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樓鎮

坊樓鎮

坊樓鎮是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下轄的一個鎮,地處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北部,屬江西省重點鎮,是蓮花縣的工業強鎮和交通樞紐。東與閃石鄉、湖上鄉、良坊鎮接壤,南與南嶺鄉、荷塘鄉毗鄰,西靠羅霄山與湖南攸縣相連,北與高洲鄉、六市鄉交界。全鎮人口2.3萬,均為漢族江右民系。

基本信息

坊樓概況

交通地圖
坊樓鎮全鎮面積119.71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108個村民小組,4958戶,總人口25960人,耕地面積1189.3公頃,山林面積7478公頃。319國道、路坊省道貫穿全鎮,交通便捷。坊樓鎮是明朝大理學家劉元卿、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恢先的故里;在革命戰爭時期湧現了拚死保護蓮花一支槍的賀國慶、不願當將軍回家當農民的甘祖昌等一大批優秀兒女。坊樓鎮境內煤炭、鐵礦、水電等資源豐富,優質無煙煤儲量達5600萬噸;生態條件優良,森林覆蓋率達59%,無重污染企業。2005年,該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進步,工農業總產值達23620萬元,比2004年增長16%;財政收入1125萬元,比2004年增長33%;農民人均收入1461元,同比增長130元;招商引資共簽約項目11個,其中投資超千萬的企業兩個,實際進資達7100萬元。各項工作均進入全縣鄉鎮前三句,獲綜合考評第二名。

行政代碼

[郵編]337103
[代碼]360321105:~200坊樓村 ~201羅市村 ~202東邊村 ~203富樹村 ~204小江村 ~205奢下村 ~206新梘村 ~207沿背村 ~208田壟村 ~209洋橋村 ~210甘家村 ~211紅源村 ~212東星村 ~213屋場村 ~214江山村

歷史沿革

1955年置坊樓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4年建鎮。1997年,面積119.7平方千米,人口2.3萬,轄坊樓、江山、小王廟、東邊、屋場、甘家、東田、沿背、梘下、新城、寨上、奢下、富沖、樹下、洌源、蕉葉沖、小江、羅市、洋橋、田壠20個行政村。

經濟建設

坊樓鎮
衛星地圖
牢牢把握“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這條主線,大力加強“親民、為民、富民”三民好班子建設,以此推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快速發展。財政收入從2004年的572.8萬元增長到2007年的1847萬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民生工程、集鎮建設生機勃勃,產業結構調整、精神文明建設勢頭強勁喜人。被列為全省農村經濟“百強鄉鎮”,鎮黨政班子榮獲省、市、縣三級“三民好班子”稱號,江山村榮獲全省環境優美村莊稱號,坊樓村黨支部、新梘村黨支部被市委評為“紅旗村黨支部”。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思路是:繼續深化“三項創建”活動,以“練好五字功”活動為契機,提高幹部綜合素質;以“五四三工程為抓手”,打造“三民”好班子;以“三幫三聯三途徑”活動為載體,爭創“十面紅旗”黨支部。緊扣提速發展的主題,大力最佳化產業結構,逐步擺脫對傳統資源產業的依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在2008年實現財政收入超過2600萬元,開創坊樓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努力把坊樓建設成為和諧、富裕、繁榮、文明的贛西重鎮。

財政收入穩步增長

坊樓鎮2007年的財稅任務總數是1756萬元,2008年的財稅任務總數是2569萬元,兩相比較淨增813萬元,任務重、壓力大。面對這種形勢,坊樓鎮一方面積極培植財源,加強運作,努力拓展新型業態領域,做活經濟文章;另一方面不斷完善稅收征管體制,加強征管,防止跑、滴、漏稅現象發生,做到應收就收。2008年10月份,共完成財稅總收入2295.26萬元,占年任務的89.3%,同比增長49.9%,其中:國稅完成1387.67萬元,地稅完成819.94萬元,財政完成87.65萬元。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86.75萬元,占年任務的81.6%,同比增長61.7%。

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

坊樓鎮堅持科學實施“興工強鎮、興農富民、三產帶動、項目拉動”戰略。一是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對現有煤礦進行擴編整合和技術改造,全面提升持證煤礦年生產能力。二是,通過對外招商引資、對內激活民資等方式,進一步加快培育壯大象華雄電子、安博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賽獅安全防護用品材料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的建設步伐。三是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和特色農業,著力打造東邊花卉苗木基地、贛星農業開發基地、綠色優質稻生產基地、萬畝高產油菜基地建設。至2008年末,坊樓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開發、電子元件、特種材料、特色種養為主導產業,工業和農業協調發展的產業經濟新格局。

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

坊樓鎮堅持對上跑項爭資、對外招商引資、對內激活民資多措並舉,到2008年末,共引進內資6000萬元,外資150萬美元。已簽約項目13個,其中投產有7個,在建5個,意向1個。大項目有投資2000萬元的江西賽威安全防護用品有限公司正在建設過程當中,建成後,預計提銷售額達5000萬元以上,三年後產值超億元;總投資約2000萬元贛星安搏科技材料廠,目前已建好廠房1600平方米,辦公樓300平方米,預計安裝5條生產線,目前有4條生產線已安裝到位並投產;集種養、休閒、水電開發於一體的贛星農業開發公司,目前,已建辦公大樓一座,興建標準化豬舍12棟約1600平方米,引進種豬120頭,飼養肉豬1230頭,種植果樹300畝、西瓜150畝,興建小水庫一座,水力發電站正在建設中,項目總投資達3000萬元。

社會事業

坊樓鎮
集鎮一景
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加快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2008年,坊樓鎮組織鎮機關幹部職工和社會人士為四川抗震救災捐資14.3674萬元;發放農村低保金5.31861萬元,臨時救助金1.41萬元,支助貧困戶建房資金10.6萬元;農村新型醫療合作參保20419人,參保率達92%;城鎮居民醫療合作參保802人,參保率達59.6 %,在蓮花縣全縣鄉鎮排名第一;全年辦理創業小額貼息貸款32件;新增就業680人,就業率達94%。坊樓鎮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來抓,以鞏固“兩基”為重點,紮實做好“控輟保學”工作,加大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育人環境得到改善。同時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和抓好濟困助學,促進教育事業的有序發展。坊樓鎮政府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擠出資金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全面興建坊樓中心衛生院和規範村級診所,不斷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水平。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全面發展繁榮農村文化。一是設立村級圖書室、閱覽室和精神文明活動中心,為農民民眾精神文明生活創造場所條件。二是以重大慶典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各種文體活動,不斷豐富農民民眾的文化娛樂生活。三是認真落實“三下鄉”政策。
2008年,以創建“省級文明衛生城市”和“環境優美鄉鎮”兩項活動為契機,坊樓鎮大力開展鎮村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和“一大四小”造林綠化工程。一是全面啟動集鎮建設改造工程,對集鎮路面和配套設施進行全面改造,對集鎮兩邊全面綠化亮化,對亂停亂放、亂倒垃圾、占道為市、違章搭建現象進行整治,並建立健全集鎮管理的長效機制,全力提升集鎮的功能與品位,著力打造一個“生態型、園林型、功能型”集鎮。二是在2007年5個新農村建設點的基礎上新增4個新農村建設點,不斷擴大新農村建設範圍,在重點開展“三清三改”的同時,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打造美麗、宜居村落。三是全力實施封山育林造林綠化和“一大四小”造林綠化工程,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力爭打造一個生態城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