率先進行了樹幹生長與分枝性狀的遺傳相關、株型變異的因子分析、光合特性的遺傳變異、各性狀相關變異及指數選擇、生長動態分析等研究,為柳樹無性系育種提供了可靠的遺傳參數。

提高無性系育種的可靠性根據柳樹的特點,制定了表型單株選擇、無性系選擇、適應性測定的無性系育種程式,給出各階段性狀測定值的表達式,大大提高了無性系選擇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密切結合林業生產實際 以科技興林為己任

結合生產,開闢多用途育種途徑柳樹是中國多用途造林綠化樹種,塗忠虞根據柳樹利用途徑(用材、柳編及觀賞等)的不同,確定不同的育種目標:用材柳,著重於速生性、乾形、柳木質量性狀;編織柳,著重於柳條產量和質量的多性狀進行綜合選擇;觀賞柳,著重於特異觀賞性狀的選擇;生態林無性系,著重於抗逆性、抗性的選擇。按無性系育種程式長期堅持定向培育、不斷提高培育質量。由於他堅持這一方向,日積月累,已選育出速生工業用材柳J1、J4、J109、J172、J329、J333、J369、J795、J799、J903;金絲垂柳優良無性系J841、J842、J1010、J1011;編織柳JW8-26、JW9B—616等優良無性系。其中有5個無性系已被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林業部列為重大推廣項目,已在江蘇、山東、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等16個省(自治區)推廣,共造林30餘萬公頃。特別是在“八五”期間,指導並支持了浙江省重點攻關項目——短輪伐期工業用材定向培育與加工利用研究,為他們提供了蘇柳及楊樹優良無性系。該研究確認蘇柳優良無性系是短輪伐期造紙用材林優良品種,已在浙江推廣。另外淮北礦務局“採煤塌陷地粉煤灰覆地營造礦柱林”、安徽省長江河道管理局把幾乎沒有經濟產出的柳樹防浪林改造為防浪與用材相結合的多功能人工林、江西省進賢縣等地的江湖低灘地“興林滅螺”造林等均獲得成功,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培育多用途樹種開闢了新的途徑。

加強科技協作,搞好知識普及“七五”、“八五”期間,結合國家攻關項目、林業部重點課題的研究和國家及林業部重大推廣項目工作的開展,組織了全中國12個省(自治區)、27個單位50多名林業科技人員參加的柳樹良種選育、推廣協作隊伍。塗忠虞走遍千山萬水、大江南北。他每到一地都要與基層林業科學工作者交談。他經常組織課題組的科技人員進行學術交流,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在這27個單位中,已有4人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形成了全中國柳樹良種研究核心力量,為科技興林作出了貢獻。

科學精神

嚴於律己

(圖)旱柳旱柳

塗忠虞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在柳樹遺傳育種研究第一線。他克服家庭困難,長期獨居於柳樹育種園內醉心於柳樹的遺傳改良,被人們稱為“娶了柳樹的人”。在長期的育種實踐中,無論是查閱大量中外科技資料、撰寫可行性研究報告,還是制定研究方案、實施計畫,以及人工授粉、雜種播種、實生苗移栽、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分析,無一不是親自動手並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的一位助手在移植不足一個月的實生苗時,詢問他何以在這數以千計的幼苗中,初選出符合育種目的的小苗呢。他笑笑說:“它們好比同卵雙生的雙胞胎,別人怎么看都是一樣的,可是他們的父母總能很準確地把他們區分開,而且能惟妙惟肖地說出種種不同。柳樹幼苗也是一樣,它們之間的差別千變萬化,很難給予定量的描述,如果你把它們當成你的孩子,天天去關心它、愛護它、觀察它,你就能準確地區分他們。”這句話裡面傾注了他的多少心血啊!他的這位助手至今仍愧嘆不如其恩師觀察之細、區分之精。

培養新秀

為使中國的柳樹遺傳育種後繼有人,塗忠虞在從事科學研究的同時,把培養青年科技人才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他身先士卒、吃苦耐勞,精心培養他們具有刻苦努力、實事求是、務實奉獻的良好科研道德。在長期的育種實踐中,他對本課題內的國中級科技人員,既從選題、計畫、實施、論文撰寫等方面給予具體的指導,又根據學科發展和研究工作的需要,有針對性地指導他們較為系統地學習林木遺傳改良相關基礎理論,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讓課題組人員分工合作,並在育種中實踐。他還根據科研工作實際,讓他們獨擋一面地開展工作,以提高他們的實戰能力。30餘年來,為提高科技人員素質,無論工作任務多么繁重,哪怕自己挑再重的擔子,也要把年輕的同志送出去進修、培訓。塗忠虞先後將其助手送到國內外相關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培訓7人次,其中有2人先後考取研究生並獲得碩士學位、3人被破格提升為副研究員,還有1人作為訪問學者被選派到義大利楊樹研究所進修,較好地完成楊樹轉基因的研究任務,該同志已被授予“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列為“江蘇省跨世紀人才培養工程(333工程)”第二層次的培養對象。

淡泊名利

塗忠虞深得葉培忠先生之真傳,凡事但求是否有利於祖國林業現代化建設,一生不追求個人的功名利祿。1975 年,他承擔了江蘇省科學技術委員會下達的“優良楊樹新品種引種試驗”研究課題,制定了可行的引種試驗計畫並主動提出與南京林產工業學院(現南京林業大學)樹木育種教研組合作主持研究,在江蘇省農林廳林業局的領導下,設立了以泗陽縣為主要基點的有省內10個單位參加的引種協作網。此間,他帶領他的助手風餐露宿、巡迴指導,1979年完成了引種階段試驗並通過引種鑑定,在此基礎上擴大引種推廣,成功地將幾個優良無性系引入中國長江中下游及黃河流域南部平原,極大地提高了中國楊樹人工林的產量和效益。該項成果先後獲得江蘇省、林業部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但在每一次報獎過程中,塗忠虞都謙遜地把自己排在主要工作人員中而讓他的助手排在前面。

30餘年來,數以百計的柳樹無性系被引種到全國各地,引種成功後,有些單位一時疏忽未講明引種材料的來源,塗忠虞坦然一笑曰:“我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我慶幸我遇到了一群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沒有他們在極其艱苦條件下的創造性工作,我們又怎么有如此豐厚的收穫?成功了,他們的名字除了同壕工作的你我之外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些無性系引種成功了,又傾注了他們多少心血?今天,它們不管長在那裡,都長在我們中國。”這是多么坦蕩的胸懷啊!

塗忠虞現雖已年逾花甲,但仍老驥伏櫪,壯志未已,指導著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承擔的國家“九五”科技攻關子專題“柳樹抗逆性改良和培育技術的研究”,即使是赴美探親期間,他仍念念不忘中國的柳樹遺傳改良研究,設法收集只分布於美國的黑柳等基因資源,為選育速生、高抗逆柳樹優良無性系、為中國生態林建設上新台階而繼續發揮著自己的餘熱。

主要論著

(圖)《江蘇林業科技》江蘇林業科技

1 塗忠虞,垂柳自然變異的初步研究,見:中國林學會主編,楊樹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農業出版社,1963,97~102。
2 塗忠虞,柳樹雜交技術的研究,見:中國植物園工作委員會主編,植物引種馴化集刊,第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66,45~56。
3 塗忠虞,柳樹雜種聚類分析,江蘇林業科技,1979,(3):1~5。
4 塗忠虞,雜種柳樹無性系分枝性狀的遺傳力及其與主幹的遺傳相關,遺傳,1980,2(5):30~33。
5 塗忠虞,柳樹雜種主成分分析,江蘇林業科技,1980,(1):10~13。
6 塗忠虞,柳樹雜交及其雜種優勢,林業科技通訊,1980,(3):1~6。
7 塗忠虞,柳樹雜種雌雄間性現象,江蘇林業科技,1981,(4):5~8。
8 塗忠虞,柳樹速生無性系J1-75及J4-75的選育,江蘇林業科技通訊,1983,(1):1~8。
9 塗忠虞,柳樹育種與栽培,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10 塗忠虞,柳樹光合特性的遺傳與變異的初步研究,林業科學,1984,20(1):26~33。
11 塗忠虞,柳樹株型變異的因子分析,南京林產工業學院學報,1988,(4):47~64。
12 塗忠虞,柳屬與朝鮮柳屬遠緣雜交的研究,西北植物研究,1984,4(2):107~116。
13 塗忠虞,喬木柳四個無性系的選擇與利用,江蘇林業科技,1983,(3):1~23。
14 塗忠虞,柳樹生長動態分析,江蘇林業科技,1986,(2):1~5。
15 塗忠虞,編織柳的性狀相關變異及其指數選擇,江蘇林業科技,1987,(1):1~5。
16 塗忠虞,柳樹生物量及其利用,江蘇林業科技,1988,(2):1~15。
17 塗忠虞,垂柳×爆竹柳的變異及無性系選擇,江蘇林業科技,1988,(4):1~8。
18 塗忠虞,簸杞柳JW8-26和簸杞柳JW9-6新無性系選育,江蘇林業科技,1989,(4):1~7。
19 塗忠虞,柳樹多用途造林及其育種,見:中國林學會、中國楊樹委員會主編,第十八屆國際楊樹會議論文集,北京:林業出版社,1990,299~303。
20 塗忠虞,柳樹無性系年生長進程的數學模擬及其差異性檢驗,見:徐緯英,張培杲主編,全國林木遺傳育種第五次學術報告會論文彙編,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1990,113~118。
21 塗忠虞,柳樹造紙及礦柱用材優良無性系選育,江蘇林業科技,1997,(1):1~7。
22 塗忠虞,旱柳垂柳白柳、和爆竹柳的遺傳改良,見:塗忠虞主編,闊葉樹遺傳改良,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1,142~166。
23 塗忠虞主編,闊葉樹遺傳改良,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1。
24 塗忠虞,編織柳數量性狀相關分析,見:塗忠虞主編,中國林木遺傳育種進展,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1,181~188。
25 塗忠虞,柳樹育種的進展與成就,見:塗忠虞、沈熙環主編,中國林木遺傳育種進展,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3,176~18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