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杲

張培杲

張培杲,林木遺傳育種學家。長期從事林木遺傳育種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首次提出了楊樹單倍體育種程式。主持中國東北和內蒙古東部四大針葉用材樹種紅松、樟子松、興安落葉松和長白落葉松的種源研究,提出了這4個樹種的地理變異規律、種源區劃和優良種源的選擇,為提高東北林區的林木生長量作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信息

生平簡介

早期

張培杲,1922年1月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棠下村的書香門第。1936年考入江蘇省立常州中學。1937年12月日軍攻陷上海,他隻身流亡到漢口,後轉重慶,1938年考入四川省合川縣國立第二中學國中,1943年高中畢業,因6個學期成績均名列前茅,保送浙江大學化工系,後轉入浙江大學農學院園藝系。

1947年畢業留校在森林系任助教。1949年杭州解放前夕加入地下黨領導的護校行列,日夜值班,反對遷校。1952進入新成立的東北林學院(現東北林業大學)。在該校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

2012年7月5日病逝於蘇州。

研究員

1962年張培杲兼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指導木本糧油的育種工作。1979-1980年在美國愛達荷大學從事落葉松育種研究工作。1986-1997年連任第二、三屆中國林學會林木遺傳育種分會主任委員。1988年受聘擔任南京林業大學兼職教授。1991年在東北林業大學林木遺傳育種研究室教授兼研究室主任的崗位上退休。1992年任黑龍江省林木遺傳育種學會主任。

教學

張培杲在高校執教的44年中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過林木育種學、細胞遺傳學、群體遺傳學、林木遺傳育種進展等8門課程,培養10餘名碩士研究生和大批本科生。

研究

張培杲曾做過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50年代圍繞木本糧油的改良進行核桃楸與核桃的雜交,榛子的引種、選種與花粉生物學的研究等。60年代進行楊樹的雜交育種。

70年代進行楊樹單倍體育種。自80年代國家開展科技攻關以來,在“六五”和“七五”期間,一直主持中國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紅松、樟子松、興安落葉松和長白落葉松的地理種源試驗,並多次獲得國家、黑龍江省和林業部的獎勵。

著作

張培杲為了促進中國林木遺傳育種的發展,除發表階段性的研究論文外,還主編、翻譯了《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林業卷)《林木育種學》等著作。

工作經歷

1947-1952年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學農學院森林系任助教。

1952-1954年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東北農林學院任助教(現東北林業大學)。

1954-1962年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東北林學院任助教(現東北林業大學)、講師。

1962-1966年 兼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1979-1980年 美國愛達荷大學進行落葉松的育種工作。

1962-1982年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東北農林學院任副教授。

1982-1991年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東北林業大學任教授。

1986-1990年 南京林業大學兼職教授。

1986-1997年 任中國林學會林木遺傳育種學分會第二、三屆主任委員。

主要成就

為林木遺傳育種學科發展辛勤勞作

1950年,張培杲參加農林部組織的華東浙江西部森林普查工作時,除收集木材標本外,還調查了解林業的生產技術。當時不管是國營還是私有林場,除老一輩林學家做一些國外松樹的引種工作外,基本都沿襲舊的生產方式,見種就采,甚至進行林木的負向選擇。採種多集中在分枝低矮的母樹上,因為劣等林木結實多,主幹低矮,採種方便。杉木等樹種的無性繁殖,就從鄰近的老伐根上切取插穗,就近補插,所以林木都呈退化的趨勢。張培果立志改變這種現狀,使林木像農作物或園藝花草一樣進行良種選育,提高林木生長量和木材材性。但當時在林業中很少進行這方面的研究。為了實現改良林木的願望,他獨自對林木個體間的變異做了大量的觀察,調查了馬尾松松脂產量的株間差異;杉木扦插的位置效應;桉樹北移凍害的種間差異等。50年代初張培杲根據蘇聯的木本植物階段發育理論,做了苗木年發育周期的觀察,為中國林木育種學的建立和發展做了初步探索。

1954年,在全面學習蘇聯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林業部提出在中國高等林業院校中開設林木遺傳育種課程。他所在的東北林業大學主動承擔了此項課程。當時主要參考資料是由俄文譯成中文的《林木遺傳育種學》教本(雅勃羅編著的蘇聯統一教科書),該書主要介紹米丘林遺傳學原理,而米丘林遺傳學沒有涉及具體的遺傳物質,很少講到林木育種的具體措施,在遺傳理論上也不夠具體。他對此理論表示懷疑,最後,張培杲本著科學態度,拾起了正在受到批判的摩爾根遺傳學,追憶遺傳物質與性狀表達的內在聯繫。他在講課中只能壓縮遺傳學理論,按摩爾根遺傳學的觀點一般性地介紹有性繁殖、無性繁殖和人工誘變下的遺傳變異,使學生從縱的方面來理解各種育種措施下可能出現的遺傳變異。

他刻苦自修俄語,在蘇聯原版的林木育種專著中或農林育種雜誌的材料中收集自己需要的育種技術,如錫泊豈亦夫的通過耐寒性強的野生核桃楸與出仁率高的家核桃雜交,使核桃栽培區北移的措施;楊樹的切枝雜交;固氮效能高的赤楊的篩選等。在英美的期刊中摘錄落葉松的種間雜交和濕地松產脂量的提高等措施,以此彌補遺傳理論不足的缺陷。

在當時的條件下,還無法確定控制樹木性狀的基因。在教材中只能使用統計學方法來預測育種目標可能出現的機率。張培杲參加編寫中國第一部林木育種學教材時,引進了大量的統計學方法來解決林木育種中的眾多問題,闡明了多基因性狀、表型變數、環境變數的概念,在各種育種措施下估算各育種層次中可能獲得的遺傳增益等。

張培杲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還意識到林木育種不是個體的改良,而是群體的改良。他在大學本科教材中引進群體遺傳的概念,用群體遺傳學理論來充實林木育種學,1978開始在研究生課程中講授群體遺傳學。

90年代,隨著分子遺傳學的飛速發展,RADP技術的出現,轉基因等分子遺傳學水平的提高,張培杲認為林木育種也一定會運用分子遺傳學理論來解決育種問題。雖然他已退休了,沒能親自把這部分內容編入教材,但他根據國內外的最新成就,擬訂了試驗方案交給青年教師,囑咐他們繼續改進林木育種學教材。

張培杲從1950年開始到1991年退休為止,在林木遺傳育種的教學和科研崗位上工作了41年,為中國的林木育種做出了巨大貢獻。在這41年中張培杲經過了不少艱難與坎坷,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雖然現在退休了,但他仍關注著中國的林木育種事業的發展。

林木遺傳育種研究碩果纍纍

20世紀50年代,張培杲回響國家增產糧油的號召進行木本油料的研究,開展核桃楸與核桃的雜交研究,用氯化銨等的稀溶液代替純水配置的固體培養基培養核桃花粉,在國內外首次解決了核桃花粉發芽的誘導工作。他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研究所兼職過程中,從事歐洲榛子的引種、中國東北榛子的選種以及榛子林復壯栽培技術的研究,摸清了野生榛子果實的變異範圍,提出了榛子的選種技術和榛子苗木的復壯方法。

60年代,張培杲為了緩解木材的供需矛盾和行道樹品種的單一現狀,進行楊樹的切枝雜交,在楊樹的切枝雜交中獲得了冠形窄、乾形優美的行道樹和一些速生的無性系,為以後的楊樹單倍體育種提供了極好的研究材料。

70年代,張培杲主要從事楊樹單倍體育種的研究。他發現,第一,用雜種楊樹雄株的花粉來誘導植株的誘導率,遠遠超過純種楊樹的花粉,而且與純種相比,它往往隱藏著豐富的遺傳變異;第二,剛誘導產生的花粉植株苗往往是多種倍性的細胞混雜在一起,但隨著苗木的逐年生長,植株的倍性會自動調整,最後調整到二倍體;第三,因為花粉單倍體植株具有豐富的變異性,所以花粉植株間從乾型、樹皮顏色、葉形、生長習性等方面都有變異。為此,楊樹花粉植株的誘導是楊樹雜交育種更深層的育種途徑。單倍體育種可以更廣泛的利用不同基因組合來拓寬雜種優勢。張培杲從事的楊樹花粉植株的誘導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於1978年獲首屆全國科學大會獎,1991年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張培杲在小黑楊推廣工作上成績顯著,於1985年獲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家計畫委員會、國家經濟委員會和財政部的推廣獎。

70年代末張培杲帶著落葉松的研究項目去美國愛達荷大學森林資源與野生動物學院進行落葉松改良的合作研究。開創了林木育種的國際交流,獲得了該院很高的評價。

80年代,張培杲作為林業部攻關課題的領導人之一,負責全國範圍內的種源試驗,從規劃、實施、檢查驗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中國進一步的林木育種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還親自負責東北和內蒙古東部重要針葉用材樹種紅松、樟子松、興安落葉松和長白落葉松的種源研究。經過10多年的試驗研究,揭示了這4個樹種的地理變異規律,劃分了種源區,並為各造林區選擇了優良種源。本著邊試驗邊推廣的原則,在試驗開始後不久,就根據試驗的初步結果在東北地區推廣初選的優良種源,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根據此次種源研究的結果,林業部和黑龍江省在寧安縣小北湖林場建立了部省聯營的長白落葉松母樹林生產基地,持續不斷地為林業生產供應良種。

由張培杲先生主持的4個樹種的種源研究成果獲得多項獎勵,其中長白落葉松種源試驗研究於1991年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紅松、樟子松和興安落葉松3個樹種的種源研究也於同期分別獲得了林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3年東北3省和內蒙古4省、自治區主要用材樹種的種源研究獲得了中國林學會梁希獎(第二屆)。

種源研究的主要問題是了解樹種的演化歷程,目前的分布範圍是正在收縮的樹種還是正在擴展的樹種,以及樹種分布的立地條件。為了使參與實驗的其他老師在研究中少走彎路,他把從國內外多年收集的資料全部公開,供大家參考。在實驗開始之前,張培杲根據資料對紅松、樟子松、興安落葉松和長白落葉松作了深入的分析。認為紅松可能是一個收縮種。樟子松從其祖先歐洲松來看,是一個擴展種。這些分析對種源實驗過程中採種點的選擇、實驗點的布局、實驗結論的產生、最佳種源的推廣和區外引種都有很大的指導價值。

90年代初,東北林業大學承擔了樺木膠合板材、紙漿材良種選育的“八五”國家攻關課題。張培杲認為中國可以借鑑芬蘭在樺木育種方面的先進經驗,在塑膠大棚內對樺木進行強化育種,與常規的樺木育種結合起來,進一步完善樺木的整套育種程式。他認為如何利用樺木優良品種造林,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東北地區的白樺分布面積廣、萌生能力強,很難對現有的白樺次生林進行改造。他積極尋求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借鑑前蘇聯樺木育種的先進技術,使東北林業大學成為全國樺木育種的中心,協調全國的樺木育種。

80年代末,張培杲被聘為《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林業卷)林木遺傳育種分卷的主編,張培杲與編寫組的同志總結了新中國成立前、尤其是中國在林木遺傳育種方面的成就和現在進展等,為將來的林木遺傳育種奠定了基礎。

孜孜不倦培養年輕一代

張培杲十分注意對青年一代的培養,在嚴謹治學的同時孜孜不倦地培養年輕人,由淺入深循循誘導,在教學和科研的前沿無私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熱。

在課堂上張培杲注重基礎理論;實驗操作上要求掌握先進技術;治學上必須實事求是。所以張培杲對研究生或青年教師的學習和研究工作,從計畫的制定、實驗的操作和論文的審閱都一絲不苟,尤其在審閱反映科研成果的論文時,字斟句酌,反覆推敲,非常嚴格,儘自己掌握的知識給予補充和修改。張培杲認為,審閱論文必須盡責,否則等於誤己誤人。同時,他也深深意識到為他人審閱論文的同時也是一種學習,因為年輕人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論文中必定會有創新或獨到之處。所以張培杲發現有創新和獨到之處的方法或結論都摘錄下來,並做成與摘要相對應的分類卡片,向需要這方面資料的師生推薦。

張培杲很注意年輕教師的培養。只要青年教師具備了講課的能力,張培杲必定積極鼓勵,幫助他們選擇教材、指導教案寫作。有時甚至以共同的名義開課,解除青年教師講課時的思想負擔和緊張情緒。為使其他教師具備指導研究生的資格,請他們共同指導研究生,提高其指導研究生的能力。

70年代張培杲在外講學時,獲悉日本在楊樹單倍體的研究上有所突破。他認為這一技術的突破會縮短林木育種周期,就及時的把這一信息告訴在校老師,並建議他們從事該項試驗。經過他們共同努力,終於獲得了突破性進展,填補了國內空白。

張培杲晚年得知美國在火炬松上已經用RADP法分析染色體上的基因位點時,非常興奮,預感到當年的夙願即將實現。所以立刻向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索取這方面的試驗報告、操作方法與技術。並根據國外學者們的成功經驗,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研究方案,交給年輕教師,鼓勵他們在中國開展此項工作,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主要著作

1 王明庥,張培杲等.樹木育種學.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

2 密克斯SP(美國)(張培杲等譯).森林遺傳學實驗新技術.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1.

3 張培果.林木育種學.見: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林業卷.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

4 貝奇YPS等(印度)(張培果等譯).林木和果樹的生物技術.北京:林業出版社,1983.

人物評價

張培杲先生為人樸實,謙虛謹慎,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經常把榮譽給予他人,困難留給自己。張培杲在鼓勵研究生髮表論文之際,從不掛自己的名字。在多年攻關研究中,張培杲與合作者共同研究的成果發表論文時,也不寫自己的名字或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後,只表明自己還在工作。他還經常義務地為他人審閱科研計畫、科研論文等。

1991年,張培杲從東北林業大學林木遺傳育種研究室教授兼主任的崗位上退了下來,張培杲為了使自己收藏的書籍和資料能發揮更大的作用,退休後把一生在各地書店中精選的數千冊書籍、複製的絕版材料、同行贈送的論文專著、讀書卡片、資料摘要等都送給了年輕教師,給年輕一代作參考,讓這些資料發揮更大的作用。

張培杲一生都在為中國的林業事業奮鬥,他以淵博的知識和對林業事業執著的愛為中國林業譜寫出一幅幅動人的篇章。張培杲現已76歲高齡,但仍繼續在為林業事業默默的耕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