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醫保並軌

城鄉醫保並軌

城鄉醫保並軌,是指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到,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制度。截至目前,東營在山東省率先試點了城鄉醫保並軌工作。

基本信息

簡介

威海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並軌相關事宜,而淄博也於上個月確定了從明年1月1日起,正式啟動全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並軌。

山東率先試水

城鄉醫保並軌城鄉醫保並軌
東營率先試點“並軌”成全省醫改方向
今年1月1日,東營率先試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城居保)合併,成為山東省第一個在市級層面實現城鄉醫保一體化的地市。
兩個月後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山東省副省長王隨蓮就此表態:東營市將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並軌,是將來山東醫改工作的方向。
此後,淄博和威海兩地相繼籌備試點城鄉醫保並軌。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淄博市召開了全市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整合工作會議,確定從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啟動統籌全市城鄉居民醫保工作。
而在威海榮成市,原屬於衛生部門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目前已遷至屬於市人社部門管理的醫療保險事業處辦公。威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一工作人員受訪時表示,“目前關於全市城鄉醫保並軌,已經有一個意見稿,正在徵求意見。”
“一制兩檔”農民享市民醫保待遇
並軌中,東營將原本由衛生部門管理的新農合和人社部門管理的城居保,整合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雙軌並行造成了經辦資源浪費,行政成本過高。合併後,實行以人社部門為主的共同管理體制,實現了城鄉醫保政策、信息系統和經辦機構的統一。”東營市發改委社會科科長、市醫改辦綜合組組長衣淑珍表示。
目前,東營的新醫保不再區分參保人員是農民還是市民,醫保待遇只與繳費檔次掛鈎。參保人員繳費標準設兩個檔,即“一制兩檔”:一檔每人每年80元,二檔每人每年120元,參保人員可以自由選擇繳費標準,70歲以上的老人,不用繳納醫保費就可直接享受二檔醫保待遇。
衣淑珍告訴記者,雖實行了兩檔,但從今年運行情況看,原參加新農合的109萬人中,有近40萬人轉至120元的二檔繳費。
同樣在淄博,明年也將推行分檔繳費制。成年居民個人繳費分兩類標準,一類標準為每人每年200元,二類標準為每人每年100元。農村居民可在一類、二類標準中自願選擇。享受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農村五保供養對象、重度殘疾人個人不繳費,由政府代繳。
報銷藥品數目增至2400多種
從年初到現在,東營城鄉醫保並軌試點取得了良好效果。統計顯示,全市城鄉居民醫保住院實際報銷比例同比提高9.13%,普通門診提高了10.59%,而新政策更為農民帶來了實惠
由於新農合之前是縣級統籌,各縣區政策有所差異。以東營市下轄的墾利縣為例,並軌前,農民能報銷的藥品目錄最多1127種,很多藥不能報,而同期的城居保報銷目錄達2387種;並軌後,農民將與後者享同等待遇。明年起在淄博,原新農合支付藥品目錄也將擴大,從1100多種增加到2400多種。

兩個樣本

城鄉醫保並軌城鄉醫保並軌
城鄉醫保並軌、兩個樣本
東營
新醫保不再區分參保人員是農民還是市民,醫保待遇只與繳費檔次掛鈎。
參保人員繳費標準設兩個檔,即“一制兩檔”:一檔每人每年80元,二檔每人每年120元。
參保人員可以自由選擇繳費標準。
城鄉醫保並軌
70歲以上的老人,不用繳納醫保費就可直接享受二檔醫保待遇。
淄博
明年也將推行分檔繳費制
成年居民個人繳費分兩類標準。
一類標準為每人每年200元。
二類標準為每人每年100元。
農村居民可在一類、二類標準中自願選擇。
享受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農村五保供養對象、重度殘疾人個人不繳費,由政府代繳。

相關信息

合肥探索城鄉低保養老醫保三制並軌
據合肥線上,12月3日上午,在市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會上,市長張慶軍透露了合肥未來發展的一些新動向:合肥的白色家電和汽車,今後或許可以通過“新絲綢之路”更多地走進歐洲人的家庭,讓合肥的開放道路更寬廣;在深化城鄉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均衡發展上,合肥下一步將努力實現城鄉低保、基本養老、醫療保險“三制並軌”;在循環經濟發展中,合肥將更多地考慮發展“靜脈產業”。
“六分開”向民生工程拓展
“近年來合肥推出了一批在全省全國具有示範意義的先行之作,並產生了顯著的品牌效應。”張慶軍說,比如,招投標“合肥模式”就很有吸引力,很多外市甚至外省的項目都在合肥招投標。
對下一步的改革,張慶軍說,在挖掘改革紅利的同時,努力在全國創造更多先行先試版的“合肥模式”。
比如在建設管理方面,近年來推行規劃、設計立項、招標、投資、建設“六分開”制度,成效明顯。下一步要推動“六分開”向縣(市)區、開發區延伸,向中小工程和民生工程拓展。深化市政園林管養體制改革,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可開啟“新絲綢之路”
“除招商引資外,合肥在技術和市場等方面,可以更多地謀划走出去的戰略。”張慶軍說,合肥的家電和汽車製造業等,在國外都非常受歡迎,很有市場。
在走出去的路徑上,張慶軍提出“可以考慮開啟新的絲綢之路,通過歐亞大陸橋前往歐洲。”目前中部一些城市像武漢、鄭州等都在做這方面的考慮,就連廣州都在考慮這條航線,合肥也可以做一些嘗試,讓“走出去”的道路更廣一些。
新橋國際機場開通後,美國“洋八戒”都從這個機場空運過來,今後合肥是否可以在特色口岸建設上做些文章?“目前國內在入境動物檢疫方面,還缺少專業性的特色口岸,合肥現在有了新橋機場,可以做些考慮。”張慶軍說,此外,在特色口岸建設發展中,合肥綜合保稅區有望近期獲批。

城鄉醫保並軌城鄉醫保並軌
重視發展“靜脈產業”
建築垃圾、生活垃圾、生產廢棄物等固體廢棄物現在數量已非常驚人,如何更好地實現這些廢棄物的再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張慶軍說:“在這方面我們才剛剛起步,發展空間和潛力非常大。”
“以往我們更多地可能是在強調發展動脈產業,比如推進工業生產,加大供給。”張慶軍說,就像是人體心臟在不斷製造新鮮血液,但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我們就要開始重視發展“靜脈產業”。如同人體靜脈回流的血液,如何做好回收利用是今後發展的一個重點。
據了解,目前已經在肥東建設了循環經濟產業園,一些項目開始投產運營,其中就包括固體廢棄物焚燒發電項目。只要先期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後,將燃燒值較高的垃圾分類集中,就能進行焚燒發電,既能實現垃圾的減量,同時又能實現廢物利用。今後像這樣的循環產業將會越來越多。
精簡縣(市)區等機構
在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上,張慶軍提出“要統籌考慮行政機構設定,首先就要把縣(市)區和鄉鎮(街道)機構設定得更加精簡,可不與上級對口設定,並且力求一步精簡到位。比如,進一步整合執法主體,將行政執法整合為公安執法、城管執法、市場監管、文化執法等。”
張慶軍說,對行政審批流程做進一步的標準化管理。可以考慮基礎資料庫建設,在人口信息、不動產信息和信用信息的基礎上,完善基礎資料庫。行政審批部門掌握這些信息後,就可以精簡審批程式、加快審批速度,進一步提高政府辦事效能,也能更方便市民和企業。
在社區管理體制改革中,將深化城鄉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均衡發展,探索城鄉低保、基本養老、醫療保險“三制並軌”。通過投融資、建設、分配、管理等體制機制創新,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城中村改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