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耶扎,F.

瑞士詩人、小說家。畢業於義大利帕維亞大學法律系。1897年在瑞士一所高級中學教授義大利文學,隨後任校長。不久,在蘇黎世工學院主持義大利文學講座。他和義大利文學界的關係密切,20世紀初開始用義大利語寫作詩歌、小說。他的第一部長詩《繆斯卡利奧佩》,包括《教堂》(1903)、《王宮》(1904)、《城市》(1907)3部分,吟頌詩歌女神卡利奧佩,具有19世紀傳統詩歌的特點,可以看出義大利詩人卡爾杜齊的影響。其後問世的詩作,如《金色的林蔭道》(1911)、《星夜》(1933)等,又揉合進了高蹈派詩歌的特點,詩風纖細,富有田園詩的情調。

基耶扎,F.

正文

瑞士詩人、小說家。畢業於義大利帕維亞大學法律系。1897年在瑞士一所高級中學教授義大利文學,隨後任校長。不久,在蘇黎世工學院主持義大利文學講座。他和義大利文學界的關係密切,20世紀初開始用義大利語寫作詩歌、小說。他的第一部長詩《繆斯卡利奧佩》,包括《教堂》(1903)、《王宮》(1904)、《城市》(1907)3部分,吟頌詩歌女神卡利奧佩,具有19世紀傳統詩歌的特點,可以看出義大利詩人卡爾杜齊的影響。其後問世的詩作,如《金色的林蔭道》(1911)、《星夜》(1933)等,又揉合進了高蹈派詩歌的特點,詩風纖細,富有田園詩的情調。
長篇小說《三月的春光》(1925)是基耶扎的代表作,寫一個鄉村小鎮的少年的成長,追敘他童年時在令人神往的早春三月里的歡樂,以及進入青春時代的經歷。出色的心理描寫,含蓄的教誨,風趣幽默的風格,是這部作品的特色,也反映出義大利作家曼佐尼和“微暗派”對他的影響。他的其他幾部散文作品也有同樣的傾向,如《我的田園的故事》(1929)、《我的世界的發現》(1934)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