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質

地形地質指的是地物和地貌的總稱。它包括地勢與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內的地表形態,海底地形大體分為大陸架、大陸坡和洋底三部分。

 

地形概念:

地形【topography】指的是地物和地貌的總稱。
(1) [land forms;physical Contours;gene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topographic]
(2) 包括地勢與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內的地表形態
(3)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統稱
1.地面的形狀。《戰國策·秦策二》:“ 甘茂 賢人,非恆士也。其居 秦 ,累世重矣,自 餚塞 、 溪谷 ,地形險易,盡知之。” 唐 白居易 《早春即事》詩:“物變隨天氣,春生逐地形。”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天子之學曰辟雍,諸侯之學曰泮宮,皆象地形而為之名耳。” 毛澤東 《論持久戰》七十:“射擊原則的‘蔭蔽身體,發揚火力’是什麼意思呢?前者為了保存自己,後者為了消滅敵人。因為前者,於是利用地形地物,採取躍進運動,疏開隊形,種種方法都發生了。”
2.指地理位置。 宋 蘇軾 《徐州謝兩府啟》:“地形襟要,當東西水陸之沖;民食艱難,正春夏旱蝗之際。”
陸地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總稱地形。按其形態可分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種類型。地形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它時刻在變化著。此外,還有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河流、三角洲、瀑布、湖泊、沙漠等。
七大洲的地形各具特色,歐洲、非洲、南極洲地形較為單一。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較低平,平均海拔3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個洲;非洲大陸地形以高原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南極洲地面多被冰雪覆蓋,平均海拔超過了2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亞大陸的地形,大體上可以分為西部、中部、東部三大地形區,所不同的是南北美洲地形組合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高原,澳大利亞大陸的地形組合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亞洲地形最為複雜,其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積廣大,平原分布在大陸周圍。海底地形大體分為大陸架、大陸坡和洋底三部分。海底地貌類型複雜,有很深的海溝
面積廣大的洋盆,以及綿延的海嶺等。世界最深海溝是位於太平洋的馬里亞那海溝,最高的山是喜瑪拉雅山。
 

 中國地形的主要特徵

1.地形多種多樣 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有雄偉的高原、起伏的山嶺、廣闊的平原、低緩的丘陵,還有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低平的大小盆地。陸地上的5種基本地形類型,中國均有分布,這為中國工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條件。
2.山區面積廣大 通常人們把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稱為山區。中國山區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2/3,這是中國地形的又一顯著特徵。山區面積廣大,給交通運輸和農業發展帶來一定困難,但山區可提供林產、礦產、水能和旅遊資源,為改變山區面貌、發展山區經濟提供了資源保證。
3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布。
地勢的第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與東部邊緣分布有崑崙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是地勢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分布著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其東面的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是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分布著廣闊的平原,間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過北緯32°線,自西向東作一幅中國地形剖面圖,從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東部平原,西高東低,呈階梯狀逐級下降的地勢特點十分明顯。
從中國陸地的第三級階梯繼續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淺海大陸架,這是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較緩
山脈 山地延伸成脈狀即為山脈。山脈構成中國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區的分界,山脈延伸的方向稱作走向,中國山脈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為5種情況。
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條山脈):北列為天山一陰山;中列為崑崙山—秦嶺;南列為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多分布在中國東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條山脈):西列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為長白山—武夷山;東列為台灣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中國西部,著名山脈有兩條:阿爾泰山和祁連山。
南北走向的山脈主要有兩條,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別是橫斷山脈和賀蘭山脈。
弧形山系由幾條並列的山脈組成,由基本上東西走向轉為南北走向而與橫斷山脈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脈為喜馬拉雅山,分布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邊界上,綿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中國的地形種類
1.高原 中國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它們集中分布在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上。由於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蝕作用不同,高原的外貌特徵各異。
2.盆地 中國有四大盆地:準葛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它們多分布在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由於所在位置不同,其特點也不相同。 此外,著名的吐魯番盆地也分布在地勢第二級階梯上,它是中國地勢最低的盆地(-155米)。
3.平原 中國有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它們分布在中國東部地勢第三級階梯上。由於位置、成因、氣候條件等各不相同,在地形上也各具特色。 以上三大平原南北相連,土壤肥沃,是中國最重要的農耕區。除此以外,中國還有成都平原、汾渭平原、珠江三角洲、台灣西部平原等,它們也都是重要的農耕區。
[編輯本段]主要山脈及其最高峰 山脈名稱
海拔高度(米)
最高峰和高程
山脈名稱
海拔高度(米)
最高峰和高程
阿爾泰山脈
3000
友誼峰
4374
賀蘭山
2000以上
賀蘭山
3556
天山山脈
5000
托木爾峰
7435
陰山山脈
1500以上
呼和巴什格
2364
阿爾金山脈
4000
蘇拉木塔格
6295
大興安嶺
1100以上
黃崗梁
2029
祁連山脈
4000以上
祁連山
5547
小興安嶺
500以上
平頂山
1429
疏勒南山
4000以上
崗則吾結(團結峰)
5827
長白山脈
1000
白雲峰
2691
崑崙山脈
5000以上
公格爾山
7719
張廣才嶺
800以上
大禿頂子
1669
阿爾格山
5000以上
布喀達坂峰
6860
龍崗山
700以上
崗山
1347
可可西里山脈
6000
崗扎日
6305
燕山
1000
霧靈山
2116
巴顏喀拉山脈
5000以上
果洛山
5369
太行山脈
1000以上
小五台山
2882
阿尼瑪卿山
5000以上
瑪卿崗日
6282
西山
1000
東靈山
2303
唐古拉山脈
6000
各拉丹冬
6621
五台山
2500
北台頂
3058
岡底斯山脈
6000
冷布崗日
7095
呂梁山脈
1500以上
南陽山(關帝山)
2831
念青唐古拉山脈
6000
念青唐古拉峰
7111
泰山
1000
玉皇頂
1524
喀喇崑崙山脈
6000以上
喬戈里峰
8611
雲台山
300
五台山(玉女峰)
625
喜馬拉雅山脈
6000以上
珠穆朗瑪峰
8844.43
天馬山
50以上
天馬山
98
橫斷山脈
4000以上
貢嘎山
7556
天目山
1000
清涼峰
1787
怒山
4000以上
梅里雪山
6740
洞宮山
1100以上
黃茅尖
1921
沙魯里山
4000以上
雀兒山
6168
武夷山脈
1000以上
黃崗山
2158
大雪山
5000
貢嘎山
7556
黃山
1000
蓮花峰
1873
無量山
1600
貓頭山
3306
羅霄山
1000
南風面
2120
哀牢山
1600
哀牢山
3166
雪峰山
1000
蘇寶頂
1934
烏蒙山
2000
韭菜坪
2900
南嶺
1000以上
貓兒山
2142
武陵山
1000以上
鳳凰山
2570
瑤山
1000
石坑崆(猛坑石)
1902
大巴山脈
2000以上
摩天嶺
4072
五指山
1000
五指山
1867
大巴山
2000
神農頂
3105
蓮花山
800以上
銅鼓嶂
1560
秦嶺
2000
太白山(八仙台)
3767
中央山
3000以上
秀姑巒山
3833
華山
1500以上
草鏈嶺
2646
玉山
3000以上
玉山
3997
大別山
1000
霍山(白馬尖)
1774
阿里山
1500以上
大塔山
2663
六盤山
2000
米缸山
2942
台東山
500以上
新港山
1682
四大高原及位置和特徵
位置
特徵
青藏高原
位於中國西南部,主要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在崑崙山、祁連山、橫斷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
①地勢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多雪山冰川
②面積大,占全國面積的1/4
③高原上多大山,但相對高度較小
內蒙古高原
位於中國北部,包括內蒙古大部分和甘、寧、冀的一部分,在大興安嶺、祁連山之間
①地勢起伏和緩、山脈少
②為中國第二大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
③東部多草原,西部多戈壁、沙漠
黃土高原
位於中國中部,包括山西全省和陝、甘、寧的一部分。在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以北,太行山以西,祁連山東端以東
①海拔1000—2000米,地表覆蓋深厚的黃土
②地表破碎,溝壑縱橫
③植被少,水土流失嚴重
雲貴高原
位於中國西南部,包括雲南東部,貴州大部。在橫斷山脈以東,雪峰山以西,四川盆地以南
①地勢崎嶇不平,海拔1000—2000米
②多峽谷,多小型山間盆地(即壩子)
③石灰岩分布廣,多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5.丘陵 中國丘陵眾多,分布廣泛。在東部地區主要有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有些丘陵地區林木茂密(多經濟林或果樹),礦產豐富;有些丘陵被闢為梯田。或蘊藏水能,還有的丘陵峰巒競秀,為著名的旅遊勝地。 
四大盆地及位置和特徵
位置
特徵
塔里木盆地
位於新疆南部,天山與崑崙山之間
①面積大,是中國最大的盆地
②沙漠廣,塔克拉瑪乾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
③地勢西高東低,海拔800—1300米,邊緣有綠洲
準噶爾盆地
位於新疆北部,天山與阿爾泰山之間
①為中國第二大盆地
②多風蝕地形,沙漠面積較小
③地勢東高西低,海拔500—1000米,西側山間有缺口
柴達木盆地
位於青海省西北部,阿爾金山、祁連山和崑崙山之間
①地勢高,海拔2000—3000米,是中國地勢最高的盆地
②東南多鹽湖沼澤
四川盆地
位於四川東部,在巫山、大巴山、橫斷山、大婁山之間
①海拔300—600米,北高南低,內有平原、丘陵、低山分布
②河流眾多,為中國最大的外流盆地
三大平原及位置、組成和特徵
位置
特徵
主要組成部分
東北平原
位於中國東北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間。包括黑、吉、遼三省和內蒙古的各一部分
①中國最大的平原,廣泛分布著肥沃的黑土
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中部地勢稍高,大部低平,三江平原等地區多有沼澤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
華北平原
位於中國東部偏北,在燕山、太行山、淮河之間,包括冀、魯、豫、京、津和蘇、皖的一部分
①中國第二大平原
②大部海拔50米以下,地表平坦
海河平原、黃淮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
位於中國中、東部,在巫山以東,長江乾支流沿岸,包括鄂、湘、贛、皖、蘇、浙、滬
①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地勢低平
②河網縱橫,湖盪密布
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江淮平原、長江三角洲

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
北京市 京 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天津市 津 天津
安徽省 皖 合肥
上海市 滬 上海
福建省 閩 福州
重慶市 渝 重慶
江西省 贛 南昌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山東省 魯 濟南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河南省 豫 鄭州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湖北省 鄂 武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湖南省 湘 長沙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廣東省 粵 廣州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海南省  海口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貴州省 貴或黔 貴陽
山西省 晉 太原
雲南省 雲或滇 昆明
遼寧省 遼 瀋陽
陝西省 陝或秦 西安
吉林省 吉 長春
甘肅省 甘或隴 蘭州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青海省 青 西寧
江蘇省 蘇 南京
台灣省 台 台北

截至2001年底,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下面按照“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疆)二寧青陝甘,雲貴西四北上天,重內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門慶回歸,愛我祖國好河山。”的記憶口訣,分別將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和簡稱的由來簡單介紹如下:

湖南省位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108°47′~114°15′E,24°39′~30°08′N之間;面積21萬Km2。春秋戰國時屬楚國,秦分二郡,漢屬荊州。唐分歸兩道,因地居洞庭湖以南,始稱湖南。宋為兩路,元、明設湖廣行省,清置湖南省。因湘江縱貫省境,故簡稱湘。省會長沙。

湖北省位於長江中游北岸;地處108°21′~116°07′E,29°05′~33°20′N之間;面積18.6萬Km2。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之地。秦統一後,楚地為避秦始皇父親名“子楚”諱,遂以荊山之“荊”改稱之。後湖北多稱荊,有時合稱荊楚。漢屬荊州。北宋置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因地處洞庭湖以北,始稱湖北。元代屬湖廣行省。明代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清康熙年間,改為湖北省,沿襲至今。因西部有鄂西山地,故簡稱鄂。省會武漢。

廣東省位於華南地區東部;地處108°13′~119°59′E,3°28′~25°31′N之間;面積18萬多Km2。戰國時為百越地,秦屬南海、象兩郡,漢屬交州,唐為嶺南道。宋置廣南東路和西路,從簡稱中得廣東政區名。元屬江西行省,明改廣東布政使司,清設廣東省。因古時為南越地(越又作粵),故簡稱粵。省會廣州。

廣西壯族自治區位於華南地區西部;地處104°29′~112°13′E,20°54′~26°23′N之間;面積23.6萬Km2。戰國為百越地,秦分屬桂林、象兩郡,漢屬交州。唐屬嶺南道,宋分廣南西路、東路,由簡稱得廣西政區名。元屬湖廣行省,明改廣西布政使司,清初為廣西省。1958年設廣西壯族自治區。因秦時為桂林郡轄地,故簡稱桂。首府南寧。

河南省位於古時傳說中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和雍州)中心的“豫州”或稱“中州”、“中原”;地處110°22′~116°38′E,31°23′~36°22′N之間;面積16.7萬Km2。夏、商時期即以此為生息地。戰國為東周、韓、魏地,秦設河南縣,漢置郡,唐正式建河南(黃河以南得名)道,宋、金分多路,元屬河南江北行省,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創河南省。因在豫州之域,故簡稱豫。省會鄭州。

河北省位於北京周邊;地處113°04′~119°53′E,36°01′~42°37′N之間;面積18.77萬Km2。古時為中國傳說中的九州之一。春秋戰國時,北部屬燕國,南部屬晉國,故有“燕趙”之稱。秦時設多郡。漢設幽冀二州。三國歸魏轄。晉仍設二州。唐為河北道,因地處黃河以北而得名。宋為東、西路。元為中書省所轄。明改北直隸省。清稱直隸省。1928年始稱河北省。因漢設幽冀二州,故簡稱為冀。省會石家莊。

山東省位於渤海和黃海之濱;地處114°36′~112°43′E,34°25′~38°23′N之間;面積15.3萬Km2。春秋為齊魯之地,秦分多郡,漢分屬青、兗、徐等3州,唐歸河南、河北道,宋、金分兩路,後改為山東東路、西路,創始政區名稱。元屬中書省,明置山東布政使司,清為山東省。省會濟南。

山西省位於太行山西側,故稱山西;地處110°15′~114°32′E,34°35′~40°45′N之間;面積15.63萬Km2。古時屬并州,春秋時為晉國,故簡稱為晉。戰國為趙地。秦置多郡,漢仍稱并州,唐為河東道,宋置河東路,金被分屬。元屬中書省。明設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會太原。

江蘇省位於長江下游,東瀕黃海;地處116°21′~121°54′E,30°46′~35°08′N之間;面積10萬多Km2。春秋為吳、宋屬地,戰國歸楚,秦劃多郡,漢屬徐、揚二州。三國蘇南為吳,蘇北為魏。唐宋為三道,元歸江北、江浙兩行省,明直隸南京。清取江寧府、蘇州府合稱,置江蘇省,始得“江蘇”政區名。省會南京。

江西省位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113°34′~118°28′E,24°29′~30°05′N之間;面積16萬多Km2。春秋戰國為楚國地,秦屬九江郡,漢為揚州地。唐屬江南西道,簡稱江西道,為政區原始名。宋為江南西、江南東兩路,元為江西行省。明置江西布政使司,清為江西省。因境內大河以贛江為最,故簡稱贛。省會南昌。

浙江省位於東海的近鄰;地處118°01′~123°08′E,27°01′~31°10′N之間;面積10.18萬Km2。春秋為越國地,戰國為楚國地。漢置多郡,唐始置浙江西、東道(因錢塘江流向曲折——因折與浙同音,又稱浙江,漸成地名),宋置兩路,元屬江浙行省,明為浙江布政司,清設浙江省。省會杭州。

黑龍江省位於東北北部;地處121°13′~135°06′E,43°26′~53°34′N之間;面積46.9萬Km2。 古時為肅慎地,漢為挹婁、夫餘地。唐屬渤海國,遼金為東京、上京二道(路),元歸遼陽行省,明屬女真奴兒乾都司。清1671年沿黑龍江岸築城,名黑龍江城,後置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邊陲;地處 34°22′~ 49°33′E, 73°41′~ 96°18′N之間;面積160萬Km2,占全國1/6,是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古稱西域,漢置西域都護府,唐置安西、北庭兩都護府,宋為西遼地,元設兩行省。清屬伊犁將軍府,被稱新疆,1884年建新疆省。1955年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

遼寧省位於東北南部;地處118°53′~125°46′E,38°43′~43°26′N之間;面積14.59萬Km2。戰國屬燕國,秦歸遼東、遼西兩郡,漢為幽州,唐置安東都護府及河北道,遼金分屬三道(路),元置中書省,明設都指揮使司,清初建都稱盛京,清末改奉天省。1929年取"遼河流域永久安寧之意",改稱遼寧省。省會瀋陽。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104°17′~107°40′E,35°14′~39°22′N之間;面積6.6萬Km2。春秋戰國為羌戎、匈奴族散居地,秦屬北地郡,漢、魏分屬郡州。唐、宋分歸兩道(路)。元稱寧夏行省(取"夏地安寧"義得省名),明設寧夏衛,屬陝西布政使司,清屬甘肅省。1928年設寧夏省。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首府銀川。

青海省位於西北中部;地處89°35′~103°03′E,31°4′~39°19′N之間;面積72.4萬Km2。古為西羌居地,漢設郡,隋設二郡,唐、宋屬吐蕃。元多屬,明為西番地,清多屬。1928年置青海省,因境內青海湖得名,簡稱青。省會西寧。

陝西省位於位於黃河中游,西北地區東部;105°29′~111°15′E,31°42′~39°35′N;20.5萬Km2。陝西在西周初得名。當時周、召二公以陝原(同“塬”,黃土高原地區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地貌,特點為:四邊陡,頂上平)為界分而治之。陝原以東由周公治理,稱“陝東”;陝原以西由召公治理稱“陝西”;又因陝西在春秋戰國時為秦國治地,故又簡稱“秦”。 秦代為內史及漢中郡、上郡,漢屬司隸和並、益州,唐屬關內、山南等道,宋初置陝西路。元設陝西行省,自清朝始設陝西省制至今。省會西安。

甘肅省位於河西走廊周圍;地處93°28′~108°44′E,32°36′~42°48′N之間;面積45.1萬Km2。春秋戰國為秦、西戎地。秦置二郡,漢屬涼州。唐分三道,宋分兩路,西夏時合甘州(張掖)、肅州(酒泉)兩州首字得甘肅政區名。元置甘肅行省,始作省名。明屬陝西省,清為甘肅省。因境內有隴山,故簡稱隴。省會蘭州。

雲南省位於中國西南地區;地處97°32′~106°12′E,21°08′~29°15′N之間;面積39.4萬Km2。因省內東部地區古屬滇國疆域,故簡稱滇。省會昆明。春秋楚國開滇,漢屬益州。三國屬蜀,唐歸劍南道,五代、宋為大理國,元設雲南行省(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明置雲南布政使司,清設雲南省。省會昆明。

貴州省位於中國西南部雲貴高原東部;地處103°37′~109°32′E,24°37′~29°13′N之間;面積17萬Km2。春秋戰國為楚、蜀、夜郎等7小國地,秦分多郡。漢屬荊、益二州,隋、唐置黔中道。宋名貴州,元分屬湖廣、雲南、四川三個行省,明設貴州布政使司。清為貴州省。因元時為黔州,故簡稱黔。省會貴陽。

西藏自治區位於青藏高原南部;地處78°25′~99°06′E,26°44′~36°32′N之間;面積120萬Km2。周為西戎,漢為西羌地,唐後屬吐蕃,元設烏思藏宣尉司都元帥府。明設二都指揮使司,清先分治,後定名西藏(藏為聖潔義,因藏在中國西,康熙帝定名西藏),劃為行政區。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首府拉薩。

四川省位於長江上游;地處97°22′~110°10′E,26°03′~34°20′N之間;面積56.7萬Km2。春秋戰國時為巴、蜀國,秦置蜀郡,漢屬益州。唐分兩道。宋置4路,元設四川行省,簡稱四川行省,始有初稱。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設四川省。故簡稱蜀(或川)。省會成都。

北京市位於華北平原北端;地處115°25′~117°30′E,39°26′N;面積16807 Km2。春秋戰國為燕國都城,稱薊。遼為陪都,稱南京,又名燕京。金建都於此,號中都。此後800年,元稱大都,明、清稱京師,曾改稱為北平、北京,及民國初年,稱為首都。

上海市地處中國海岸帶的中部,面臨太平洋,背靠長江流域;位於30′41′~31′53′E,120′51′~122′12′N之間;面積6341 Km2。唐宋時期,上海舊城廂一帶是個漁村,在它的東面有兩條河注入東北方的高橋、長江口一帶。東面一條叫下海浦,西面靠近漁村的一條叫上海浦,漁村即以此為名,叫“上海”。新石器時代吳淞口下游一帶的居民,以漁獵為生,並創造了一種叫“滬”的捕魚的工具。這種工具適合於上海一帶潮水漲落時進行捕魚。後來就把這一帶地方叫“滬”,簡寫為“滬”。

天津市位於華北平原東北部;地處116°44′~118°01′E,38°33′~44°15′N之間;面積1.13萬Km2。戰國時有民散居。漢、隋在此開鑿運河,漸成重地。宋、遼時此為前線,金、元稱直沽。明置海津鎮,後取“天子津渡”之意,以紀念明成祖朱棣奪權勝利,改稱“天津”,再築城置天津衛。清為直隸州、天津府

重慶市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地跨105°11′~110°11′E,28°10′~32°13′N之間;面積8.2萬Km2。大約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以重慶為中心地帶的大片地區,已形成強大的奴隸制部族聯盟,統稱“巴”。周慎靚王五年,秦滅巴國,置巴郡。秦時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漢朝時稱江州。魏晉南北朝時期,先後更中荊州、益州、巴州、楚州。隋唐時為渝州(郡),故簡稱為渝。北宋改為恭州,取恭順朝廷之意。1189年皇子趙淳接踵於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內禪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遂將恭州升格命名為重慶府。重慶因此而得名。1997年,經全國人大批准,從四川省分離出來設為直轄市。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我國北邊中部;地跨97°12′~126°04′E,37°34′~53°23′N之間;面積118.3萬Km2。戰國時屬趙、燕、匈奴、東胡、秦漢置諸多郡,唐屬多州,元歸各路(府)轄。清朝實行盟旗制,稱漠北外蒙古、漠南內蒙古。“內蒙古”一詞始為區域名稱, 並沿用至今。民國設3個特別區,後改建成省。1947年建立我國最早的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

台灣省位於中國東南海面,面積3.6萬Km2。包括台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千米)、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據實考及史載,原先的安平地區,存在著一個稱為台窩灣族的土著部落,習慣上就把這一地區稱為“台窩灣”,後隨習慣的變化與官府的正式命名,“台灣”逐成為全島的名稱。《尚書·禹貢》中稱台灣為島夷,漢晉南北朝稱夷洲。宋屬福建路,元、明設巡檢司。清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建台灣省,1895年被日侵占,1945年歸還。省會台北。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部的南海之中;地處108°37′~117°50′E,3°58′~20°20′N之間;面積3.4萬多Km2。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領海。漢初設珠崖、儋耳二郡,三國稱海南,因這些面積較小的陸地位於我國南面的海洋中而得名。唐分設崖州、瓊州、儋州等,明設瓊州府,清改瓊崖道,屬廣東省。1988年從廣東省分離出來,置海南省,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因古名瓊州,故簡稱為瓊。省會海口。

福建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地處115°50′~120°47′E,23°30′~28°19′N之間;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面積12萬多Km2。春秋屬越,戰國歸楚。秦設閩中郡,漢屬揚州會稽郡。唐歸江南道,後取所轄5州中前兩州首字得名“福建”。宋設福建路,元歸江浙行省,後改福建行省。明依元制,清初始設福建省。因境內的閩江而簡稱閩。省會福州。

吉林省位於東北中部;地處121°38′~131°17′E,40°52′~46°18′N之間,面積18.74萬Km2。周漢以來即設政區,唐屬渤海地,遼屬兩道,金分兩路,元屬遼陽行省,明置建州為女真地。清1673年在此建城,名吉林烏拉(意為沿著松花江),後置吉林省。省會長春。

安徽省位於華東地區西北部;地處114°43′~119°38′E,29°25′~34°39′N之間;面積13萬多Km2。春秋屬吳、楚等國。漢分三州,唐屬三道,元歸兩行省,明直隸南京。清初1667年取安慶、徽州二府字首建安徽省。因境內西南部有霍山,也叫皖山,故簡稱皖。省會合肥。

香港特別行政區位於珠江口東側深圳市之南;地居世界航道要衝,扼華南門戶。陸地面積1092 Km2。香港在宋代以前,為水上漁民捕魚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後,島上有個小村,名叫“ 香港村”,為轉運南粵香料(貢品“東莞女兒香”)的集散港。香港即是以莞香的產銷轉運而得名。現已擴大為香港島、九龍、新界三部分的統稱。清朝後期,英國強占了我國的香港地區。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設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珠江口西岸;澳門由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組成。面積為16.92K m2。“澳門”的名稱出現較早。元末明初時期就有澳門之名,因為那時它的南北有兩座高台(現稱東望洋山、西望洋山),高高相對,形狀如澳之門,因此,當地漁民就把它們稱為“澳門”,一直沿用至今。澳門曾被葡萄牙非法占有達400多年。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了對澳門行使主權,設立了澳門特別行政區。

地質學

學科簡介
地質學是關於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知識體系。
地球自形成以來,經歷了約46億年的演化過程,進行過錯綜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同時還受天文變化的影響,所以各個層圈均在不斷演變。
約在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生命現象,於是生物成為一種地質應力。最晚在距今200~300萬年前,開始有人類出現。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一直在努力適應和改變周圍的環境。利用堅硬岩石作為用具和工具,從礦石中提取銅、鐵等金屬,對人類社會的歷史產生過劃時代的影響。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越來越大,地質環境對人類的制約 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資源、維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已成為當今世界所共同關注的問題。
發展回顧
人類對地質現象的觀察和描述有著悠久的歷史,但作為一門學科,地質學成熟的較晚。地質學的研究對象是龐大的地球及其悠遠的歷史,這決定了這門學科具有特殊的複雜性。它是在不同學派、不同觀點的爭論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地質學的萌芽時期(遠古~公元1450年)
人類對岩石、礦物性質的認識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在中國,銅礦的開採在兩千多年前已達到可觀的規模;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山海經》《禹貢》《管子》中的某些篇章,古希臘泰奧弗拉斯托斯的《石頭論》都是人類對岩礦知識的最早總結。
在開礦及與地震、火山、洪水等自然災害的鬥爭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地質作用,並進行思辨、猜測性的解釋。我國古代的《詩經》中就記載了“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關於地殼變動的認識 ;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提出,海陸變遷是按一定的規律在一定的時期發生的;在中世紀時期,沈括對海陸變遷、古氣候變化、化石的性質等都做出了較為正確的解釋,朱熹也比較科學的揭示了化石的成因。
地質學奠基時期(公元1450~公元1750年)
以文藝復興為轉機,人們對地球歷史開始有了科學的解釋。義大利的達·芬奇、丹麥的斯泰諾、英國的伍德沃德、胡克等等,都對化石的成因作了論證。胡克還提出用化石來記述地球歷史;斯泰諾提出地層層序律;在岩石學、礦物學方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200多種礦物、岩石和化石;德國的阿格里科拉對礦物、礦脈生成過程和水在成礦過程中的作用的研究,開創了礦物學、礦床學的先河 等等。
地質學形成時期(公元1750~公元1840年)
在英國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和啟蒙思想的推動和影響下,科學考察和探險旅行在歐洲興起。旅行和探險使得地殼成為直接研究的對象,使得人們對地球的研究從思辨性猜測,轉變為以野外觀察為主。同時,不同觀點、不同學派的爭論十分活躍,關於地層以及岩石成因的水成論和火成論的爭論在18世紀末變得尖銳起來。
德國的維爾納是水成論的代表,他提出花崗岩和玄武岩都是沉積而成的,並對岩層作了系統的劃分。英國的赫頓提出要用自然過程來揭示地球的歷史,以及地質過程“即看不到開始的痕跡,也沒有結束的前景”的均變論思想。水火之爭促進了地質學從宇宙起源論、自然歷史和古老礦物學中分離出來,並逐漸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在中國,出現在17世紀的《徐霞客遊記》也是對自然考察所獲得的超越時代的成果。至1840年,底層劃分的原則和方法已經確立,地質時代和地層系統基本建立起來。
而此時的礦物學沿著形態礦物學和礦物化學方向發展 ,美國丹納的《礦物學系統》標誌著經典礦物學的成熟;1829年,英國的尼科爾發明了偏光顯微鏡,使得顯微岩石學的迅速發展成為可能;法國博蒙於1829年提出地球冷縮造山的收縮說,對近百年來的構造理論產生重大影響。
這樣,有關地球歷史的古生物學、地層學,有關地殼物質組成的岩石學、礦物學 ,和有關地殼運動的構造地質理論所組成的地質學體系逐漸形成了。
19世紀上半葉,有關災變論和均變論的爭論,對地質學思想方法產生了歷史性的影響。居維葉是災變論的主要代表,他提出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多次災變造成生物滅絕的觀點。英國的萊伊爾是均變論的主要代表,他堅持“自然法則是始終一致”的觀點,並提出以今論古的現實主義方法。在爭論中,地質均變論逐漸成為百餘年來地質學及其研究方法的正統觀點。
地質學的發展時期(公元1840~公元1910年)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各工業國家都開展了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是地質學從區域地質向全球構造發展,並推動了地質學各分支學科的迅速建立和發展。
其中重要的有瑞士阿加西等人對冰川學的研究,以及英國艾里、普拉特提出的地殼均衡理論;有關山脈形成的地槽學說,經過美國的霍爾和丹納的努力最終確立起來;法國的貝特朗提出造山旋迴概念;奧格對地槽類型的劃分使造山理論更加完善;奧地利的休斯和俄國的卡爾賓斯基則對地台作了系統的研究;休斯的《地球的面貌》是19世紀地質學研究的總結,同時休斯用綜合分析的方法,從全球的角度研究地殼運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關係,預示了20世紀地質學研究新時期的到來。
現代地質學的發展(公元1910~ )
進入20世紀以來,社會和工業的發展,使得石油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和工程地質學陸續形成獨立的分支學科。在地質學各基礎學科穩步發展的同時,由於各分支學科的相互滲透,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與地質學的結合,新技術方法的採用,導致了一系列邊緣學科的出現。
地震波的研究揭示了固體地球的圈層構造以及洋殼與路殼結構的區別 ;高溫高壓岩石實驗研究,為人們認識地殼深處地質過程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依據。所有這些都促進了地質學研究從定性到定量的過渡,並向微觀和巨觀兩個方向發展。
20世紀50~60年代,全球範圍大規模的考察和探測,使地質學研究從淺部轉向深部,從大陸轉向海洋,海洋地質學有了迅速發展。同時古地磁學、地熱學、重力測量都有重大進展,為新的全球構造理論的產生提供了科學依據。在這個基礎上,德國的魏格納於1915年提出的與傳統海陸固定論相悖離的大陸漂移說得以復活。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的赫斯、迪茨提出的海底擴展理論較好地說明了漂移的機制。加拿大的威爾遜提出轉換斷層,並創用板塊一詞。60年代中期美國的摩根、法國的勒皮雄等提出板塊構造說,用以說明全球構造運動的基本理論,它標誌著新地球觀的形成,使現代地質學研究進入一個新階段。
研究對象
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公里 。其核心可能是以鐵、鎳為主的金屬,稱為地核,半徑約3400公里。在地核之外,是厚度近2900公里的地幔。地幔之外是薄厚不一的地殼,已知最厚處為75公里,最薄處僅5公里左右,平均厚度約35公里。
地核的內層是固體,也有科學家認為是在強大壓力下原子殼層已被破壞的超固體。外層是具有液體性質的物質,還推測有電流在其中運動,被認為是地球磁場的本原。外層的厚度約為2220公里。
地幔下部是含有較多金屬硫化物和氧化物的非晶體固體物質;地幔上部成份與橄欖岩大致相當;與地殼相接部分和地殼均具有剛硬的性質,合稱為岩石圈,厚度約為60~120公里;在岩石圈之下為一層具有可塑性、可以緩慢流動、厚度約為100公里的軟流圈。
地殼表面的海洋、湖泊、河流等水體約占地表總面積的74%。成液態的地表水與凍結在兩極地區和高山上的冰川,以及土壤、岩石中的地下水,組成地球的水圈。
地球的外層是大氣圈。大氣主要集中於高度不超過16公里的近地面中,成份以氮和氧為主。離地越遠,大氣越稀薄,而且成份也有變化。在100公里外,大氣逐漸不能保持分子狀態,而以帶電粒子的形態出現,其稀薄程度超過人造的真空。帶電粒子受到地球磁場的控制,形成能夠阻擋來自太陽和宇宙帶電粒子流衝擊的電磁層。
地球的水圈和大氣圈通過水的蒸發、凝結、降水和氣體的溶解、揮發等方式互相滲透和影響。固體的地球界面上下,是大氣和水活動的場所。岩石圈的物質也不斷運動 ,並通過火山噴發的形式進入水圈和大氣圈。地球各圈層的相互作用不斷改變著地球的面貌。
地球的這些圈層,是由於其組成物質的重力差異作用而逐漸形成的。地球上的任何質點均受到地球引力和慣性離心力的作用,這兩種力的合力就是重力。地球表面重力吸住了大氣和水,並對他們的運動產生了影響。
礦物和岩石
在地球的化學成分中,鐵的含量最高(35%),其他元素依次為氧(30%)、矽(15%)、鎂(13%)等。如果按地殼中所含元素計算,氧最多(46%),其他依次為矽(28%)、鋁(8%)、鐵(6%)、鎂(4%)等。這些元素多形成化合物,少量為單質,它們的天然存在形式即為礦物。
礦物具有確定的或在一定範圍內變化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特徵。組成礦物的元素,如果其原子多是按一定的形式在三維空間內周期性重複排列,並具有自己的結構,那么就是晶體。晶體在外界條件適合的時候,其形態多表現為規則的幾何多面體,但這種情況很少。
礦物在地殼中常以集合的形態存在,這種集合體可以由一種,也可以由多種礦物組成,這在地質學中被稱為岩石。
地球中的礦物已知的有3300多種,常見的只有20多種,其中又以長石、石英、輝石、閃石、雲母、橄欖石、方解石、磁鐵礦和粘土礦物最最多,除方解石和磁鐵礦外,它們的化學成分都以二氧化矽為主,石英全為二氧化矽組成,其餘則均為矽酸鹽礦物。
由矽酸鹽溶漿凝結而成的火成岩構成了地殼的主體,按體積和重量計都最多。但地面最常見到的則是沉積岩,它是早先形成的岩石破壞後,又經過物理或化學作用在地球表面的低凹部位沉積,經過壓實、膠結再次硬化,形成具有層狀結構特徵的岩石。
在地殼中,在大大高於地表的溫度和壓力作用下,岩石的結構、構造或化學成分發生變化,形成不同於火成岩和沉積岩的變質岩。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是地球上岩石的三大類別。火成岩中的玄武岩、花崗岩 是地球中最具代表性的岩石,是構成大陸的主要岩石。形成時代最早的花崗岩,年齡達39億年,而玄武岩是構成海洋所覆蓋的地殼的主要物質,均比較“年輕”,一般不超過2億年。
地層和古生物
地層是以成層的岩石為主體,隨時間推移而在地表低凹處形成的構造,是地質歷史的重要紀錄。狹義的地層專指已固結的成層的岩石,有時也包括尚未固結成岩的鬆散沉積物。依照沉積的先後,早形成的地層居下,晚形成的地層在上,這是地層層序關係的基本原理,稱為地層層序律。
地層在形成以後,由於受到地殼劇烈運動的影響,改變原來的位置,會產生傾斜甚至倒轉,但只要能查明其形成和變形的時間,仍可以恢復其原始的層序。在同一時間,地球上各處環境不同,在不同環境中形成的地層各有特點。在地表的隆起部位,不僅不能形成新的地層,還會因受到剝蝕而使已經形成的地層消失。
因此,地層學是研究各地區地層的劃分,確定地層的順序和相鄰地區地層在時間上的對比關係的專門學科。它是地質學的基礎,也是地質學中最早形成的學科。
古生物是指在地質歷史時期,在地球上生存過的各類生物,一般已經絕滅,它們的少量遺體和遺蹟形成化石保存在地層中。 通過研究這些化石,可以了解地質歷史上生物的形態、構造和活動情況。
對各種古生物進行分類,可以認識生物的演化關係;依據地層中所含化石,可以斷定地層的層序,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和階段性,使這種判斷具有可靠的根據;古生物的分布和生活習性,還反映出當時地理環境的特點。古生物的研究是地質學也是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質構造和地質作用
地球表層的岩層和岩體,在形成過程及形成以後,都會受到各種地質作用力的影響,有的大體上保持了形成時的原始狀態,有的則產生了形變。它們具有複雜的空間組合形態,即各種地質構造。斷裂和褶皺是地質構造的兩種最基本形式。
地球的岩石圈,已經並還在發生著全球規模的板塊運動。板塊構造學是 二十世紀地質學對地質構造及地質作用的新認識。其基本內容是,岩石圈是地球中最剛硬的部分,它飄浮在地幔中具有塑性、局部熔融、密度較大的軟流圈之上。岩石圈中存在著許多很深很大的斷裂,這些斷裂把岩石圈分割成被稱為板塊的巨大塊體,全球可分為六大板塊。
一般認為,主要是地球內部熱的不均勻分布引起了物質對流運動,使岩石圈破裂成為板塊。板塊形成後繼續運動,發生分離、碰撞等事件。地幔中的熔融物質沿板塊間的拉張斷裂帶擠入,並不斷向斷裂兩側擴展,形成新的洋殼,而部分板塊則隨著載荷它的軟流圈物質向下移動而消失於地幔之中。
板塊運動被認為是使地殼表層發生位置移動,出現斷裂、褶皺以及引起地震、岩漿活動和岩石變質等地質作用的總原因,這些地質作用總稱為內力地質作用。內力地質作用改變著地殼的構造,同時為地貌的形成打下基礎。
地質作用強烈地影響著氣候以及水資源與土壤的分布,創造出了適於人類生存的環境。這種良好環境的出現,是地球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演化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地球形成的初期,大氣圈和水圈的成分、質量都和現代大不相同。例如,大氣曾經歷以二氧化碳為主的階段,海水是約在10億年前才具有今天的含鹽度,生物最早出現在地球形成約10億年以後等等。
地質作用也會給人帶來危害,如地震、火山爆發、洪水泛濫等。人類無力改變地質作用的規律,但可以認識和運用這些規律,使之向有利於人的方向發展,防患於未然。如預報、預防地質災害的發生,就有可能減輕損失。中國在古代就有“束水攻沙”,引黃河水灌溉淤田壓鹼等經驗,是利用河流的地質作用取得成功的例子。
研究特點
地殼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研究對象,不但具有複雜的物質成分,不同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和各式各樣的結構方式,而且在漫長的時間和廣大的空間內,又都受到了一系列物理作用、化學作用甚至生物作用等綜合的地質作用影響,不斷地發生著錯綜複雜的物理和化學變化。
這些作用以及它們所呈現的各種地質現象之間,存在著互相制約、互相聯繫、互相轉化的關係。它們的發生、發展和演化的規律,除具有普遍的特點之外,還常有一定的時間變異性和區域特殊性,因而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地質特徵,蘊藏著不同種類、成分和規模的礦產。
地質學的另一特點是把空間與時間統一起來研究。現在能觀察到的地球歷史發展記錄,主要保存在表層岩石內,按時間順序層層堆積的地層中。由不同時代岩漿凝結而成的火成岩體,以及由早先形成的岩層岩體演變而成的變質建造,不同時期留下的構造變形遺蹟等,是了解地球歷史的基本材料。由於經過長期複雜的變動,這些史料已變得凌亂和有缺失,這是地質學研究的難點。
地殼中除了保存著各種地質變化的遺蹟之外,還有記載著生物的演化和同位素的蛻變等其他科學方面的珍貴史料,它是地球的一系列複雜運動的結果,而這種運動現在還在進行著。對於地表以下較大深度的地質現象和地質作用,目前還只能通過地球物理等探測技術,來進行間接的推測和研究。
同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比較,地質學研究具有較強的地域性、歷史性和綜合性。只有根據足夠的實際資料,特別是根據足以充分說明空間和時間變化因素的豐富資料總結出來的地質學理論,才能有較廣泛的適用性。
地質學的這些特點,決定了一般的地質研究必須通過一定比重的野外實際調查,配合相應的室內研究。野外調查和室內研究,構成一次觀察、記錄(包括製圖)採樣、初步綜合、試驗分析、總結提高以至複查驗證的完整的地質研究過程。地質學研究在實質上都是對其研究對象的一次綜合性調查研究過程。
隨著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20世紀中葉以來地質學的研究中引入了大量的新技術、新方法,如不同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化學勘察方法、科學深鑽技術、同位素地質方法、航空以及遙感地質方法、現代電子計算機技術、高溫高壓模擬試驗等的採用。
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新的成就的引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數學地質、宇宙地質學等地質科學中邊緣學科的進一步發展,推動了地質學的發展,同時使地質學的方法不斷地革新。
[編輯本段]分支分科
人類對地質的認識,首先是從被視為靜止物體的礦物和岩石的研究開始的。通過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提出了古生物學的理論與方法,並運用於劃分地層,把歷史的觀念引入了地質學。
天文學的成果,特別是科學的天體演化假說的提出,使人類對地球的現狀和歷史演變的認識,提高到能夠建立一個比較合乎邏輯的完整體系的程度。繼天文學、生物學之後,物理學和化學的成果也為地質學的創立和發展提供了條件,使地質學發展成為自然科學的一大支柱。
早期的地質學以研究地殼表層某個地區的岩石為基礎,礦物學、岩石學、地層學及古生物學、構造地質學、區域地質學都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歷史地質學則是概括這些地質實體的發展歷史的綜合性學科。
地質學與物理學、化學結合而產生的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是地球科學的重要支柱,也是推動地質學向現代科學水平發展的重要方面。
現代地質學把地球作為一次整體來研究,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板塊構造說,就是吸收了地震研究、海洋地質調查和古地碰研究等方面的最新科學成果,較好地解釋了全球構造問題。
至20世紀80年代,地質學已發展成為包含有下列分支學科的理論體系。這些分支學科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探討基本事實和原理的基礎學科;一類是這些基礎學科與生產或其他學科結合而形成的學科。
礦物學是研究礦物的化學成分、內部結構、形態、性質、成因、產狀,共生組合、變化條件、用途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學科。
岩石學是研究岩石的物質成分、結構、構造、形成條件、分布規律、成因、成礦關係以及岩石的演變歷史和演變規律的學科。
礦床地質學是研究礦床的特徵、成固、分布及其工業意義的學科。
地球化學是研究地球各圈層和各種地質體的化學組成、化學作用和化學演化,探討化學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分布、存在形式、共生組合、集中分散及遷移循環的規律的學科。
以地質作用及其留下的形跡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包括下列各分支。
動力地質學是研究各種地質作用,包括引起這些作用的動力在地球各圈層活動的規律的學科。火山地質學、地震地質學、冰川地質學等均屬這個學科中有特殊內容的分支。
構造地質學是研究地球岩石圈的構造變形,包括斷裂、褶皺等各種構造形跡及不同類型構造單元的分布、形成、演化和發展,是從總體上研究地質體的構造在時間上及空間上的發展規律及成固和動力來源的學科。大地構造學也屬於構造地質學範疇。
地貌學是研究地表形態特徵及其發生、發展和分布的規律的學科。又稱地形學,是地質學與自然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
地球物理學是研究各種地球物理場和地球的物理性質、結構、形態及其中發生的各種物理過程的學科,是地質學與物理學之間的邊緣科學。地球物理學在狹義上只研究地球的固體部分,又稱固體地球物理學;廣義的地球物理學還包括對水圈、大氣圈的研究。
地質力學是運用力學原理研究地殼構造和地殼運動規律及其起因的學科。
以地質歷史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包括下列分支:
古生物學是研究地球歷史上的生物界及其進化過程的學科。主要是對保存在地層中的化石的研究。
地層學是研究成層岩石的時空分布規律,包括地層的層序和時代及其地理分布、地層的分類、對比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的學科。
歷史地質學是研究地球的發展歷史和規律,包括地球上生物的進化歷史,古沉積相的分析和古地理面貌的復原,以及地殼地質構造和有關地質作用的演變等方面的研究,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
古地理學是研究地球歷史上的海陸分布及其他自然地理特徵與發展過程的學科。
地質年代學是研究地質歷史時期的順序及其延續的年代數據,地質年代表是其研究的最終成果。
綜合一個地區的地質調查成果,研究闡明該地區地質的總體特徵,探討各種地質作用的相互關係的學科稱為區域地質學。
此外,將地球及其他星球作為一個天體來研究,形成了行星地質學天文地質學。對地球深部的研究,是剛剛開拓的新領域。
地質學為了開發利用地下資源及改善和利用地球環境,解決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形成了既有理論意義又有生產套用價值的下列各分支學科。
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運動的規律,以合理開發地下水、防治地下水的危害,以及利用地下水的化學、物理特徵找礦、預報地震和防治地方病、保護環境。
工程地質學是以調查研究和解決各類工程建設中的地質問題為任務,包括評價地基的地質條件,預測工程建設對地質環境的影響,選擇最佳場所、路線,為工程設計提供可靠的地質依據。
環境地質學是研究地質環境質量和人類活動與地質環境的相互關係的學科。
災害地質學是研究地質災害的發生、分布規律、形成機制和對人類的影響及其預測預防的學科。
金屬礦產地質學、非金屬地質礦產學、石油地質學、煤地質學是把地質學基礎理論用於研究這些礦產資源的成因、分布規律等的學科。這些學科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同時又有基礎研究性質。
找礦勘探地質學是綜合運用地質學理論和現有的找礦方法、手段尋找礦藏的學科。
礦山地質學是以解決礦山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地質問題為任務的學科。
還有些自成體系、自有理論、與地質學相輔相成,對地質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的技術學科,屬於廣義的地質學或地質科技的範疇。它們包括:運用物理的、化學的方法去取得野外地質資料的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學勘查;運用鑽探或坑探的手段直接向地下取得地質樣品的探礦工程;對各種地質樣品進行實驗測試的實驗室技術;為地質調查提供地形底圖並繪製地質圖件的測繪學;能在遠距離處取得地質資料的航空測量技術和遙感技術以及用於處理地質資料的數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等。
隨著研究深度的增加,新的分支學科還在不斷產生各個學科的聯繫愈來愈緊密,建立一個更加充實、完整的有關地球的知識體系,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地質學與人類
人類是在地球的發展過程中,生物進化達到高等階段的產物。人的出現有賴於適宜的自然環境,包括地質水文、氣候、生物等方面因素。它們互相依賴和制約,經過長期發展,達到了適於人類生存的相對穩定的生態平衡,如果其中任何一種因素髮生重大變化,都將破壞這個平衡,而且有可能使環境不再有利於人類。
當人類的活動符合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時,便可以得到利益,如鑿井得水,開山取礦;相反則會蒙受損失,如過量灌溉導致土壤鹽鹼化。另一方面,自然界的突發事件或緩慢積累起來的重大變化,也可以給人類帶來無法逃避的災害。地質學正在積極研究人類活動引起的地質環境的變化和地質作用造成的對人的危害。
地質學是提高人類認識自然,增進與環境的協調和求得環境改善的科學。地球表層的生物和人類的大量活動,都與地質條件相關。在生產力還不發達的時期,人類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較弱,災害性地質作用給人類帶來的損失也不如今日這樣巨大。
在當代的已開發國家里,礦業和以礦產品為基本原料的工業,一般要占到整個工業生產總值的60%左右;進行生產所使用的動力,幾乎百分之百地取之於地球資源。
20世紀80年代,人類從地下采出石油的數量,較半個世紀前增長一百倍以上。砂石等非金屬材料也成為重要的資源被大量開採,它們一年產出的數量,無論就重量或體積均超過了其他工業礦物原料年產量的總和。
如此大量的開採,就使地質學不僅要找出新的礦產資源以維持社會龐大需求,而且還要擔當起指導合理開發、保護礦產資源、防治環境惡化等重任。
現代建設的發展,使人口密集、建築集中,許多工程規模巨大,這對地質環境的依賴和對環境的影響超過人類史上的任何時期。在現代化的工程建設中,不僅要重視地質作用引起的突發事件,還要注意它的長期影響,比如泥沙淤積、地面緩慢升降等。這些都是地質學應該研究解決的問題。
在現代化的社會中,社會的生產和生活組成一個息息相關的整體,電力、煤氣、自來水的供應,一刻不可缺少,交通、電訊必須保持暢通,而地震破壞上述設施造成的後果,可以比地震本身直接造成的危害還要嚴重。不僅地震,其他如山崩、滑坡、土石流、塌陷、地震海浪沖蝕等可能造成災害的地質作用,都必須運用地質學去認識和提出防治意見。同時,人們還須遵循地質學的科學指導,避免因人類的活動而觸發災害,導致地質環境的惡化。
因此,地質學與人類的關係不僅僅在於資源的取用,還在於與人類生存和生活環境的諸多方面直接相關。現在地質學已成為人類社會所普遍需要的科學,參照地質學知識制定礦產資源法、海洋法、水法、環境保護法等,就表現了這種密切的關係。
[編輯本段]發展趨勢
未來,地質學能觀察和研究的範圍和領域將日益擴大。在空間上,不但能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法逐步深入到岩石圈深部,而且對月球、太陽系部分行星及其衛星的某些地質特徵,將有更多的了解。
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其他學科的發展和向地質學的進一步滲透,先進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使用,同精細、深入的野外地質工作相結合,會使人們有可能對更多的地質現象和規律作出科學的解釋進行更深入和本質性的研究。
實驗條件將進一步改進,如將實驗室中所能達到的溫度壓力提得更高,模擬更為複雜的多種可變因素的地質作用,並把時間因素也納入模擬實驗之中。
地質學理論不斷得到補充、修正,尤其是各大陸所提供的有關不同地質歷史時期的新資料將在很大程度上檢驗、發展板塊構造說,進而會產生一些新的理論和學說。
在地質學的服務領域,一個重要方面是開發地球資源,其中有關礦產資源和新能源的研究,仍處於最重要的地位。同時,由於區域成礦研究的需要,將進一步加強區域地質的綜合研究,並促進地層學、古生物學、沉積學、構造地質學、地質年代學 ,以及區域岩漿活動研究、變質地質研究等向新的水平發展。
保障人類良好的生存環境、乾旱半乾旱地區和沼澤地區的水文地質問題,以及工程地質問題的研究將不斷擴大。環境地質學,包括環境地質調查研究,有關的微量測試技術和環境保護的地質措施等的研究日趨重要。
總之,地質學必須加強基礎研究,如礦物學、岩石學地層學、古生物學等具有奠基意義的學科的研究,以提高對各種地質體、地質現象及其形成、演化的認識。同時還要充分吸收和利用其他科學技術的新成果,包括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以更全面、本質地認識地球歷史和構造,為科學的發展,為人類更合理、有效地開發和利用地球資源,維護生存環境,作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