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溫度

地表溫度

地表溫度,就是地面的溫度。太陽的熱能被輻射到達地面後,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熱,對地面的溫度進行測量後得到的溫度就是地表溫度。地表溫度還會由所處地點環境而有所不同。

溫度區別

地表溫度和天氣預報所報氣溫的區別

天氣預報所報的氣溫是空氣溫度。太陽的熱能被地面吸收後,地面再通過輻射、傳導和對流把熱傳給空氣,這是空氣中熱量的主要來源。而太陽輻射直接被大氣吸收的部分使空氣增熱的作用極小,只能使氣溫升高0.015~0.02℃。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一般情況下,地表溫度都會高於氣溫。

影響因素

影響地表溫度變化的因素也比較多,比如地表濕度、氣溫、光照強度、地表材質(比如是草坪還是裸露土地,還是水泥地面,或者是瀝青地面)等。對於一個地區而言,該地區的地表溫度主要取決於:該地區所在的緯度(如赤道線上的地區與北極的北冰洋地區的溫度就有大幾十度的溫差),另外還有海拔的高差、人口的密度、工業的發展程度、森林的覆蓋(如同一緯度上的沙漠地區和原始森林地區的溫差也很大)等。

是否等同

對,一般就是這樣認為、規定的。全球的平均溫度,就說的是與人類生活的生物圈關係密切的平均地球表面的溫度,不考慮地球內部溫度。

溫度數據

NASA官網的搜尋就可以找到。有圖例說明,也有數據說明,不過都是英文版的,但也可以轉換成中文。

中國溫度

我國最低地表溫度為-56℃,在黑龍江省漠河縣。在那裡,因為太冷,樹木長得很慢,直徑10厘米的樹需要長十幾年。

在大興安嶺地區也曾出現過罕見低溫,其他地方未見。

地表溫度信息

地表溫度,就是地面的溫度。太陽的熱能被輻射到達地面後,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熱,對地面的溫度進行測量後得到的溫度就是地表溫度。地表溫度還會由所處地點環境而有所不同。多種衛星遙感數據反演地表溫度(LST)信息產品是地理國情監測雲平台推出的生態環境類系列數據產品之一。

產品及算法

模型算法

地溫的獲取主要是依賴於遙感反演的方法,通過多種反演算法的精度比較,其中Landsat TM/ETM與環境小衛星最後單窗算法,Modis採用的是劈窗算法,而AVHRR採用分裂窗算法,並在此種算法的基礎之上加入了經驗擬合的修正。誤差主要是對低空空氣溫度的估算上,分析得到地溫空間分布規律與實際的分布特徵有著很強的一致性,基本在0.4之內,與國內外專家的參考文獻為驗證基礎,並進行了相關的野外驗證,數據空間一致性良好,可實現各部門套用。

◆TM/ETM與環境小衛星算法如公式(1):

TS=[a×(1-C-D)+(b×(1-C-D)+C+D)×T6-D×Ta] /C………(1)

式中,Ts為地表溫度,a和b為經驗係數(a=-67.35535,b=0.458608),T6為TM6的亮度溫度(K),Ta為大氣平均作用溫度(K),C和D為中間參數。

◆Modis算法如公式(2):

TS=( C32 (B31+ D31)- C31(D32+ B32))/( C32 A31- C31 A32) ………(2)

其中 TS:地表溫度;A31、A32、B31、B32、C31、C32、D31、D32是參數,是由大氣透過率和地表返照率等因子確定的。

◆AVHRR算法如公式(3):

Ts=T4 +3.33×(T4-T5 ) ………(3)

式中, Ts是地表溫度,T4、T5分別為AVHRR第4、5通道的亮度溫度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